专栏名称: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证券投研成果及营销平台。第一时间洞悉行业资讯,深度探寻投资脉搏,竭力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邮政  ·  【金融转型】荆门邮政:拓客提能,转型增收 ·  8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重点工程多个重要节点取得重大突破 ·  15 小时前  
广州乐居  ·  LPR保持不变!广州房贷利率最低2.85% ·  16 小时前  
中江国际集团  ·  江苏省贸促会会长王善华一行调研集团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产业经济】医疗周观点:糖尿病产业更新及中美治疗差异

德邦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01 07:00

正文




投资要点


01

医疗新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岛素产生不足或无法被有效利用时,就会出现糖尿病。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失控的常见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其它系统和器官带来严重损害。主流的糖尿病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奈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TZD类、SGLT-2 抑制剂、DPP Ⅳ抑制剂、GLP-1 激动剂等非胰岛素类药物以及胰岛素类药物。


其中,双胍类、格列奈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属于传统降糖药,近年来销售额呈现负增长趋势;GLP-1 激动剂、SGLT-2 抑制剂等新型降糖药物销售额增长明显。

而胰岛素类药物目前仍然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国内外销售额常年占各类糖尿病药物总销额的40%左右。 若胰岛素药物能够突破现有给药方式限制成为口服药物之一,则有望成为胰岛素及类似物大类药物中最受欢迎的品种,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全球范围内,目前没有获批的口服胰岛素药物。近5年内,有三款口服胰岛素获批进行临床Ⅱ/III期研究。2023年1月12日,Oramed公司宣布口服胰岛素ORMD-0801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三期临床没有达到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但是,拥有 ORMD-0801中国权益的天麦生物于2023年4月25日向中国CDE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若审批通过, ORMD-0801将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口服胰岛素药物。

根据中、美、日等国的糖尿病诊疗指南,糖尿病诊疗的常见合并症有ASCVD、HF、CKD等;糖尿病防治的目标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降低合并症风险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伴随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不同人群的基因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西方患者的典型特征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而在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功能障碍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在血糖谱方面,欧美国家以脂肪和蛋白含量较高的饮食为主,空腹血糖升高更常见;我国的饮食则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2型糖尿病多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合并症方面,中国糖友的肾病发生风险要比西方人群高70%左右,肾脏安全性是中国糖尿病患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传统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明确中医药治疗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并推 荐了针刺和中药熏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而西方国家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通常较高,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例如CGM、胰岛素泵等)的渗透率较高。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影响,宏观需求变化


德邦产业经济周观点合集:

2023-05-14 周观点:关注可选消费,看好抗衰产业链

2023-05-07 周观点:以弱复苏为锚,关注银行地产

2023-04-23 周观点:经济持续修复关注大金融

2023-04-16 周观点:美国滞胀格局下重视周期的投资机会

2023-04-10 周观点: 关注半导体的周期性与成长性共振

2023-04-02 周观点: 人工智能或加速中国软硬件国产替代,AI加供应格局有望增厚利润

2023-03-26 周观点: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向B端迁移

2023-03-19 周观点:银行风险释放之后,全球通胀依旧

2023-03-05 周观点:国企改革重点关注传统行业

2023-02-26 周观点:关注新能源的景气周期见底

2023-02-19 周观点:中国提高效率的迫切性或强于经济总量

2023-02-12 周观点:美国推动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全面看好周期

2023-02-06 周观点:传统行业国有化,国有企业市场化

2023-01-29 周观点:“降价”推动高端制造重回成长趋势,重点关注锂电应用创新及全球化

2023-01-16 周观点:低回报时代

2023-01-03 周观点:数据要素市场化或将推动新的科技发展路径

2022-12-19 周观点:电动车的中期增速有望超预期,看好功率SiC和模拟

2022-12-11 周观点:寻找政策目标和消费的锚

2022-12-04 周观点:布局周期

2022-11-27 周观点:关注美国加速下行带来的行业配置机会

2022-11-20 周观点:关注机械电动化带来的产业机会

2022-11-13 周观点:中看消费长看周期

欢迎订阅文章最上方合集!








正文内容






1.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2.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2.1. 全力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2.2. 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成立
2.3.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出台
3. 风险提示




1.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2024年2月19日至2024年2月23日,医药生物板块,我们重点关注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下的6个二级行业,医疗服务、中药Ⅱ、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与化学制药。市场表现:涨跌幅排名最靠前的两位为化学制药(+3.60%)和医疗服务(+2.79%),涨跌幅排名后二的为医药商业(+1.31%)和医疗器械(+0.09%)。本周估值水平前两位为生物制品(67.26倍)、化学制药(41.95倍),后两位为中药Ⅱ(28.13倍)、医药商业(19.98倍)。

重点关注医药生物中的wind三级和申万三级相关指数,市场表现:涨跌幅排名最靠前的三位为医疗服务(+8.12%)、原料药(+5.76%)、医药流通(+4.59%)。估值水平排名前三为医院(108.97倍)、化学制剂(46.24倍)、体外诊断(44.60倍)。



2.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2.1 全力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枝江市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抓住全国、全省试点机遇,以“健康枝江”建设为核心,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就诊率达到91%的基础上,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枝江、疑难杂症到宜昌”的就诊格局。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枝江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保障,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参保扩面、兜底保障以及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等方式,提高了参保率,控制了医疗成本,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此外,推动就近就医,减轻了群众的负担,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可及的医疗服务。

为解决“小医院看不好病”的难题,枝江市整合资源、协同服务,推动人员、设备和平台下沉到镇村一线。通过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大量市级专家到镇村巡诊坐诊,统一配备先进设备,建立远程诊疗平台,使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镇、村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得到了更及时、更便捷的医疗保障。

为解决“大医院看不上病”的问题,枝江市巧借外力、苦练内功。通过邀请高层次专家到枝江定期坐诊,建立合作指导机制,以及出台吸引人才政策等措施,枝江市有效解决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此外,委托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托管枝江市人民医院,成功打造了三级综合医院,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本地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枝江市将继续深化医共体建设,为构建“健康湖北”做出新的贡献。

(资料来源:三峡日报)

2.2
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成立


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成立了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旨在统筹推动我国必需脊灰病毒设施的认证工作,并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沟通联络。尽管中国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无脊灰状态,但为防止脊灰病毒“死灰复燃”,仍需系统监管和认证必要设施。脊灰病毒消灭仍需关注“最后一公里”,全球仅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存在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的本土流行,因此中国通过派遣专家支持相关国家的免疫工作,同时加强对毒株保存机构的监管。

保存脊灰病毒及感染性材料的需要是为了避免病毒“死灰复燃”,包括研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检验检定机构等都需要利用相关毒株完成传染病防控职能。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将负责摸排和更新潜在的脊灰设施清单,并评估机构的保存和使用条件。列入清单的机构需符合全球封存标准,接受国家监督和检查,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脊灰病毒扩散的风险。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消灭脊灰行动,该监管机构的成立也是中国对消灭脊灰的承诺的体现,体现了中国在阻断传染性疾病方面的责任担当。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推动全球消灭脊灰的进程。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网)

2.3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出台


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了《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自2024年8月1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了2012年印发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这一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全面推行药品行政裁量基准制度,规范药品行政处罚裁量权。《裁量规则》的制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结合药品监管执法实际,以提升监管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该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重点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完善裁量情形,规范裁量程序,明确裁量基准制定的原则,以及强化裁量监督。具体而言,该规则细化了裁量情形,明确了从重、从轻、不予、免于处罚等情形的具体含义和判定因素;加强了裁量程序,强调了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举行听证、进行集体讨论等程序;规范了裁量基准制定的原则,完善了制定程序和规则,并对罚款额度、处罚到人的范围等作出规范;同时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裁量监督机制,推进典型案例指导,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处罚行为,持续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

这一规则的出台对于准确适用《行政处罚法》和药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基层执法人员规范公正执法,推进全国药品监管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营造公平正义的监管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药监局将组织开展《裁量规则》的系列宣贯培训,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切实规范药品监管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资料来源:界面快报)

3.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影响,宏观需求变化
团队简介


李浩


德邦证券产业经济首席分析师 ,曾就职武钢股份、国海证券、上海证券,十年央企工作经验、三年黑色周期行业研究经验、三年策略研究经验。在央企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曾从事技术、营销、投资、国际公共关系及法务与金融投资的相关环节工作,造就了注重胜率为导向的研究特色。2022年11月加入德邦证券研究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