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都市报  ·  孙颖莎力克张本美和,国乒包揽女单4强 | 亚洲杯 ·  1小时前  
江南都市报  ·  孙颖莎力克张本美和,国乒包揽女单4强 | 亚洲杯 ·  1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iNature

Nature | 王青锋/万涛团队阐明猴面包树属植物多样性演化历史

iNature  · 公众号  ·  · 2024-05-16 00:14

正文

iNature

猴面包树(猴面包树属)因其引人注目的形状和与动物的独特关系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这些壮观的树木也影响了人类文化,激发了无数的艺术、民间传说和传统。

202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王青锋研究员和万涛研究员团队在 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 The rise of baobab trees in Madagasca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对所有现存的8种猴面包树物种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认为马达加斯加应该被认为是现存谱系的起源中心,这是它们进化史上的一个关键问题。

综合基因组学和生态学分析揭示了猴面包树的网状进化,最终导致了今天看到的物种多样性。马达加斯加猴面包树过去的种群动态可能受到种间竞争和该岛地质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当地海平面的变化。 研究人员建议进一步关注马达加斯加猴面包树的保护状况,特别是Adansononia suarezensis和 Adansononia grandididieri ,并考虑到 Adanonia za 对极度濒危的 Adanonia perrieri 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种群监测。

猴面包树,又名猴面包树和“森林之母”,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植物学家、游客、博物学家和路人。猴面包树是地球上最具魅力的物种之一。猴面包树外形奇形怪状,体型巨大,以长寿著称,用途广泛,是人类对这些神奇树木惊叹不已的最早记录,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的古埃及人。 猴面包树植根于民间传说和传统,激发了无数艺术作品的灵感,并与数千年来的人类住区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猴面包树属 (malvacae科,Bombacoideae亚科)包括8个形态不同的物种。现存猴面包树的地理分布是不寻常的,有一种四倍体物种, Adansonia digitata (2n = 4x = 168),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一种二倍体物种, Adansonia gregorii (2n = 2x = 88),局限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还有六种二倍体物种(2n = 2x = 84,88),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
大量的研究详细介绍了 猴面包树 的自然历史,包括它的分类学、民族植物学、生态学和生理学。除 A. digitata 外,其他所有物种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2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有三种马达加斯加物种濒临灭绝( Adansonia perrieri 被列为极度濒危, Adansonia grandidieri Adansonia suarezensis 被列为濒危)。 剩下的马达加斯加物种现在被列为最不受关注的物种,但它们数量的下降表明,需要更严格的保护策略来确保这些文化和全球重要物种的长期生存。
猴面包树属的地理分布和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图源自 Nature
该研究展示了所有8种猴面包树的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利用这些数据和生态分析,揭示了该属的进化史,包括其起源、多样化、种群历史和种间杂交模式。 该研究结果为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为这些壮观的树木制定有效的生物学保护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王青锋研究员、万涛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万俊男博士、王生位博士、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Andrew R. Leitch教授、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Ilia J. Leitch博士、华大基因简建波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447-4

END

内容为 【iNature】 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 【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