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粤港澳生活指南
粤港澳的热点资讯、办事指南、吃喝玩乐攻略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2025年沉浸式文旅核心趋势与实施路径解码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第十七次)理事代表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粤港澳生活指南

北京确诊2例鼠疫,广东人应该担心吗?权威解答来了!

粤港澳生活指南  · 公众号  ·  · 2019-11-13 20:25

正文


昨晚

北京朝阳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称: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 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 。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北京确认接诊两例鼠疫病例# 话题

随即在微博传开

迅速登上热搜

关于鼠疫的各种信息

也开始在网上大量传播



在很多人眼里

鼠疫 霍乱 一样恐怖

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

鼠疫 也位居 甲类传染病之首

被称为 “1号”病


广东人需要担心吗?


首先我们来回答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北京确认接诊鼠疫患者

远在广东的我们需要担心吗?


答案是:

“无需担心”


广东省疾控中心

副主任宋轶表示:


鼠疫在我国一直存在,不过在广东,已经有60年没有报告过鼠疫疫情了。虽然鼠疫很吓人, 但它离我们还比较远 广东居民们没什么好担心的


那么

“吓人的鼠疫”

到底是种什么病?

传播途径有哪些?

普通人被传染的几率高吗?

……


小萝妹整理了几个 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为你一一解答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 鼠疫耶尔森菌 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甲类传染病 。北京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鼠疫 起病急、病程短、

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特别是 败血性鼠疫 肺鼠疫

如果不加治疗

病死率为 30%-100%



鼠疫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 感染途径 的不同

鼠疫有两种主要类型:

腺型 肺型


如及早诊断

这两种类型的鼠疫均可治愈


腺型


腺型是最常见的鼠疫类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发。


鼠疫杆菌从叮咬处进入机体,通过淋巴系统侵入局部淋巴结并繁殖,引起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疼痛。在感染后期,淋巴结炎可能会出现化脓性病变,发展为开放性溃疡。

肺型


肺型或肺鼠疫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鼠疫类型,潜伏期可短至24小时。


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过飞沫把感染传播给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是致命的,但如及时发现和治疗(症状发作24小时内),治愈率很高。


鼠疫传染源是什么?


自然界 很多动物 都可以感染鼠疫

染疫动物就会成为

人间鼠疫的 传染源!


其中以 啮齿动物

比如:鼠类、旱獭多见



野生食肉类动物

如狐狸、狼、猞猁、鼬等

野生偶蹄类动物

如黄羊、岩羊、马鹿等

还有 家畜 (犬、猫等)

也可感染鼠疫



人是如何感染鼠疫的?


鼠疫的 传播途径

主要有三种:


1.媒介传播

通过跳蚤吸血传播;


2.接触传播

在猎捕、宰杀、剥皮及食用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会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甚至还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如手指的倒刺等;


3.空气传播

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鼠疫菌,呼吸、咳嗽时可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感染他人。


要注意的是:

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 肺鼠疫

即使在早期也有传染性


肺鼠疫 人传人 的传播方式

可造成鼠疫大流行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

一般为1-6天,多为2-3天

个别病例达到8-9天


轻型 仅表现为不规则 低热

局部淋巴结 轻度肿大、压痛

无出血现象


休克 继发败血症

肺炎 而死亡


一般 呼吸道症状 发热者

就应该接受医疗观察


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为了防止鼠疫传播

需避免与咳嗽者 密切接触

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

在鼠疫流行地区 不要接触死亡动物

并使用驱虫剂


最好不要去疫区!


如果 不得不 去疫区短暂停留

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

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感染鼠疫后怎么办?


如果 突然出现

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

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

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


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

应避免自行用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