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奇艺晓松奇谈
中国互联网脱口秀第一人高晓松升级再出发,携手爱奇艺精心打造悦享品质的全新脱口秀——《晓松奇谈》。
51好读  ›  专栏  ›  爱奇艺晓松奇谈

蒋介石两次赴日留学,对他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爱奇艺晓松奇谈  · 公众号  · 视频  · 2016-10-10 18:59

正文

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留日风潮,大批青年人前往日本学习军事或法政。而在这批留日学生中,最为著名、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当属蒋介石


1887年,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的盐商之家,幼名瑞元。蒋介石9岁丧父,寡母王采玉对他又百般疼爱,导致其个性张狂顽劣,敢想敢干,不屈不挠。



蒋介石与母亲合影


蒋介石首先接受的是私塾教育,1903年入县城的凤麓学堂就读,开始接受新思想。1905年,日本打败沙俄,给中国人以强烈的刺激,促使国人向日本学习。正处于青年时代的蒋介石同样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他后来回忆留日的原因时说到:


我到日本去学习陆军,是1905年日俄战争以后的事,日俄战争的结果,我目击日本以一个新兴的小国,以少数军队,竟能战胜强大的俄国,因此我觉得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整军建军的工作,实在有一日千里的进步,是值得我们中国效法的。

但这还不是我到日本学习陆军的主要原因。我当时之所以立志做一个军人,乃是因为那次日俄战争的战场,不在日本,也不在俄国,而在我们中国的东三省……我当时以一个十八岁的青年,竟受了这种刺激,一方面痛恨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认为非革命不足以挽救危机,而同时觉得我们要达到革命的目的,必须加入军队,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杀敌的武艺。



蒋介石年轻时照片


蒋介石说自己因日俄战争而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这当然有拔高自己的嫌疑,但他因日俄战争而决定留日,这大致是无误的。蒋介石的母亲对儿子留日本来是不同意的,但拗不过儿子,只好凑足路费与学费,含泪送别儿子。



蒋介石与戴季陶在日本合影


蒋介石到日本后,进入东京的清华学校学习日语,认识了大哥陈其美等人,开始接受反清思想。由于日本政府并不接受中国学生自费进入军校学习,妹妹又正好要结婚,所以几个月之后,蒋介石回国,后来北上保定,入读陆军速成学堂(即保定军校)。当时保定军校的校长是段祺瑞,所以当蒋介石崛起为中国的领导人,而段祺瑞只是个过气的下野政治老人时,蒋介石仍对段祺瑞严守弟子之礼,言必称学生;段祺瑞去世后,蒋介石为其举行国葬,对其子女也多加照顾。


1908年,当时还叫蒋志清的蒋介石通过了清政府陆军部的考试,与后来成为其亲信幕僚的张群等人一起被公派赴日留学。这一次,蒋介石入读的是日本政府为中国人开办的陆军预备学校——振武学校。振武学校成立于1903年7月,位于东京河田町,现址为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振武学校实际上是所军事中学,学习期限是3年,军事课程方面比较注重体操、技击。毕业后,学生被分发到日军各联队实习18个月,然后才能进入士官学校学习,从士官学校毕业后方能取得正式文凭。


蒋介石在振武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差生,因为同一级的62名学生中,他的毕业成绩排在55名,倒数第8。



蒋介石与张群在日本的合影


1910年12月,从振武学校毕业后,蒋介石、张群等16人被分发到日军高田炮兵十九联队实习,享受上等兵待遇。日军对这批中国实习生待遇还不错,担心他们吃不惯日本清淡的饮食,还特别为他们提供“少脂食物”。蒋介石在联队中的工作说起来并不光彩,他根本没能直接接触过大炮,更谈不上放上一炮了,干的主要是养军马的活。所以蒋介石的军事素养实际上是比较缺乏的,他当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后,给下属训话时,也就只能讲一军人要爱护军马、讲究卫生、服从长官之类的话了。



蒋介石发表抗日演讲


蒋介石在1911年8月晋升为炮兵伍长,但也许是表现并不出色,所以没能在1911年10月晋升为炮兵军曹。另一个说明蒋介石在军队实习时表现不出色的证据是,当蒋介石已经成为中国的风云人物时,他在日军的上司仍然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得知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后,蒋介石与张群等人离开高田联队,回国参加革命。由于未能完成在日军中的实习,所以蒋介石未能进入士官学校学习,也没能取得毕业文凭。


留日经历对蒋介石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日本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成长为坚定的革命分子。尽管有人说,孙中山见到蒋介石时称赞道:“这个人将成为革命的中坚,我们的革命运动正需要这样的人”,但这很可能只是孙中山的客套话,因为当时蒋介石并未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在革命派中还属于默默无名之辈,地位远逊于胡汉民与汪精卫。



蒋介石戎装照


像今天赴日留学、旅游的国人一样,日本的干净整洁、注重卫生,当时也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留日经历,蒋介石开始思考日本成功的秘密,他断断续续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日军军纪严密,强调军人严格服从命令,所以蒋介石后来特别重视下属的忠诚问题,建立起自己嫡系的中央军;(二)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使得日军官兵对国家有责任心,所以蒋介石后来反复强调黄埔军人要有信仰;(三)日军注重细节,注意卫生,勤俭节约,民众生活也军事化,1930年代蒋介石号召开展新生活运动,正是试图向日本社会学习


日本军队生活的单调严肃也影响了蒋介石的性格,他后来被人们一致认为缺乏情趣,过于严肃,与这段经历也有密切关系。当蒋介石建立自己的军队之后,他积极效仿的对象并不是美国,而是日本,至少是希望国军在精神上能向日军看齐,可惜从来没能实现这一点。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以德报怨”对待日本,同样与他留日经历有关,因为他认为日本虽然战败了,但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退守台湾后,他又秘密地从日本请来白团,帮助训练国民党军官。



蒋介石晚年照片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之前的十余年间,国人诚心向日本学习,以日为师。这股潮流虽然在1915年结束了,但对蒋介石而言,日本始终是他认定值得中国学习的对象。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节目——

《国际纵队之永别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