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生今世说
相对独特、独立的观察角度,尽量给您带来相对专业的财经观察!请记住,我是南生今世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天津港“星闪”来了! ·  18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马士基调整中东至欧洲航线 ·  18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HMM公布2024年业绩,净利大涨290%!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生今世说

这预示着啥?我国芯片出口单价由不足进口单价的50%,至60%、70%,如今突破80%

南生今世说  · 公众号  ·  · 2024-05-20 12:46

正文

好消息,我国芯片出口、进口单价之间的差额再度大幅缩减啦!源自海关总署公开的消息,今年前4个月,我国芯片进口数量为1680.1亿颗,同比上涨14.8%。进口金额高达8325亿元人民币,上涨15.9%。

同期,我国出口的芯片数量为886.8亿颗,同比上涨8.5%。出口金额达到了35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涨23.5%。请注意进、出口芯片数量和金额增长率之间的差异,侧面凸显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成绩。

其中,芯片进口数量与金额增速仅相差1.1个百分点,而芯片出口金额与数量之间的差额居然达到了15个百分点,即:中国出口的芯片单价,正在迅速提升,且提升力度超过了进口芯片。

两者单价的差额,已缩减至20%

前4个月,进口芯片金额为8325亿元,数量为1680.1亿颗,单价约为5元;出口芯片金额为3552.4亿元,数量为886.8亿颗,单价在4元左右,即: 出口芯片的单价,已突破至进口芯片单价的80%。

南生注意到,我国出口的芯片单价曾经不足进口芯片单价的50%,且多次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制裁、封锁。为了解决卡脖子的不利局面,剪灭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巨大掣肘。

推动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性,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成为“中国制造2025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并在2017年的时候实现了出口芯片单价突破至进口芯片单价50%的壮举。

成绩,远远不止如此!2019年,中国出口的芯片单价达到了进口芯片单价的60%左右,在2021年实现了70%的突破。如今,这个比例已达到了80%,这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时刻。

成绩是显著的,意义是重大的

Wind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半导体设备板块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德科立、耐科装备等企业将以高端产品为突破点,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今年第一季度,中芯国际营收首次超过联电、格芯两家芯片大厂,并晋级全球第二大的纯晶圆代工厂。多位资深分析师表示:全球独立芯片代工产业,已形成两个链条,分别是:中国内地和海外代工体系。

还有华为集团,他的突破具有更大的意义!在搭配麒麟芯片的多款智能手机热销带动下,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1784.5亿元,同比大涨36.66%;归母净利润约196.5亿元,同比吧暴涨564%。

经历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洗礼,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成熟制程芯片的国产替代业已蔚然成风,高端芯片多次传来重大突破,多个项目正加速推进。

当然了,也存在着不足

出口芯片数量仅仅只是进口芯片数量的52.8%,进口芯片金额再一次超过了石油、煤炭、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芯片,再一次成为我国进口商品中最大类别,对外依赖度还是很高的。

我国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还存在着“7nm及其以下芯片产能不足或生产仍较为困难”的缺憾。还有当前热门的AI大模型,这里面用到的先进制程大算力芯片,我国也不能完全自主。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按照之前数年的赶超速度,完全可以在未来数年内实现突破。更加重要的是,我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在AI等实际应用领域具备优势。可利用制造业在推动研发落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