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主义成为影视行业创作大势,近年荧屏刮起了新主流剧的旋风。今年初有《觉醒年代》《山海情》被封为yyds,眼下又有刚收官的《扫黑风暴》《理想之城》和播出正酣的《乔家的儿女》击中年轻观众的心,这些兼具写实、人性和人文三大特征的新主流剧,可归属为正剧的范畴。
作为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正剧与悲剧、喜剧并驾齐驱,这个源于国外戏剧界的舶来词放置在国产剧语境下,延申出了新的含义。历史剧、传奇剧、战争剧、军旅剧、刑侦剧、家庭剧、职场剧、都市情感剧等只要剥离了悬浮内核的剧种,都可视为正剧。
在观众既定印象中,能挑起正剧大梁的演员多为中生代实力派,资历尚浅或者演技尚需磨练的年轻演员难以担负起正剧的重任。但是,回顾近年国剧片单,却发现一些小花小生开始渐渐涉猎正剧。有人成绩亮眼,有人成绩暗淡。为何年轻演员如此向往攀登正剧这座高峰?“花生”们该如何选择正剧,才能为自己加持呢?
两极化的正剧成绩
在“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高期待下,《乔家的儿女》众望所归因为剧中家长里短的普世议题成为热搜常客,主演白宇成了首当其冲吃到角色红利的第一人。
无论是他饰演的扛起家庭重担的长兄乔一成,还是今年初他在《山海情》里扮演的丁世俊,抑或去年在出圈爆款剧《沉默的真相》里饰演的检察官江阳,白宇的表现都备受好评,可以说,他已然成为最吃香的正剧小生之一。
与白宇爆红于同一部剧的朱一龙,今年也在《叛逆者》里刷了一波存在感。往前回溯,成名后的他虽然接连主演了几部正剧,但除了《知否》《重启之极海听雷》表现不俗,《亲爱的自己》口碑遭遇了滑铁卢。
李易峰表演履历里,正剧是他开启转型开关后的新征途,《隐秘而伟大》叫好叫座、《号手就位》却不及预期,在拍新剧《暗夜行者》反响有待观望。
成名于同一时期的杨洋,《全职高手》帮他扳回一局,《在一起》表现中规中矩,被寄予厚望的《特战荣耀》也属于正剧,片花成色不错,但剧集品质有待检阅。
硬汉代表黄景瑜因外型优势多在正剧里“服兵役”,《破冰行动》热度与口碑齐飞、还冲击权威奖项,《在一起》里的亮相不算太出彩,待播的《王牌部队》被视为种子选手;同类型小生欧豪对自己定位明确,主攻正剧,只是成绩略有起伏,《山月不知心底事》《民初奇人传》《黑白禁区》《陌生的恋人》反响一般。
稳扎稳打的95后小生张新成,青春剧起家,之后投身正剧里打磨,《以家人之名》小爆、《百炼成钢》里饰演的焦裕禄令人刮目相看,刚开播的《光芒》和待播的《回廊亭》《天才基本法》题材百花齐放,相当考验演技。
综上,85后、90后小生支撑起正剧主力军,95后小生紧随其后。他们主演的正剧或带有大男主色彩,或是群像剧里的精神支柱,其交出的正剧成绩单与演技水准和作品品质紧密挂钩:演技在线的小生,能与好作品相辅相成,成就出圈之作;即便是演技平平的人,也能吃到“好戏保人”的红利。
但客观来说,要想实现“人保戏”,对现阶段、表演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小生们,很难。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视作品的质量会决定他们的正剧成绩。
反观活跃在正剧里的年轻女演员,在这类以男性视角为主的叙事方式的剧种里主要承担两大功能:一是在男性群像剧里作为“红花”点缀,展现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不同样貌;二是在女性剧里担任幕后男性主导者的发声筒,通过探讨女性议题以迎合女性受众的审美喜好。
譬如,赵丽颖的《知否》《理想照耀中国》,倪妮的《天盛长歌》《在一起》《流金岁月》,江疏影的《全职高手》《三十而已》《扫黑风暴》,童瑶的《如懿传》《大江大河》《三十而已》《叛逆者》,宋茜的《山月不知心底事》《陌生的恋人》《风起洛阳》,杨紫的《战长沙》《欢乐颂》,文淇的《天坑鹰猎》《生活家》……
梳理以她们为代表的85后、90后、95后、00后各年龄层年轻女演员的正剧表现,可以发现85花在正剧里最为积极且不乏有代表作,Z世代小花仍以偶像剧为主战场,涉足正剧的人数有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目前只能在正剧里作配,比如《乔家的儿女》里的宋祖儿、《理想之城》里的杨超越。同样,优质正剧对年轻女演员的赋能极大。
“花生”为何热衷演正剧?
明知道正剧或许超出了现阶段自身的能力范围,明知道演正剧如同冒险或许会得不偿失,为何“花生”们仍要前仆后继跳入这片蓝海呢?其实,年轻演员热衷正剧,背后有诸多内外因素共同驱动。
从内因来看,不管是何种层级的演员,在行业里都处于不同程度的被动位置,Ta们各有各的“局”需要破。
比如,演员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想继续往上走或是走得长远,必然会面临转型问题。门槛相对较高的正剧,无疑对Ta们是个破与立的重要机会。有人希望通过正剧撕掉导致戏路窄化的标签、以新的荧屏形象重新树立类型化辨识度,开拓更大的表演空间,并争取用演技为自己未来的进阶做好铺垫。有人则希望借助正剧的“伟光正”势能,通过向主旋律靠拢来提升大众好感度,为自己的口碑背书。
而对30+女演员而言,她们的事业瓶颈比男演员更早降临,于是,哪怕在正剧里演配角,用有限戏份让自己的演技能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或许就能打破在残酷条件下的生存僵局。
从外因来看,根据国剧创作的主流风向,视频平台布局正剧需要考虑自身受众属性,如何让基调深沉的剧作契合网生代的观看口味,是出于投资回报率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演员成为平台方的选角首选。当接到递来的橄榄枝,花生们权衡利弊后,很难找到拒绝的理由,有时甚至是双方一拍即合。
另一方面,正剧发展至今,在已吸引的忠实拥趸基础上,还要根据增量市场,继续拓宽受众盘。年轻演员的加盟,能为正剧注入新血,搭建与年轻受众交流的桥梁。如此看来,“花生”们投身正剧,是演员、制片方、平台方等利益关联方合作多赢的必然结果。
如何选择“正确”的正剧?
演正剧就如同给表演生涯镀金,于是年轻演员们争先恐后。不过不是人人都适合演正剧,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任何题材的正剧,毕竟翻车案例还历历在目。这就涉及到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败的关键问题:年轻演员应该如何选择正剧来为自己加成?
从一些成败案例,可以总结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教训。首先,年轻演员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在现阶段的人生阅历、外型条件和演技水平能否撑得起正剧,能否深刻理解正剧中的人物,如果连塑造角色的前提都满足不了,就需要慎重决定了。
其次,如果遇到与自身特质较为匹配的正剧角色,可以一试,但一定要做好案头功课,尤其是那些跟现世距离较远的年代剧、革命历史剧,更要熟悉与人物相关的背景资料,才能在表演时置身于情境中给出精准的反应。
比如,在《觉醒年代》《乔家的儿女》里受到关注的张晚意,就因为剧中一个个精彩瞬间令人印象深刻,也奠定了正剧小生的位置。同样,董子健在《大江大河》《流金岁月》中虽然不是一番,但灵动的演技差点盖住主角风头。他们就属于懂得选择正剧,吃到题材和角色双重红利的人。
再次,剧集品质优劣对年轻演员参演正剧能否出彩至关重要,于是主创班底也是考量要素之一。如果有金牌主创坐镇,年轻演员应该将目光放长远,可以适当舍弃一些利益,争取与之合作,累积正剧表演经验。
最后,无论是男频剧、女频剧,年轻演员在选择正剧时都要保持审时度势发掘潜力题材的意识,看剧本时注重故事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因为唯有踩中时代潮流的故事,引爆时代的概率才更高,演员被赋的能也越大。比如,杨紫新剧《女心理师》、赵丽颖的待播剧《幸福到万家》和待拍新剧《野蛮生长》,未播就已展露出不俗品相。
其实,年轻演员演正剧就像量体裁衣,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发挥最大化效用。所以,当各方条件还不成熟时,不妨先在其他剧种里打磨演技、好好修炼,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