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曹俊IHEP:三体电视剧已经在敝单位 ... ·  3 天前  
虹膜  ·  讨论演技大神,总会被漏掉的一个人 ·  5 天前  
张小北  ·  -20241009214400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文艺作品赢得掌声的法宝是价值观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15 00:34

正文

来源|影艺独舌(ID:yingyidushe)

本文已取得授权,未经原文授权,不得转载


1月13日上午,在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作了主题报告。他表示,中国电视剧处在发展黄金机遇期。电视剧司把今年确定为内容品质提高年,围绕内容品质提高,提炼了8个字:价值、文化、品质、创新。下为全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


各位导演,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和电视剧这么多优秀的导演见面。大家知道,我是电视领域的初来乍到者,去年7月1日才转岗电视剧司,很多情况还在熟悉过程中。我特别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电视剧司工作半年来的心得体会。


关于电视剧的重要性


转岗电视后,晚上打开电视,各个台在黄金时间都在播电视剧,才深切感受到电视剧产业在中国文化领域里的重要性。其所面临的巨大的观众群体,电视机前高达12.8亿,在网络视频上是9亿。


中国的电视剧观众,在电视端、PC端、移动端,复合观众规模为11亿人。这11亿人中,仅城市观众人均收看电视剧的总时长在2005年就为269小时,占人均总收视时长的30%,位居首位。


可以说,电视剧的观众群体涵盖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电视剧不仅提供的是不用收费的家庭文化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电视剧,主流价值观、文化艺术鉴赏力等等潜移默化影响了千家万户。


我到电视剧司不久,看到了中广联合会发布的2015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报告中发布了几组数据和研究观点,足以令我对电视剧产业充满敬意。


2015年,中国电视剧总产量394部,16540集;2016年产量也达到329部,14721集。 2015年,电视剧的全天播出份额为26.2%,收视份额占30%。而在互联网上,视频受众为电视剧贡献了3771.82亿的总点击量,其中262部网络新版权剧的总点击量为2136.84亿,这也说明在网上看电视剧也成为互联网点击量和流量的主要贡献者。


前两天又看到了2016年网络传播电视剧的新数据, 2016年全网11431部电视剧总点击量高达5117.7亿次,其中我们自己的国产电视剧以5118部占据半壁江山,点击量达4394.5亿次,占比85.86%。而2016年大约有220部左右的新电视剧在网络首播,其点击量超过3300亿次,占总点击量的64.7%。


说到电视剧的总收入,2015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达到了约882亿元,其中电视广告约429亿,版权收益约222亿,海外销售约5亿,网络电视剧广告约200亿元,用户付费约25.6亿元。


前两天我看到了一份统计数据,2016年在线视频市场规模达到了609亿,其中用户付费占比19.3%,广告收入占比54.9%。


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在坐的各位导演更要承担起这份重任。



中国电视剧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媒体前些年在谈论中国电影发展时,经常用黄金战略机遇期来形容。尽管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但其发展被“看好”是不容置疑的,比如仅去年一年,中国电影的银幕数就增长了9000多块,比法国和英国两国银幕总和还多。与电影特别相似,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我个人观察也是处在黄金机遇期。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我们拥有全世界电视人无法拥有的庞大的观众人群观看电视剧的人口资源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中国观众对电视剧有着天然的感情,这一天然感情来自于中国人骨子里千百年养成的喜爱故事的基因。


对于11亿经常观看电视剧的观众来说,电视剧是他们最偏爱、最欢迎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直接影响了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知、影响了他们对中国所走过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探索所带来的情感认同。


中国老百姓之所以这么喜爱电视剧,从中国文化的传承方式、中国人的文化欣赏习惯,都能找到根源,因为中国人有喜爱故事的传统。研究好这个问题与如何做好电视剧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懂得了人们的欣赏心理和习惯,也就懂得了应该怎么做电视剧,应该做哪些电视剧。


第二,中国故事资源丰富。我们经常说,我们有5000年的文明传统,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宝藏;100多年来,中国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其间发生的故事可歌可泣;而近40年改革开放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演绎着人生取之不尽的悲欢离合。这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做电视剧的得天独厚的资源。


第三,电视剧的创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有相当规模、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龙头企业。这批企业比如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东阳正午阳光影视公司、东阳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华录百纳、慈文传媒、新丽传媒、唐德影视等等公司。同时还形成了一支非常专业、非常敬业的创作人员。


比如在座的各位导演,你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所拍的电视剧是要赢得电视机前拿着遥控器的观众。这是和观众的一场智慧的博弈,故事讲不好,价值观与观众的价值观不符合、演员表演不到位、影像有没有质感,制作精细不精细等等因素直接会影响观众换台。电视剧主创,从一开始就知道要以观众为中心进行创作,要感动观众才能留住观众,留住观众才有收视率。这是电视剧的特点。


第四,互联网视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电视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制作与销售的渠道真正打开,前后市场化相连,不仅仅是多了一个销售平台、播出平台,更主要的是电视台因为有了视频网站的竞争,就开始发生变化,就会催生出电视台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我听到过一些朋友在网络视频兴起后一些悲观的看法,认为电视台播剧就要完了,就要成为网络视频播出后的平台了。


我想不用这么悲观,可能会有一些剧比如有互联网基因的剧在网络先播出,但主流剧不太可能都先网后台,因为先台后网或者台网同步是市场规律,是由两者的传播规律不一样所决定的。


电视台以点带面,在一个时间向全国覆盖播出,其马上就带来宣传声势,迅速成为话题,迅速转换为收视率。而互联网海量资源中,观众选择观看某部剧,是点对点的行为,是分众传播。


为什么要看这部剧,制作方就要给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要让全国电视剧观众知道,就像选择电影院放映的电影一样,是需要投入大量营销费用的。电视台就像电影院一样,在电影院火了的电影,就会有强大的后产品开发能力,电影院是火车头,火车头的马力强大,挂的车厢就越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台是网络的火车头,电视窗口已经成为网络窗口的重要推动器,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带动的局面,大众化与分众化传播带来的台网互动,扩大了电视剧的经济效益,放大的电视剧的社会影响力。


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每一家电视剧的制作公司,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导演,视频网站的发展,给电视剧带来了年轻的观众,给电视剧市场带来了细分。


视频网站是我们新的蓝海,有分析预计今年在线视频将突破800亿元规模,明年将突破1000亿元规模。而且这个市场经过10年粗放式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自觉、自律发展阶段。


去年12月份成都召开的第4届网络视听大会,参会人员超过4000人,新媒体的力量排山倒海而来。会上,聂辰席部长说,网络视听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因此从政府层面要求从业者牢记文化责任和责任担当。


作为呼应,爱奇艺龚宇说:作为主流媒体,我们要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先进风尚,承担传播正向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阿里古永锵说,互联网视频第一个10年解决了发行的问题,第二个10年将重点解决内容和变现问题。提到内容,他一再强调社会责任,品质取胜,站在世界高度讲好中国故事。


腾讯孙忠怀也在讲加强自制剧内容,要坚持文化自信。去年《老九门》《如果蜗牛也有爱情》《精绝古城》的成功实践,在给视频网站带来惊喜的同时,我想也应该给大家带来了勇闯蓝海的冲动吧。


还有一个观点,最近也一直在和相关电视台在沟通。那就是电视台有电视台的精神气质,有他几十年来形成的价值高地,我特别喜欢把电视剧称作“国剧”,此次安徽台“国剧盛典”上,麦家老师又将国剧称作“国粮”,国民的精神食粮;刘震云老师曾说,电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长篇小说是国家的心灵史,我现在认为电视剧的影响力好像更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心灵史


说得如此重要,这正是我们的竞争优势。电视台应该播出更多更能体现精神气质、价值高地的电视剧,才能护住电视机前观看电视剧的观众基本盘。护住基本盘,才能扩大观众面,才能提高开机率,才能扩大影响力与竞争力。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网络视频日渐成熟的商业模式不断催生优质内容,电视台高举精品剧的旗帜不断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两股力量或许不久就能殊途同归了呢!



电视剧创作类型丰富多彩,深受观众欢迎


关于题材类型,我和司里的同志们梳理了一下2016年电视剧备案及公示走向,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2016年通过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208部、47802集。与2015年相比,部数增加49部,集数增加4130集。说明创作生产还处在投资活跃期。


通过备案公示审核的剧目中,当代题材共668部、25288集,分别占公示剧目总数的55.3%和52.77%。


现代题材共49部、1832集,分别占总数的4.06%和3.38%。


近代题材共239部、9367集,分别占总数的19.78%和19.6%。


古代题材共250部、11294集,分别占总数的20.7%和23.62%。


通过备案公示的重大历史题材剧目4部、185集,分别占总数的0.33%和0.39%。


重大革命题材10部、346集,分别占总数的0.83%和0.72%。


完成情况方面,2016年,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329部14721集。题材比例情况如下:  

    

现当代题材剧目共计188部8555集,分别占总比例的57.14%、58.11%。其中,当代题材共计175部8018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53.18%、54.47%。现代题材13部537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3.95%、3.65%。

  

历史题材剧目共计136部5992集,分别占总比例的41.34%、40.70%。其中,近代题材共计97部4141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29.48%、28.13%。古代题材共计39部1851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11.85%、12.57%。


重大题材剧目共计5部192集,分别占总比例的1.52%、1.30%。


从播出剧目来看,2016年以来中国电视剧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创作类型更加丰富、质量稳步提升,优秀作品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分析总结这些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电视剧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具体如下:


一是写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受到欢迎。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要纪念年份。为此,电视剧界集中生产了一批纪念剧目。


7月4日,陈力导演的《海棠依旧》在央视播出。那些天所到之处不论遇到什么朋友,都会跟我谈这部电视剧。就连艺恩咨询团队的几位90后,也告诉我在追这部剧。


看到节节攀升的收视率,我当时非常惊讶,困扰了我多年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就是这类题材的观众在哪儿?原来就在电视机前。


《海棠依旧》所反映的建国后周恩来工作和生活的27年,也是亿万中国人所走过的道路,共同的道路形成了共同的记忆,凝聚了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由让我们有力量去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今天当我们用30多年时间将国家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回望过去,油然生发的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发展道路的自信。




我开始关注此类题材剧的播出情况。宋业明导演的《彭德怀元帅》央视首播,就以1.382%的收视率和3.872%的市场占有率在一众电视剧中脱颖而出,之后收视率突破2,收视份额突破6,创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新高,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近两年来最好收视成绩。网络点击量在7月份就突破了6亿。


梦继导演的《三八线》首先在陕西、云南等地面频道播出,初获好评,后登陆北京卫视和辽宁卫视,受到中外舆论关注,收视率低开高走,网络点击率也是一路高升,获得了观众高度肯定。电视剧快播完时,好多观众大呼不舍,为牺牲的战士痛心不已,激发起观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暑期安建导演的《解密》在湖南卫视播出后,那一段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热血青春故事,点燃了当代青年人观剧热情。收视率多次破2,网络点击量也多次第一。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献礼剧,因为理想和信仰的力量赢得了年轻观众,这是这个暑假最有价值的探索。


我记住了小说原作者麦家的评价,他说:离我的小说很远,离青春很近,离热血很近,离国家很近,离收视很近。《解密》是用最适应当下的方式拍出的一部电视剧,非常有说服力地传播了主流文化精神。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活动期间,播出的《绝命后卫师》《彝海结盟》《骡子与金子》《红旗漫卷西风》《长征大会师》《淬火成钢》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有极令我们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好多观众记住了《绝命后卫师》里断肠而亡的34师师长陈树湘。


二是公检法题材电视剧类型化讲述赢得观众认可,因其弘扬正气彰显正义,影响力不断增强。公检法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因其正邪分明而成为观众最喜欢的的类型。


2016年以来,在公检法等部门的支持下,张志导演的《小镇大法官》、谷锦云导演的《警花与警犬》、程力栋、英宁、詹成霖导演的《人民检察官》、林楠导演的《谜砂》等一批反映公安政法检察多条战线不同层面的电视剧晚间黄金时段播出,收视成绩喜人,社会舆论反响积极,业界创作热情升温。


关键是这批剧摆脱了行业剧、英模剧的影响,通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通过法制与公平的弘扬,让电视剧有了当代英雄。正因为这些剧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潜移默化的宣扬了依法治国、法律之上的现代国家理念,也得到了公检法部门的高度认可。


三是温暖而又明亮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受到欢迎并带动社会热议。2016年,孔笙和简川訸导演的《欢乐颂》、张晓波导演的《好先生》、汪俊导演的《小别离》、余淳导演的《女不强大天不容》、沈严和刘海波导演的《中国式关系》等一批反映当代都市生活、经济发展变革,观念更新迭代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黄金时段播出后,同样收视成绩良好,引发观众广泛思考与讨论,有的播出后,还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其中,《欢乐颂》表现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青年女性在大都市创业工作、恋爱生活的故事,展现当代中国都市女性自信、自立、自强的一面,同时关照社会现实、正视生活差别、端正理解认识,倡导理解融合,虽然引起了一些社会争议,但观众喜爱的热度不减,特别是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与喜爱。


《好先生》表现失意的厨师携好友之女从美国返回上海,重新振作,找到真爱与人生归宿的故事,阐述了情义的价值,责任的份量,成长的烦恼和爱情的真谛,视角新颖,故事独到,别有一番韵味。


《小别离》聚焦中学生出国留学这一社会现象,以丰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父母、家长、青少年学生多形态的精神面貌,尚在播出中,既引起观众对孩子教育的讨论与思考。


《女不强大天不容》以都市报女记者自强自立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透视出五光十色的当代生活细节和中国传媒业变革发展的景象,具有较强的现实关照性。


这些电视剧聚焦社会生活现实,揭示当代中国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中国人真挚动人的情感,对社会现象有褒有贬有态度,对人民生活的期盼有呼应有畅想,堪称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一道清新靓丽的风景。




四,表达年轻新主张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青春偶像剧渐呈新面貌。杨文军导演的《致青春》、袁晓满导演的《神犬小七2》、《麻辣变形计》、陈铭章导演的《遇见王沥川》、林玉芬导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等一批电视剧陆续在2016年暑期前后播出,这些电视剧以表现年轻人创业与工作,爱情与友谊为主要内容,形态丰富、手法多样。


这些青春时尚剧书写青春、爱情、友情、亲情,追忆青葱岁月,携手共同成长;也有表现青春热血与责任担当。相信此类剧经过摸索新路,积累经验,会有一个更好的创作局面。


同时,还有一些表现中国现当代社会变迁,展现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理念和社会变化的现实题材电视剧陆续播出。比如刘飚导演的《金水桥边》、刘家成导演的《傻柱》等等。


这些作品,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传统,接地气,有韵味,人物塑造有中国地域人文特点,对白台词充满民间智慧和哲理,也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不可多得的财富积累。

 

当代题材或者说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的电视剧仍然是中国电视剧的创作主流。电视剧的主体观众还在,收看习惯和喜欢的类型也还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根植现实生活,映照当下,反映普通百姓关切,抒发普通百姓喜怒哀乐,抚慰百姓情感心灵,表现百姓追逐梦想、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电视剧,一经播出仍然会成为热门话题,获得收视、点击与口碑双丰收。


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我们要保持定力,要客观、公正、理性、全面看待、分析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播出及影响力的主导在哪儿。然后,我们潜下心来拍优质电视剧。


拍优质电视剧,拍好电视剧,总书记说,文艺作品要从高原向高峰攀登。高峰作品是什么,优秀作品是什么?总书记也给出了答案: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行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就是优秀作品。


去年7月21日,中宣部文艺局和电视剧司召开《海棠依旧》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盛赞《海棠依旧》,认为是中国电视剧的高峰之作。谈到成功的启示,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一是把握了周恩来的人格气质(这是说人物塑造);二是把握了历史过程中的生动细节(这是说故事是否吸引人);三是把握了时代精神和人民期盼(这是说价值观)。


人物、故事、价值观,不论什么题材,大概都要遵循这三条基本规律吧。田进副部长当天在总结《海棠依旧》成功经验时,也说了三个启示:一是重立意讲情怀(也是说价值观);二是善创新讲角度(说的是讲故事的方式);三是争品质讲精工(说的是电视剧的质量和品质)。

 


说了这么多,我们怎么做?


出好剧,始终是电视剧司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剧司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和第十次文代会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纪念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尤其是迎接今年党的十九大召开等一系列重要宣传期进行题材布局,对入选《2016-2020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的剧目,采取台账式、动态式管理模式,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和扶持,力争更多精品力作涌现。


精品力作的涌现,离不开在座的各位导演,离不开你们的努力、奉献和才华。今天这个年会,既要对过去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分析、表彰,对电视剧的发展状态与趋势充满信心,又应该是踏上新征程的动员会。


电视剧司前几天开全司会,已经把今年确定为内容品质提高年。围绕内容品质提高,我们提炼了8个字:价值、文化、品质、创新


第一,关于价值观


文艺作品赢得掌声的法宝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一部文艺作品剧的灵魂,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


我们都在说美国电影的强大,美国电影之所以攻城掠地,除了本身制作精良外,最有杀伤力的还是每部电影里渗透的美国价值观,是他们所谓优越生活方式的炫耀。中国电影人重新开始意识到价值观的重要并开始付诸行动,是随着产业化的深入而逐渐意识到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第一次面临市场的挑战,电影开始了市场化的改革,希望打通市场激发前端创作活力。2002年,张艺谋为已经冰冷的中国电影烧了一把火,希望通过《英雄》把炕烧热。《英雄》带来了全民观看热情。


《英雄》的特点就是美轮美奂,就是“好看”。“好看”成了当时电影的追求。电影应该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没有技术,也很难实现好看。但中国电影当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工业基础,中国电影几乎都是小作坊的产品,技术被忽略了很久,张艺谋把技术重新找回来。


“好看”之后,好电影的内涵又外延了很多含义,比如观众对故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物性格、对表演等等都有新的期待,当然最后就到了核心的问题,就是价值观。


去年6月24日,借华表奖颁奖的机会,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作会。会上,于冬被邀请做经验介绍。从他的片单里,我发现于冬已经走上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的模式上。殊途同归。《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神戚继光》《明月几时有》《建军大业》等等。


《湄公河行动》得到了中宣部、公安部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过去我们经常说一部电影它卖的其实就是价值观,价值观越好的电影越有价值,越有票房。于冬的成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谜砂》


电视剧同样如此,因为它更大众,当你有一个好的故事后,比拼的就是价值观了。越符合大众价值观的作品,越有价值,越有收视率和点击率。到电视剧司以来,除了白天工作之外,晚上、节假日基本上都是在补课,都是在追剧。


有一个很突出的感受,我没有想到中国的电视剧会这么感人,经常在看一部剧的时候感动得热泪盈眶。打动人心的地方,往往就是价值观深深击中了你。


观众喜欢《谜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视剧呼应了对公平正义主流价值观的追求;观众喜欢《平凡的世界》,那是因为在苦难中主人公乐观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观众喜欢《琅琊榜》,那是因为家国情怀、铁肩道义与江湖情义;观众喜欢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因为它写的是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是信仰和理想主义的力量;《好先生》是爱情的胜利,《欢乐颂》是友谊,《小别离》是亲情,《安居》是政府与百姓关系等等。


我们可以说很多,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传播正能量,都非常有艺术感染力,能够做到像习总书记说的温润心灵,启迪心智。


我到电视剧司这一段时间,被问得最多的是这个题材能不能拍,那个题材能不能拍。我有一个观点,除去《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中所涉及的明文规定不得载有的内容外,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搞题材决定论的。


关键是不论什么题材,你是否表达了主流价值观,是否承载真善美,是否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是否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观众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因此,由于电视剧对国民生活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每一个电视剧工作者都有责任自觉参与到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去。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古老国家,他的传统文明如何走向现代,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形式其实承担了很大的责任。现代文明所体现的价值观,都可以在电视剧中体现出来。


还有什么方式比电视剧更能够体现我们的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电视剧里能够潜移默化地体现这些代表文明进步的价值观。


第二,关于回答时代课题


总书记在文代会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有这么一段要求,他说文艺作品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这就要求我们多拍摄一批现实题材或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电视剧。拍摄这类题材作品,深入生活、感知生活是前提。而有思想地、艺术地、鲜活地表达生活更是一种能力和智慧的历练。




这段时间,我们在审看周梅森编剧、李路导演的《人民的名义》时,一直被这部现实主义大剧感染着。我们非常敬佩主创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感知,对发展脉搏的把握,对时代重大问题的回答。


在如此重大的反腐题材面前,主创能够像总书记所说: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剧中腐败势力非常猖獗,形势非常严峻,但看的过程中,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hold住黑暗。从这部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看到了正义的力量,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对时代的关注,对当代中国人喜怒哀乐、命运起伏关注,是电视剧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前面提到的《谜砂》,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电视剧中人物在生与死边缘的抉择、在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引人入胜。


这种关注让我想起了80年代的中国电影,每一部作品都在记录时代的发展,都在记录时代变迁中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大桥下面》《雅马哈鱼档》《锅碗瓢盆交响曲》《血,总是热的》《T省的84、85年》《人生》《野山》《谁是第三者》《被告山杠爷》等等,数不胜数。


很高兴今天在电视剧里还能看到今天我们火热的生活。《谜砂》揭示了当下社会中的人们面对物欲、金钱、权力,以及事业的压力所作的种种选择,而这些选择直指内在人性,今天电视剧有那么多人追看,大概就是电视剧观察社会的角度与人性深度。


近两年毛卫宁导演的《平凡的世界》、张新建导演的《老农民》将中国现实主义题材推向了新的精神高度,今年又将有一部刘进导演的《白鹿原》会成为中国农民的心灵史。


这部文化大剧将改变这两年我们创作上的不少误区,那群黄土地上穿着粗布大褂乡党们,将会在播出期间成为我们魂牵梦绕的人物,虽然没有光鲜华丽的外表,但他们的精神世界、起伏命运足以征服我们。


我在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陈忠实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我也心疼剧中每一个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我们的先辈。


所以,每每看到这些优秀作品,都期待有更多的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深刻关照现实生活,充分把握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敏锐捕捉生活中缤纷现象、丰富细节,拍出引领时代精神、有暖度、有温度的电视剧来。



《白鹿原》


现实主义不一定就是现实题材,它是一种写作精神和态度,需要作家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人生,思考命运,是对人生的介入,对处境的改变。


我特别赞赏郑晓龙导演谈《甄嬛传》和《芈月传》两部古装剧的创作感受,导演说他是以现实主义态度拍的,是唯物主义精神。


《芈月传》是封建社会快要形成的时期,芈月所代表的阶层,是新兴的,积极的,向上的,他们追求国家的强大和统一,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先进的社会形态。所以唯物主义态度的表现就是歌颂那个时代。


而《甄嬛传》把小说发生的背景架空的周朝放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是封建社会的晚期,所以充满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评,是一个爱的故事,是爱而不成产生的悲剧故事。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这是其价值所在。



《甄嬛传》


第三,关于文化自信和历史剧


总书记去年“七一讲话”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文代会讲话再次做了强调,提了希望,他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总书记的讲话是可以反复揣摩的,我个人觉得文化自信是强大的象征。只有强大才能拥有文化自信。中国落后了100多年,100多年里,我们好多人对自己的文化是不自信的,一直在批判传统文化,批判民族劣根性。


我是60后,小时候体验过苦难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上大学后好长一段时间也崇洋媚外。外国电影,外国小说,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崇洋媚外到什么程度?前些年北京的高档楼盘都要取外国名字。


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文化自信也在回归。现在去乡村住民宿反而成了最大的时尚。而且中式传统的审美重新回到住宅开发中,中式建筑更符合中国人衣食住行、礼乐文章、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何尝不是开始了回归。尤其是90后、00后观众的崛起。他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后富强起来后成长的一代,他们是新人类。他们像李白一样生活在盛世中国。


他们没有自卑、苦难和耻辱的记忆,他们认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同步的关系。我注意到了前不久B站董事长陈睿的演讲,他说:“在运营B站的时候,非常深的一个感触是这一代年轻人,90后、00后,他们非常爱国。他们从小的生活很富足,他们的教育各方面都很好,他们是真的觉得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国度,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爱着我们这样一个国家。”


他们消费自己的明星和偶像,更需要中国自己的英雄来满足自己。所以,当我们在面对新一代拥有爱国情怀、拥有文化自信的观众时,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作品,就要引起我们的深思了。


总书记文代会讲话还说,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历史题材电视剧是我们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总书记的这段话应该成为我们拍摄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指导思想。


在日常管理上,我们按照《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和《电视剧内容审查实施细则》,要求电视剧中不能违背基本史实,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翻案”,或为尚存争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正名”;内容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常识,缺乏基本的历史依据,任意曲解历史。这些基本原则和管理规定,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已经被大家所理解、所接受,并逐渐形成共识。


随着年轻观众重新回到电视剧,历史剧的风格、样式也在开始创新。这里想说的是古装IP改编电视剧的问题。关于这类剧目,它是电视剧丰富多彩的题材里的一种,去年几部这类剧目播出后,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一个大的原因我想是没有处理好文字作品如何更好地转换成电视剧的问题。



《琅琊榜》


文字作品的火爆只是为电视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转换成电视剧,一定要按照电视剧的规律去运作,靠炒作是很难出好作品的。


这类剧一般都架空了历史,虚化了故事发生的年代,最近专家不断提醒我们要防止走向历史虚无主义。所以我们都面临如何辩证处理“历史真实”与“历史精神的真实”、“剧”与“史”的关系问题,总书记也说到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要有历史感。


我们觉得《琅琊榜》就处理得非常好。虽模糊了具体的朝代,但却因历史氛围的真实营造、历史情怀的真情抒发、历史精神的精准把握、历史责任的审慎担当而有口皆碑。


作为一部古装剧,《琅琊榜》在宫廷斗争中传递人性温暖、在虚构故事中传递正确史观的艺术实践,成为了一面镜子,为古装题材创作纠正过度虚构、过度娱乐的倾向提供了鲜活榜样。



《芈月传》


另一部深受观众喜欢的历史剧《芈月传》,也开辟和丰富了历史剧的内涵与外延,其叙事从后宫走向朝堂,从表现宫闱斗争、探寻人性幽暗转向寻求政治正义、崇扬人性善良,无论叙事水准、还是技术制作、艺术想象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希望大家今后拍摄历史或古装题材电视剧,要更多地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将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艺术转化、形象表述,注重用民族记忆塑造国家形象,通过对中国精神、中国元素、中国符号的强调,让中国的国家形象深入人心,让历史剧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彰显伟大中国的文化自信。


(原题:毛羽:这四个因素决定了,中国电视剧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