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史
读史(ID:dushi918):上下五千年,立史明智,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看了春晚才发现,“时间的朋友”原来是李子柒 ·  2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女人在这3个时候,最需要男人 ·  昨天  
十点人物志  ·  《封神演义》⑦ | 生死关头,不要考验人性 ·  2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封神演义》⑦ | 生死关头,不要考验人性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地理学2025年热点选题(DeepSeek版) ·  3 天前  
朝文社  ·  美媒自曝打击DeepSeek内幕,与安全无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史

古今中外,君子皆和而不同

读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0-08 07:00

正文


长按1.5秒识别二维码关注子英画画

特别喜欢北宋。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


司马光打小就很聪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人尽皆知。


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旧法,秉承祖制,主张“无为而治”,言辞有度,服饰得体,乃谦谦君子。



王安石从小书读得很好,“名传里巷”,他老成持重,年纪轻轻就不苟言笑。少年得志,官运亨通。执掌朝廷大权,“严己律属”。


除了不爱洗澡,穿衣服相当不讲究外,经常头发蓬乱就上朝觐见天子,号令文武。按当时的标准,他基本上算是神经病。


然而皇帝很欣赏他,尽管王安石是典型的“脏乱差”,依然“皇恩殊厚”,成为当朝宰相,锐意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想方设法为大宋收税,充盈国库。


司马光和王安石,性格迥异,又是政敌,两个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做宰相,相当的不对付。


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


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所以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两人丝毫都不客气,用各种手段,向对方痛下杀手。


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风水轮流转。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愤世嫉俗的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朝野一片骂声,逢朝必有弹劾。


“曾参岂是杀人者,一日三报慈母惊”。


皇帝本来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三人成虎,天天听到有人说王安石的不是,终于失去了耐心,将他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王安石既然已经被罢官,很多言官就跳将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


一时间诉状如雪,充盈丹樨。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很多人都以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


然而司马光并不打算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君子和而不同。我和你的关系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政治主张。


我反对你执政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好书推荐
6-12岁,正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频繁“变脸”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心理的养成期,也是一次对家长的考验!

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脾气暴”、“内心敏感”、“社交焦虑”……这些问题可能就甩不掉了!
 
相反,如果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