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宴
我们试图剥去高深学问的清冷外衣,为大家献上文史的盛宴,激发更多朋友对文史的兴趣。我们与阙里书院关系密切,对专业经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关注阙里书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250万人民币葡萄牙护照到手! ·  2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私宅设计:800㎡自然风别墅,心灵栖息的世外桃源! ·  2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建E首发 | UHOUSE ... ·  4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昆明招聘 | 素造建筑 SUZAO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宴

知识分子是时代的眼睛,我们却失明了

文史宴  · 公众号  ·  · 2024-07-27 21:11

正文

殷海光曾说, “知识分子是一个时代的眼睛,这双眼睛已经快要失明了。”

不过,今天,弥漫在“伪知识分子”身上的犬儒、谄媚、不学无术、何不食肉糜等乱象,其影响已经不仅是让时代失明,说其误国误民也不为过。那么,什么才是好知识分子?好知识分子又有哪些特质呢?从雷蒙•阿隆、索维尔等研究知识分子的作品,以及中西方世界优秀知识分子身上,我们可以提炼出四种特质:



-1-

自由意志

既不为个人欲望禁锢,也不为外在现象困扰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的利剑面前,唯一要求是“让我把定律证明完毕”。缺乏自由意志的人,怎能拥有这种忘我的态度?


达·芬奇设计出了四百年后才有的直升机图纸,倘若不能克服历史局限,怎会生发出如此惊人的想象?这种天才现象,正是自由意志的高位运行。



-2-

独立人格

既不迎合权势,也不迎合大众,精神上高度自洽

阿伦特在批判纳粹的同时,也指出犹太人本身亦参与了自我毁灭,从而惹恼犹太人,但从未考虑修改结论。


打开岱峻老师的皇皇巨著《发现李庄》也会看到,民国时期,傅斯年多次拒绝蒋总裁的入阁邀请,终生坚持只从价值角度做事,将人格独立发挥到了极致。



-3-

家国情怀

以学术为志业,把学术研究与国家前途、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

曾国藩带病接手“天津教案”,宁可被扣上“卖国贼”帽子,就是担心哪些满嘴大清利益,而不学无术,看不清世界大势的颟顸之辈,很可能再次推中国入深渊。


几乎国破文化亡的20世纪40年代,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以手写和石印方式在小镇李庄完成《殷历谱》,首次确定商朝作为信史的存在,使中国可以堂堂正正宣称拥有“三千年文明”,被陈寅恪推为抗战八年第一书。


家国情怀不仅是民族和国家的强大凝聚力,更是一流知识分子的标配。



-4-

士人风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41年,林徽因病倒在李庄,儿子问:“日本人追上来怎么办?”她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士人风骨才是这位“民国第一才女”的加冕原因。


也是在李庄,1943年,中国民族学奠基人凌纯声面对催赴重庆改屡新职、甚至拿“蒋总裁接见”来压的“十二道金牌”,给出了自己的态度:“现决引咎恳辞本职”。没有这样的风骨,怎能在学术路上勇猛精进?


有人会说,“国情特殊”,中国即使有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只能是零星出现,无以对抗“伪知识分子”的泛滥,以及造就这类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国外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思想启蒙那种知识分子成群而来的壮举。

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 远的诸子百家不说,近百年内,中国就有过一次好知识分子的涌现。 这就是岱峻老师《发现李庄》想要呈现给我们的,80年前,几乎集好知识分子四大特质于一身的李庄学人学术救国的奇迹:

1940年,亡国灭种几乎已成定局,不少政商界名流早已“润”到西方,一群国内顶尖学人却沿长江逆流而上,齐聚偏僻的四川小镇李庄,一住就是6年。



这里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生活糟糕到极点。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个脊椎病严重必须用铁马甲箍住,一个时常咳血,为给林徽因补些营养,梁思成居然需要当掉怀表。这种情况下,二人每天工作到夜半,完全靠家国情怀、自由意志支撑,写完了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编写、远超国外研究水平的《中国建筑史》。

中博院筹备处主任李济,长途转运文物时没有损坏一件,但却只能看着两个女儿,因为缺医少药,患病离世......这之后,他把自己埋进书稿和文物,写出多部中国考古学奠基之作。史学大家许倬云,因此称他是“希腊精神和儒家修养结合的君子人”。

童第周东拼西凑借钱,买来一架旧显微镜做金鱼实验,论文引起国外生物学界高度关注。而他所谓的“实验室”只是几个鱼缸, 以至于英国学者李约瑟来访后连声惊呼:“简直不可思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