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薪火铎声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学研工作官方发布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薪火铎声

预告丨第10场“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

薪火铎声  · 公众号  ·  · 2024-12-18 19:37

正文




“我与经典对话”读书会第10场






1


协同进化:人类与机器融合的未来

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作者信息

爱德华·阿什福德·李 ,现任伯克利工业CPS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现为该系Robert S.Pepper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嵌入式与实时计算系统的设计、建模和模拟。他是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知名学者,也是CPS研究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之一。Lee教授分别于耶鲁大学、MIT及UC Berkeley获得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他共有《嵌入式系统:CPS方法》等专著8部。他是IEEE Fellow,获IEEE杰出技术成就与领导奖、美国NSF总统青年科学家称号以及弗雷德里克·特曼工程教育奖。



内容简介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见的程度塑造和撼动支撑人类社会的每一根支柱,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政治结构、流行文化,无不如此。机器一无论是狭义上的硬件装置和设备,还是广义上的软件、算法和人工智能一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天,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仅愈加紧密,而且机器的能力在很多领域都正在逼近甚至已经超过人。

这使一系列问题亟须被认真审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近乎单向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吗?人类是否能始终将机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失控的机器会不会如马斯克、泰格马克等人预言的那样,将对人类形成存在性威胁,甚至将人类推向灭亡?理查德·道金斯曾有一句名言:“鸡是一枚鸡蛋制造另一枚鸡蛋的工具。”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否也会如此微妙?

在《协同进化:人类与机器融合的未来》中,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从生物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研究出发,提出机器与生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因此在探索人机关系时可以将机器视作一种“生命”。两者间并不是简单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更像两种不断进化、相互影响和塑造的生命间的共生关系。作者认为,随着人机关系越来越紧密,两者正在从互利共生走向任何一方都离不开另一方的专性共生。


主旨发言同学

武   迪 ,2024级博士

彭   哲 ,2023级硕士

金丽萍 ,2023级硕士

庞   萱 ,2024级硕士

崔天娇 ,2024级硕士



领读老师

李倩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多学科教育背景,研究兴趣为技术传播(包括技术接受、人机交互以及用户帮助)、可用性与用户体验、跨文化传播(中西)等。



读书会举办时间地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