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顺丰和菜鸟的口水战就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昨日,菜鸟发布关于顺丰暂停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称顺丰停止了整个淘宝平台上的物流信息回传,并表示事发突然,建议商家暂时停用顺丰发货。
顺丰随后则指出关闭数据接口并非自己先动的手,而是因为在6月1日零点,菜鸟暂停了丰巢一家的平台接口信息。而顺丰认为,菜鸟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阿里希望顺丰放弃使用腾讯云,改用阿里云。
争执不断,难判是非,甚至引来了国家邮政管理局的关注,其发布消息称已与双方高层进行沟通,并表示决不能因企业间的纠纷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
也许你会疑惑,顺丰和菜鸟之前不是合作的好好的么?怎么忽然之间就口水战了?其实,这事就要从2013年讲起了。
和现在的口水战不同,顺丰和菜鸟是曾有过短暂蜜月期的,在腾讯科技的
《顺丰菜鸟互掐背后:物流行业的利益纠葛》
一文中,作者
@孙宏超
称最开始的时候,双方是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组建菜鸟网络,国内数得上名字的快递巨头如四通一达
(申通、中通、圆通、韵达)
、顺丰等纷纷响应,成为菜鸟网络的小股东。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大多数快递公司的大头业务来自于阿里,接入菜鸟的信息系统对自身的业务和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但也有少部分公司,如顺丰,其大头业务并不来自于阿里,对其没有那么大的依赖,成为菜鸟网络的小股东,属于锦上添花。
马云在出任菜鸟网络董事长的演讲中提到了最关乎快递公司利益的一点:
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远不会做快递的。
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没过多久,诺言就被巧妙的打破并赋予完全不同的说法。
2015年5月份,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已联手云锋基金,战略投资物流快递企业圆通速递。
同年6月份,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就宣布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运营“丰巢”智能快递柜。在凤凰科技推送的
《在淘宝上无法查询顺丰物流,这只是阿里和顺丰较劲的冰山一角》
一文中,作者
@白杨
认为,丰巢的出现,其实对菜鸟驿站的布局造成了影响。尽管阿里一直强调自己不会做物流,但是丰巢的出现,无疑是让菜鸟网络的平台化节外生枝。
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阿里通过强大的电商业务,带起了支付宝和阿里云,但是坚持不做自营的物流业务却一直很是被动。比如在今年的年货大战中,自营物流的京东从配送服务上便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而物流能力很强的顺丰,也一直在尝试拓展互联网业务,从顺丰优选、嘿客,再到最近传言的百度外卖,顺丰希望更充分挖掘自己拥有的资源价值,但却一直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顺丰而言,它希望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比如数据的独立。但这与菜鸟整合更多物流数据的目标有所出入,可见双方围绕数据的较量还会继续。
从战略合作到相互封杀,双方已经从暗中较量转向针锋相对。若双方互不退让,实际上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消费者的体验势必也受到损伤。
就目前来看,菜鸟坚持的是信息安全决不妥协,顺丰坚持的是自己的物流信息绝不共享。两边都强调自己的原则,这场矛盾似乎只是刚刚开始。
关系出现裂痕也并非一朝一夕,事实上,在顺丰阿里合作不久后,裂痕就已经种下。裂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数据。
@孙宏超
认为,物流是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里电商曾因为物流慢、刷单、快递服务差等原因遭到多次投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阿里巴巴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平台之路,菜鸟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全国性物流平台。阿里希望通过菜鸟整合国内的物流业,将全国的物流信息和大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这个应该是你情我愿的事情,顺丰等部分物流公司就不愿意将这些信息开放给菜鸟,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独立”的未来。
在个别快递公司看来,菜鸟也颇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俨然希望确定自己的盟主地位。
电商分析师
@李成东
也提到了数据,其认为,阿里本身就是想做大物流,而顺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必然想将其整合进来。但数据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最核心的东西,顺丰不可能向阿里让步,因此顺丰这次的退出属于自我保护行为。
同样认为数据是核心原因的还有
@雷小发
,其在品玩推送的
《顺丰菜鸟对撕,谁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一文中,认为数据一直是菜鸟统一物流江湖的核心武器。
物流这个靠人力起家的传统行业,在菜鸟平台上被重新打分,评出四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获得不同的项目分配和资源支持。
基于妥投率、配送及时率、快递员评价和投诉率等等因素建立起的评分系统,每一步都得靠数据。
菜鸟这张智能物流骨干网是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的基础设施。只有仓储体系、物流园和物流干线是不够的,依靠大数据为物流体系提供供应链预测及分配服务才是阿里布局菜鸟的关键。
“阿里巴巴永远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马云的确没有食言,因为他要做的是资源再分配和调度平台——把淘宝整合商家的逻辑延伸到了物流产业而已。
基于此,作者认为,菜鸟要求丰巢全面开放数据,就不奇怪了。
倒是苦了商家和用户。
一端是发了货没有物流信息的商家,一端是突然被告知无法查询的用户。成千上万的包裹,如同突然消失一样。尤其炎夏之际,做生鲜水果生意的商家更为焦急。
菜鸟、顺丰只是各自表示客户第一,却也未有更好的对策。
关于菜鸟网络为什么这么想要数据,
@小道消息
在
《谈谈菜鸟和顺丰之争》
一文中,认为谁控制了数据,谁就控制了未來。脏活儿累活儿交给平台上其他物流公司干就行了,数据才是最赚钱,最性感的东西。
不要以为今天撕完这事就会结束,这不是演习,它只是一个开始。顺丰和菜鸟的这场口水战也许会有两个结局。一是双方和好如初,顺丰选择屈服,将数据交给菜鸟,放弃使用腾讯云,改用阿里云;二是顺丰“单飞”,从此江湖再见。但就目前各大媒体的评论来看,显然后者更为靠谱一些。
顺丰面临了这样的问题,其它物流公司一定也都不会太安逸,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和菜鸟的关系。客观来看,大部分快递公司出于业务层面的顾虑,应该会选择继续和菜鸟合作。如京东CEO刘强东在某次央视节目中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