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友谊源远流长,上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坦桑尼亚的前身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也在这股浪潮中获得了独立。随后两国合并,并改名为坦桑尼亚。1964年,中坦两国建交。独立之初的坦桑尼亚百废待兴,美苏两国都拒绝了坦桑尼亚的援助要求,中国政府出于道义,为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援建了坦赞铁路。
建交之后,中坦之间就有了十分紧密的军事合作。面对这群打枪都不知道瞄准,只会乱搂一梭子,且毫无纪律性可言的黑蜀黍。中国顾问们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比在国内训练新兵还累人。最后痛下决心,把国内那一套训练方法都搬过来,长此以往,坦桑尼亚军队的战斗力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提高:作息时间、训练科目和解放军一模一样,陆军一水的五对负重轮,空军装备了歼六歼七。连军服都和解放军如出一辙,他们的炊事员也骑着中国援助的28自行车去买菜。他们的装步炮协同看起来让人感到提心吊胆,但比起其他非洲军队强太多,至少坦克不会压到步兵;他们的拉练队形总是稀稀拉拉,但好歹也算是条直线。他们的射击成绩可能是提高最快的,勉强算是合格,至少知道打点射了。
70年代末,亲传弟子坦桑尼亚军队迎来了他们建军以来的第一个考验:坦桑尼亚的邻国乌干达发生政变。军人出生的阿明上台,把乌干达国内搞得民不聊生,手下一支装甲部队弃暗投明,投奔了坦桑尼亚。觉得丢了面子的阿明一面在国内掀起反坦反华运动,一面向坦桑尼亚发动了进攻。并且在边境地区大肆屠杀坦桑尼亚平民。微信搜索“迷彩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回复“阿明”,看看这位和中国师徒为敌的暴君阿明的最终下场。
事实证明,中国师父的教导不是白给的,黑徒弟也没丢师父的脸。坦军根据师父的指点,稳扎稳打。进攻时,都是火炮进行地毯式炮击,然后步兵跟在坦克和装甲车后推进。为防装甲车被敌军击毁造成车毁人亡,坦桑尼亚军不坐装甲车。而是躲在车后。尽管坦桑尼亚军进展缓慢 但伤亡极少。乌干达军队则把黑人民族的天性发挥到了极致。平常不露头,老老实实待在装甲车里,枪声一响就在坦克周围抱团。活靶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被坦军暴揍之后,乌干达转身就去抱利比亚的大腿,当时利比亚国内发现了大量油田。巨额的石油收入也让卡大佐得以用全套苏械武装利比亚军队。卡大佐刚通过政变上台,志得意满,一身力气没出使。立即派出了两千多人的军队,不过在中国顾问的指挥下,装备有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的坦桑尼亚装甲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在乌干达南部的沼泽地带,将装备T-55坦克和BMP-1装甲车的利比亚军队打的丢盔弃甲。并且一鼓作气,占领了乌干达首都。
从此,东非PLA一战成名。中坦两国的友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坦桑尼亚几乎每年都会派遣各级军官来我国接受训练。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网传有一年,来自非洲的所有学员和来自东盟的学员一块搞夜间演习,东盟的学员几下就把黑叔叔打了个落花流水,只有东非PLA们仍在苦苦坚持,不像别的非洲学员们四散奔逃,他们竟然钻进了旁边的树林打起了游击,据说战果还很牛。虎哥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伪装做得好:只要不露牙,谁能看得见他们?除了这个,东非PLA的纪律和动员能力也堪称非洲翘楚。非洲某国的学员在进行武装奔袭3公里项目时,至少要磨半个小时才能出发。相比之下,东非PLA们只要三分钟,虽然这个成绩差我军一大截,但在自由散漫的非洲大陆上,他们已经堪称神人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看旁边的人跑不动了还会拉一把。
翻看中坦两国的交往史,坦桑尼亚和一群非洲小伙伴硬生生地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中国人民在坦桑尼亚反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也给予了他们莫大的援助。出访坦桑尼亚的周总理,还有援建坦赞铁路的数万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带来的都是对坦桑尼亚人民的友谊和支持。我国有句话叫患难见真情,有什么友谊能够比一个贫穷的朋友帮助另一个贫穷的朋友、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帮助另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更珍贵呢?中坦之间历久弥坚的友谊恰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