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十五岁的张幼仪,因父母之命嫁给了徐志摩。本以为一时才俊,日子会过的与众不同。
谁料真的是与众不同,据说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就冷笑鄙夷道:“土包子。”
三年后,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长子,然后放弃学业,陪他赴美国、英国读书。
1921年,结婚六年,张幼仪怀孕两个月。而徐志摩与林徽因坠入情网,强行逼迫张幼仪签下离婚协议。
张幼仪签了,这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以西式文明而办的离婚案。
数月后,二子出世,徐志摩看了一眼后离去,并没有问张幼仪和儿子们应该怎么活下去。
我不知道你的2016过的怎么样,但我想,应该不至于会比张幼仪过的更惨烈了吧。
今日,我们活在2017年,想起来应该比1921年的女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了。
没错,我们确实是有过多的选择,但很多时候,我们竟好像极其相似的,毫无选择。
生活会逼迫你,狠狠的逼迫你,把你逼入死境,前面是死路,后面是死路,左右都是万丈悬崖。
是吗?
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
但我告诉她们。
这不叫没有选择,这是因为你曾经的选择,而导致的后果。
你当初选了这个男人,你不听父母朋友的劝告,你选择放弃工作,你选择远赴他乡,你选择相信。。。
所有这一切曾经的选择,最后导致了这样的后果。这不是生活在逼迫你,而是你自己在逼迫自己。
这错从来不是别人的,也不是命运的,而是你的。
然后。
这并不是绝境,你所能遇到的一切事情,除了生理性疾病之外,都不会,也不可能是绝境。
绝境是什么?是当你认了之后,立刻就会死去。
因为一个人只有死去之后,才不能重新开始。而只要你还活着,无非就是承受那后果带来的伤痛,却不会影响到你的下一天继续来到。
所以,无论是多大的痛苦,多惨烈的现状,多没有选择。我从来不承认那是绝境。
这不叫绝境,这叫人生节点。
有科学家研究,人的一生里,有几次选择,是会彻底改变人生的。而有十几次的选择,是会适度的改变人生。
也就是说,你虽然每天都有无数的选择需要做。你要选几点起床, 早饭吃什么,走哪条路,带伞还是不。
但几十年的日子里,只有二十多次的选择,才会真正影响到你,改变你,让你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这就叫人生节点。
当你换一种看法时,生活也许完全变得不同。
当你把这一天看成是绝境时,你还能做什么呢?你只能在原地等死,日复一日的受到伤痛的折磨对吗?
可如果这一天是你的人生节点呢?那无非就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然后再重新做一次选择咯。
前几天,我给团队开《算爱研习社》内部会。我对大家说,其实现在的女人不缺选择权。
大家每天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
女人缺的是什么?
缺的是选择的技巧。
缺的是承担后果的勇气。
缺的是重新选择的能力。
而我做《算爱研习社》这个社群,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带给需要的女人。
第二天,就有媒体采访我,问算爱研习社的愿景是什么。我说,是“让女人换一种活法”。
记者立刻问:那陆老师觉得,要换什么样的活法才是好的呢?
你看,这是人们最习以为常的思考模式。如果你说要换一个活法,那你一定会有一种活法是最好的。
然而谁又能去帮别人确定最好的人生呢?父母尚且不能,自己尚且不能,谁又能?
换一种活法,不是别人帮你选择的路。而是你拥有选择任何一条路的能力,你有承担穷途末路的勇气,你有回头重新再选一次继续走下去的能力。
所以,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你随时随地可以换一种活法。
不要觉得玄乎其玄,这是真的。
中国的文化,始终希望女人活的简单一点,容易一点,受保护多一点。而到最后,使很多女人丧失了死而后生,绝处出发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就是不管你承受着什么苦果,都不妨碍你可以换一种活法呀。
1922年,离婚后的张幼仪赴德国攻读幼儿教育。
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家老父老母赴北京,由张幼仪照顾。
1927年,张幼仪开办云裳时装公司,风靡一时,成为沪上最时尚的品牌,一雪土包子之耻。
同年,张幼仪担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独当一面。那年,她27岁!
1931年,徐志摩空难身亡,陆小曼无能为力,张幼仪带长子为其收尸。
1934年,协助二哥管理中国国家社会党,威风八面。
之后继续操持生意,叱咤风云十数年。
1953年,再婚嫁与苏医生。1988年,88岁于纽约逝世。
墓碑冠夫姓“苏张幼仪”。
看看这人生!
21岁怀着孕,丈夫出轨,逼迫离婚。你会觉得这是绝境,而对于她,竟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就是“换一种活法”。
永远不要把自己交给另一个人。
永远不要停下你的脚步。
永远不要被疼痛打倒。
要保持学习。
要硬气的活着。
来算爱研习社吧,在这里,你可以学会选择的技巧,获得承担后果的勇气,保持重新选择的能力。
2017,不管是好是坏,有一群人,会陪着你走。
新年限时折扣最后一天,
下单立减20.17
长按二维码加入算爱研习社
| 不得不读 |
孩子气 | 太懂事 | 宠溺你 | 吝啬男
太贤惠 | 结婚吧 | 陪着你 | 致男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