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网络电影首次驶入上影节主论坛,谁是引领航线的“灯塔”?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06-18 19:46

正文

本文首发 微信号: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

作者:庞李洁


网络电影正在被重新定义。

又是一年上海电影节。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上影节第一次把网络电影作为主论坛的一部分。由此,网络电影得到了“官方盖章”,成为继院线电影、剧集、综艺之后,第四个进入上影节官方日程的主流品类。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优酷电影总经理李捷在采访中两度强调这一信号:“今年第一次把网络电影放为主要的讨论话题,说明网络电影是整个电影的重要部分,也是被慢慢的列为高速增长趋势的内容形态。”


网络电影发展至今,尽管不足5个年头,但已迅速朝着精品化、有序化、多元化的方向前进。随着资本端各大巨头入局,内容端迎来优质的电影创作团队,商业端分账模式不断优化,营销端逐渐走向精细化……网络电影迎来新风口已经为时不远了。

“锦绣计划”+季播电影

网络电影亟需内容升级

纵观当下的电影市场,网络电影虽然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题材单一、内容同质化、整体品质不及院线电影、宣发资源受限等痛点。而电影票房发酵需要“内容+营销”双轮驱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网络电影若要打开新风口,也需要在这两方面寻求突破。

对一部电影而言,内容是支撑票房走势的核心驱动力,抬升内容品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相比院线电影,网络电影在吸引资本上难度更大,资金不足也是网络电影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发展环境,优酷在6月12日的上影节网络电影论坛上,发布了“锦绣计划”,未来将从投资到宣发深度参与,与一流的网络电影公司共同合制精品网络电影,推动行业走向内容专业化、类型多元化。目前,淘梦、奇树有鱼、新片场、众乐乐、项氏兄弟、兔子洞等六家业内头部网络电影公司已加盟“锦绣合制计划”,成为首 批合作伙伴。



此外,优酷在今年还将通过季播电影的形式推动内容升级。据李捷介绍,优酷的季播电影即在一个季度内,每2-4周更新一部,每部时长在70-90分钟,内容独立成章的电影形式。

相比之下,国内外的院线电影虽在系列化上都输出过不少连续性的高票房作品,但院线电影从立项、筹备、拍摄、审查到上映约2-3年的长周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季播电影的出现则使观众在短期内连续观看同系列电影成为可能,其各自内容独立的模式也降低了用户的“追剧负担”。

当前,季播电影已经有了落地项目。以王欣(@反裤衩阵地)创作的故事为原型改编的《北京女子图鉴》是优酷首次尝试的季播电影,将在今年暑期上线。

李捷透露,优酷季播电影所选题材以都市、室内剧为主,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也打破了以往网络电影多为冒险、惊悚、怪兽题材的固化倾向。同时,季播电影“包括导演和监制很多是院线电影的团队”,也能以此保障影片品质。

其实,季播电影本身也是电影系列化的尝试,在更优的内容品质基础上,有利于培养用户定期观影的习惯,提升平台的内容壁垒和品牌影响力。

竖屏电影+互动电影

灯塔指引网络电影新风口

对网络电影来说,提升内容品质固然重要,但如何更好地契合用户需求,才是影片打开市场的关键。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用户消费习惯的迭代。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娱乐形式的兴起,用户竖屏观看视频的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而弹幕、即时评论等功能的普及则使用户的互动需求更加凸显。

优酷在新的消费环境下,也开始尝试新的内容形式。

6月7日,优酷的竖屏电影《直播攻略》上线,将竖屏内容延伸至电影行业。由于竖屏电影以人物呈现为主,在情节搭建上相对受限,目前还很难成为主流。不过,竖屏电影确实能满足一部分的用户需求,并非没有更大的传播价值。实际上,综艺市场已经开始尝试推出单人的竖屏CUT来丰富内容形式,竖屏电影在未来也不排除以片花、物料等宣发内容的形式出现,与电影正片形成共振,拓展触达用户的范围。



不仅是竖屏电影,互动电影也是优酷即将推出的一种新的网络电影形式,平台的《四点四十分》即将与观众见面,乘上5G时代即将到来的风口。互动电影将用户代入沉浸式、游戏化的观影体验中,这种观众直接参与,甚至能够亲自决定情节走向和故事结局的强互动体验,也有望在新的消费习惯下成为一种重要的内容形式。

优酷布局竖屏电影、互动电影等新内容形式,也是对用户消费习惯前瞻性地深度挖掘。尤其是在电影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之后,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更依赖和相信“数据的力量”,因为数据能够越来越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真实的需求点,并借助精准投放完成用户触达和票房转化。

今年以来,优酷与淘票票已经实现双端打通,“灯塔”作为阿里系集数据与技术于一体的互联网宣发平台,拥有淘票票、优酷、大麦系、支付宝、手淘等平台入口,覆盖的用户群达到10亿量级,最大程度保障用户数据的可参考价值。


此前,灯塔在院线电影方面已经有了数据化运营和营销方法论的经验积累,平台从开发、制作到试映、长尾各阶段,为影片提供全链式的用户大数据,便于影视公司提前预判核心用户群,并及时调整宣发策略。

例如,《何以为家》在上映前,路画影视将女性作为该片的主流受众群,而在经过了灯塔试映会后,影片的用户画像被锁定在男性、25岁以下群体,路画 影视 据此调整海报风格、营销方案等,最终影片在与《复联4》同档竞争中拿到3.73亿的票房体量,远超预期。

《何以为家》只是“灯塔”的成功案例之一,平台上线至今的1年多时间里,已经服务了176个电影项目、109个客户,为电影举行了82场试映会,定制了210个服务报告,发布了117个市场观察报告,影响用户观影决策路径达3.2亿次,《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流浪地球》《绿皮书》等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项目。



此次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打通之后,灯塔在院线电影宣发的优势也将同步移植到网络电影宣发中。与院线电影相比,网络电影本身具备互联网的基因,用户数据也更便于采集,这决定了灯塔能为网络电影做得更多。

李捷也向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表示:“每部网络电影播完后,我们会固定把用户的快进、快退,看完电影的下一步行为等数据整合采集,由此观测用户为什么看这个电影,他在哪些地方感觉无聊,他为什么会退出?”深入而及时的用户反馈将帮助影视公司精准把握能够真正留下用户的要素,这对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而言,价值无疑都是巨大的。

电影场景会员超4000万

精细化营销打通阿里生态

影片质量决定了它能“飞多远”,而营销效果往往可以决定它能“飞多高”。

然而,网络电影当前的营销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在上影节论坛上,多家网络电影公司的负责人谈到营销预算不足的困境。除了资金压力外,网络电影的宣发资源投放不精准,有效转化率低等也是行业普遍存在的发展痛点,网络电影对精细化营销的需求与日俱增。

互联网营销在近两年快速发展,巨头纷纷入局,行业早已过了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单平台各自为战的时期,“未来的战争,是生态之间的战争。”


优酷与淘票票两大平台全面打通之后,双方资源互通、数据共享。优酷也宣布在6月30日更新的版本中,将在平台上线用户画像分析和内容体检模块,从预告片上线开始,即描摹核心用户群,以及可能存在的机会消费群,为片方投放宣发资源和内容评估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参考。

不过,淘票票X优酷只是阿里大文娱业态的一次深度资源整合,在此背后,是包括淘宝、支付宝、大麦、UC、分众传媒、微博、高德地图、饿了么等平台在内的阿里生态的集体联动。

其中,灯塔是连接各平台的一个中枢,汇聚多平台用户数据,借助热力站、大V宝、爆米花指数、试金石、点映宝、万店齐发、八爪鱼等智能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数据化、定制化的宣发策略。之后,阿里生态通过不同的消费场景组合,实现精准的数字化渠道投放,最终达到精细化营销的目的。


前不久,在优酷播出的网络电影《傀儡姬》也参与了灯塔的试映会,并实现数字化精准投放,“灯塔”对行业的赋能正在深入网络电影领域,平台在业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李捷表示:“经过一年多探索与沉淀,灯塔已跨越产品概念阶段,进入‘最佳客户实践阶段’,成为广受片方认可的宣发新基础设施。”

优酷与淘票票双端互通以及背后阿里生态的集体联动,让网络电影实现精细化营销成为可能。但在该战略背后,阿里大文娱还有着更深层的考虑,优酷所承载的线上网络电影与淘票票、灯塔所连接的线下院线电影也通过此次合作有了共通的消费场景。

李捷认为:“我们将电影的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全面打通,我认为中国用户在未来电影消费场景是无缝对接的。”

截至目前,“淘票票X优酷双平台的电影场景会员已超过4000万(含部分连续三个月都在优酷看电影的重度优酷会员)” 这一数据覆盖了院线电影会员和网络电影会员两个概念。在上影节期间,淘票票还联手优酷推出了——“周末双享购”,为双端会员提供指定场次的买一赠一优惠,尝试打通会员权益。



此举背后的逻辑在于,平台找到不同的电影消费场景之间的共通点,通过会员权益的打通,增强用户的电影消费频次,提升院线电影票房和网络电影的播放量,培养一批热爱电影、高频次消费电影忠实用户群体,在稳定重度电影用户的同时拉动增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