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圈是一个很神秘的圈子。
对于初入文案的人来说,总是在外边探着进不去,甚至是一些在品牌端写文案多年的,也难以发现有这样的一个圈子。
这圈很小,比想像中还小,对比电商圈、广告圈、营销圈等等来说,文案圈显然小上许多。
而其聚会也神秘万分,没有参加过的人总是好奇着,这聚会是大家拿着一篇篇文案互相分析交流,还是出题彼此写一段来相互伤害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走久了就会有门派之见,互圈之别。
虽说如此,但文案圈却显少有如此的分别,对比其他营销牛人大神林立的情况下,其组成又更加神秘,只因为文无第一之名,因此显少有人敢登高急呼自己为当代文案状元,号召天下归心。
大多是小范围的互相交流,分享,互夸而谦虚。
真说要批他人之文案,也定是三言两语轻点慢评,而被评之人必不在现场。
当然,也有可能心底是鄙夷的,但表现上总不好呈现。
因为还不知道别人成效数据呢,冒然出言,碰一鼻灰总不好。
这年头谁不会写两三句文案,什么销售文案、软文、社群营销......谁没卖过几样商品、没做过电商、手上没两三个微信微博帐号还真不敢出来说嘴。
但就因为这样,文案这圈总会被许多其他圈的人捣过,毕竟看起来谁都能对文案插上两句话。
啊你这洞察不行,我们数据不是这样的。
啊你这字太多了,我们系统限定要13字内的。
啊就你这几个字,消费者不会动心的。
你这太文艺了,没销售力了。
你写太庸俗了,表现不了我品牌的高尚呐。
......
各种营销理论都在影响文案的走向,每个做电商大卖了几千几万件的营销人,都可以分享他是如何写文案的。
我们都曾看过10万+的标题党,也见过一夜传播破百万的人次的走心文案,还有无数个被传疯了的社群文案。
很多人都热烈的讨论那些文案是如何的好,如何的扎心,如何的巧妙。
但文案圈对于这一切淡然处之,因为他们了解,那些文字的呈现不是重点,而是背后的策略与布局。
文案身处江湖地,却不沾江湖尘。
虽偶尔见到自己写的文案被疯传之时,会暗自窃喜一番,但事实上我们却很不喜欢沾这种光。
因为谁知道有没有下一次呢?
一句文案的表现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它是怎么呈现的。
文案圈不同于写作圈,我们对于能称为自己的作品这件事,永远都存在于难以解释的模糊感。
有时候自己写得很好,但如果设计得不好看了,我们也会跟着羞于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
有时候觉得写不怎样,但居然大卖了,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更不用说每间公司对于文案的标准不同、要求不同、这造就了文案圈最常交流的不是作品集,而是主管傻逼集。
我们总在羡慕写得好的文案都是别人家的文案,然后自家的都被主管改得面目全非。
而主管自己也觉得别人家的文案都卖得好,自己家的文案都在摆老。
这圈子的成员除了在品牌端之外,还有很大一部份是在广告端或是自行接案的。
但不管在哪里,基本上大家都同意,难的不是写文案,而是在沟通与说服。
再资深的文案,都会面临沟通的挑战,因为总有客户觉得文案很简单,不过写几个字而已嘛。
因此文案圈交流的不是成果与经验,而是血泪与哀伤。
这一行真正的技巧都不是网路上写得那些教学,不论再资深的文案人所写的教学,都不及他原本所认知的十分之一。
写那些教学的目的很简单,不过是刷一下文案这行的存在感罢了。
写简单的教学,引起一些人的兴趣走入行。
写深奥困难的教学,告诉其他人这一行不简单不该看轻。
我们善于运用文字达成目的,写文自然是一种策略而已。
每一行都有他的学问,但对于文案来说,很多学问比起言谈,更多是藏在字里行间的细节。
而有人写了多年,依然无法探知那细节,怎么写都摸不着头绪。要说是没天份,不如说是无人领进门。
文案不是在外边摸索就会突然通达的学问,如同厨艺一般,你吃再多年的餐,也无法自己做出一道菜。
虽然每个吃饭的人都会对你做的东西说上几句,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里面藏着各种细节巧思。
厨子之间交换的惺惺相惜,文案之间交换的才华可惜。
这么好的才华,怎遇到一个这么糟的产品、这么少的资源、这么装懂的主管、这么老古板的公司。
而之所以文案圈会变得神秘,是因为其量体太小,小到难以示众,小到难以延续,小到难以成群。
不是写文案的少,而是一直在圈子里的人少,能写一辈子文案的人,太少。
这不代表文案不重要,反而是因为文案总被镶进营销、文学之中,因此难显现其独特性,文案圈里不乏都是曾写过书的文学家、小说家,将自己的丰富得词汇底蕴转用于商业上。
这是因为有许多人认为,文学写得好的人,应该也适合写文案,那些悠美的文字应该也能够打动人心吧。
也有许多人觉得营销做得好的人,应该也能写得出文案,毕竟那些营销策略里,都少不了文案的劝售力道吧。
文案这行走得越深,看得越淡,圈子待越久,越觉这圈子不能久待。
要说文案圈有其江湖,不如说四海为行,大地为业,哪里有江湖可言,不都是小打小闹,只剩下心中一片明镜,于夜里伏案,笑看江湖。
像是夜里流浪的猫群,偶有收编,但总心向八方。
每个圈子都有其说不尽的过往,但要说有谁够资格代表来谈一谈,那都太看不请那圈子了,这都是些茶余饭后的乡野佚事罢了,不值一提。
毕竟我们很少是主角,比起配角,更像是幕后工作人员,不享受舞台的荣耀,但背负舞台的成效,不享受灯光的闪耀,只求挂名后的骄傲。
真正的文案写手相聚,不过就是下班约个茶店、小餐厅或酒吧、居酒屋或快炒店,说一说今天写的心情,说一说最近看书的笔记。
说一说谁又准备走了,谁又要去写书了,谁开了课,谁做自己产品了。
就是不谈文案。
因为别人谈多了,就轮不到我们说话了。
文案的美:20170906 林育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