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榜单一共有25家企业上榜,上榜公司的排名参考了
对公司的感兴趣程度、与企业员工的互动、职位需求和员工留任率
四个因素,并参考了中国超过4000万用户的反馈。
根据这份用户调查显示,中国最佳雇主前25名中,
互联网科技公司超过一半
,超过10家是中国本土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大厂。
巨头地位虽难以撼动
仍有后来者强势突围
在这份榜单中,位列前10名的公司分别是:
阿里巴巴集团、百度、字节跳动、复星、NIO蔚来、特斯拉、滴滴、亚马逊、华为、美团点评。
让人意外的是,网友呼声很高的
华为仅位列第9名
。
就在今年2月,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一份由任正非签发的内部邮件,反思华为的留人政策。据称华为博士类员工近5年累计平均离职率高达21.8%,入职时间越长累计离职率越高。
虽然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岗位与个人技能不匹配,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工作压力大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滴滴(TMD)三小巨头强势崛起,一齐冲进榜单前十名。在2018年,滴滴因为多次安全事故陷入舆论危机,这次在榜单中排名第7的表现却让人有些意外,
这或许与滴滴的福利制度有关。
前不久,在去年巨亏109亿的滴滴就表示要聚焦主业,裁员过冬,之后便有有消息透露滴滴给出的离职补偿不错,甚至有员工主动请“裁”。
除了互联网巨头企业,近些年国内兴起的独角兽也大都榜上有名,例如排名11的蚂蚁金服、排名13的京东、排名16的快手、排名18的小红书和排名22的小米等。中国本土新经济企业对人才吸引力大增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突飞猛进。
相比以往,
国外科技巨头公司对员工的吸引力却有所下降
。前十名只有电商巨头亚马逊,排名第8;苹果位列第15名,谷歌和Facebook更是黯然落榜。
从上榜的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占比来看,逾10家中国本土企业上榜,而外资跨国企业仅占四成。
跨国企业不再是优秀人才的唯一职业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并重视雇主品牌建设,并为员工提供更多职业路径的发展空间及可能性,已逐渐成为顶尖人才所向往的、理想的工作选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革新,
对于现代职场人士,
工作环境也随之被赋予了多重职能。对于优秀人才来说,企业的吸引力不再只受单一的待遇因素影响,尤其是对90职场员工而言,
“有趣”、“关怀”、“尊重”
等字眼更吸引这一代年轻人。
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曾发布一份90后职场求职报告,90后选择企业雇主标准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员工的尊重”超越了“完善的福利待遇”和“有竞争力的薪酬”
,成为“90后”眼中用人单位最重要的竞争力。
另外,90后们也更
偏爱自由开放的企业文化。
在调查中,有73%的受访者赞同“开放自由、相对宽松”是理想的企业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信奉共享精神,除了对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受到足够的尊重,其他因素很难使他们产生高敬业度。
BAT们靠什么打动人心?
花样企业文化赢了
事实上,这份顶尖公司排行榜,也体现了90后年轻职场人的求职理念。在受访用户心中,最吸引他们的,正是各家企业展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特色。
最为大家熟知的便是阿里的花名文化。起初在淘宝,员工们以“阿珂”、“双儿”、“多隆”等鹿鼎记人物为自己的账号,
久而久之形成了阿里的花名文化
,每一位入职员工都会被要求取一个花名。
马云的代号便是来自于《笑傲江湖》中的武侠角色风清扬,阿里巴巴集团现任CEO张勇花名“逍遥子”,此外还有“郭靖”、“铁木真”、“灭绝师太”等诸多大侠在阿里巴巴集团坐镇。
最新闯入榜单的小红书,其企业文化和阿里也有相似之处。
小红书每位员工都会选择“一位自己喜爱或者想成为的虚拟角色”的名字作为公司内部的“薯名”,去年年会,员工获邀根据自己薯名进行cosplay,其中扮演《海贼王》中角色的员工数量最多。
不走寻常路的企业还有网易。在网易,有一些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奇特职位,例如负责内容安全风控的“鉴黄师”,负责农场管理和动物养殖的农场管理员……
而像字节跳动、华为、快手等技术驱动的公司,
非常重视员工和用户的意见。
字节跳动鼓励员工在内网“字节圈”吐槽公司和产品,并根据热度和相关性推荐给团队成员。华为的内网则允许员工注册八个“马甲,批评建议的言论自由尺度很大。
快手至今坚持举办全员茶话会,几位创始人直面员工自由提出的有关公司经营、员工福利的问题,甚至是犀利的吐槽。
小米的工程师会泡在用户论坛上收集需求,有时甚至不得不和用户争论,以判断需求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