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医典
靠谱、实用、有趣的医学健康科普,就在腾讯医典。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医典

同样是带状疱疹,为什么有些人却感觉更痛?

腾讯医典  · 公众号  ·  · 2024-09-13 07:55

正文


在小区里,张大爷的笑声总是最响亮的。清晨锻炼、上午买菜、中午下棋、傍晚接孙子放学……他远远地就会和熟人打招呼。


不过这几天,张大爷却只想躺在家里,哪儿也不想去。


这是因为,他一侧后背出现了刺痛感,衣服碰到会痛,洗澡时也痛,有时一抬胳膊,后背也会痛。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拉伤了背部的肌肉。但两三天过去了,疼痛并没逐渐消退,而是越来越厉害,让他吃不下、睡不着。


接着,张大爷的后背出现了一小片红斑,并逐渐变成一个个小水疱。老伴刘大妈看不下去了,连忙拉着他去了医院。


“带状疱疹?”听到医生对张大爷的诊断,刘大妈吃了一惊。


几年前,她自己也得过带状疱疹,但那时好像痛感并不强烈,远没有张大爷这么厉害。


不过,张大爷一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而刘大妈却没有什么基础疾病。


医生解释说,张大爷本身患有的慢性病,让他在患了带状疱疹后“痛上加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1]


据估计,90%的成年人都感染过这个病毒 [2] 。初次感染痊愈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患者的体内。当年龄增大、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可能再度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1]


带状疱疹发病后,通常会在 身体一侧 (往往是肋间、腋下或腰部) 出现成簇的疱疹,呈 带状分布 [1] (常见于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 ——所以,带状疱疹在一些地方也被形象地称为“缠腰龙”“蛇缠腰”等。




除了身上长疱疹以外,带状疱疹的另一个典型症状,就是让得过的人再也不想回忆的—— 疼痛


带状疱疹的疼痛往往出现在发病的不同阶段。


1. 前驱期疼痛


70%-80%的带状疱疹患者在身上出现疱疹前就会感受到疼痛,疼痛一般位于 皮疹出现前的部位 [3] 。同时可能会伴有低热、全身不适等。


有的人的痛感可能会像“针刺”,而有的人可能像“灼烧”。这种“前驱期疼痛”可能一直持续,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多数情况下会持续 2-3天 ,也可能持续1周及以上 [3]


2. 急性期疼痛


在带状疱疹发病后,在出现皮疹和水疱的部位,患者同时会感受到疼痛。


痛感也会像灼烧、电击、刀刺一般,同样让人难以忍受。大约69.6%患者的疼痛为中至重度 [4]


带状疱疹的急性期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日到1个月 [5]


3. 慢性疼痛 (也叫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这是指皮疹出现后超过90天的疼痛 [6] ,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更大。


就算皮疹痊愈,疼痛也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超过1年甚至10年 [1] ,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7]


而那些本身就有一些 基础疾病的患者 ,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会高于健康人群 [8]




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 ,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而且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1]


据估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 156万人 [9]


此外,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慢性病患者 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41% [10-11]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 [11-12]


在这里特别提醒: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慢性疾病患者 ,一旦得了带状疱疹, 感受到的痛感会比没有得这些疾病的人更强 [13]


也就是说,慢性疾病患者既容易得带状疱疹,而一旦得了,又要经历更剧烈的疼痛——真的是一种“双重打击”!




一旦确诊带状疱疹,临床医生会及时给予 抗病毒治疗 ,以缩短病程,降低严重程度。研究表明,在 皮疹出现后的3天内 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最好 [1]


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迅速控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医生也可能会开一些止痛药用于 缓解疼痛 ,使用湿敷药物或乳剂用于 缓解瘙痒


不过,要说远离疼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得带状疱疹!


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控制好血压、血糖、体重, 提高免疫功能,以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1]


同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式 [2]


愿每个人都不会经历带状疱疹带来的疼痛!




"带疱健康守护" 是一个致力于聚焦带状疱疹的健康科普和疾病教育的公众号。


我们专注提供 科学、权威、全面的带状疱疹知识。


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及早识别、科学预防带状疱疹。为大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