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atingdog
瑞霆狗(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公众号,公布每日“YY信评定价报告”,信用研究、统计数据公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ratingdog

YY | 降息虽迟但到,意在何为?

ratingdog  · 公众号  ·  · 2024-02-23 07:17

正文



事件回顾:

2月18日,央行开展1,05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0%和2.50%,均与上次持平。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月LPR报价,一年期LPR为3.45%,与上次持平;五年期以上LPR为3.95%,上次为4.20%。


核心观点:

MLF 微量续作兼顾“稳增长”与“宽货币”,利率持平主因是“稳汇率”。高实际利率、利差“平坦化”等因素驱动LPR下行,“稳增长、促化债、保楼市”是核心诉求,单边降息与资金“防空转”、房贷市场利率下调等有关。我们预计短期内1年期LPR单边调降的概率较大,下月MLF将维持增量平价,在二季度调降利率的概率较大。



1 MLF量增价平,降息再落空

MLF 已连续15个月增量续作 。2月净投放缩量明显,投放5,000亿元、收回4,990亿元。微量续作 兼顾“稳增长”与“宽货币” ,一是降准50BP释放超万亿长期资金,节后资金面相对宽松;二是1月末MLF余额已高达72,910亿元,未来面临较大的集中偿还压力;三是信贷“开门红”消耗了部分流动性,未来政府债发行提速、“三大工程”等方面均需要中长期资金支持。


降息预期未见落地,“稳汇率”是首要因素 。此前市场降息呼声极高,该因素也被充分交易和定价。但随着1月结构性降息未达预期、2月降息再度落空,市场也短暂陷入迷茫。为何MLF利率“按兵不动”?一是“稳汇率”,1月美国非农通胀数据高于预期、FOMC会议表态偏鹰,3月美联储降息概率显著降低,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仍构成压力,因而货币政策需“兼顾内外均衡”。经验也同样表明, MLF 调降一般发生在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点或非压力位,多数情况也伴随着中美利差缩窄 。二是基本面没有进一步恶化迹象,春节错位影响下的经济和信贷数据尚可;三是货币政策的适时稳健、留有余地,1月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2月降准落地等动作密集、成效初显,MLF下调看似条件尚不成熟。



2 LPR单边调降,降幅超预期

LPR “非对称降息”不罕见,但单边大幅下调5年期LPR耐人寻味 。我们统计了2019年8月以来累计发生降息12次,其中包括7次非对称降息、5次对称降息;此前LPR最大降幅仅为20BP,5年期LPR最大降幅为15BP,因而 此次25BP降幅属历史之最 ;同时,此前仅2022年5月经历了5年期LPR的单边调降(-15BP),目的在于促进中长期融资需求、提振楼市。此外, MLF 与LPR的联动调降也并非绝对 ,只是近3次均是同时调整,使得市场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

下调LPR事件并非空穴来风,市场早有预期。 1月24日央行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们将把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由2%下调到1.75%,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同时,2月18日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发文提及,“历史上有过MLF利率不变但LPR下降的先例,LPR报价行会根据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和风险溢价等因素下调报价”。我们也在1月金融数据点评中强调,“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需宽松政策呵护,预计节后降息窗口将打开,为返工复产、春耕备耕、稳定资本市场等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虽降息信号已提前被市场捕捉,但市场普遍预期降息幅度大致在15-20BP, 下调25BP略超预期

节前不动、节后降息,为银行留足“喘息”时间 。“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的引导下,23年末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历史新低(3.83%),相较三季度末大幅下调31BP,银行继续“让利实体”,但自身面临较大息差压力。2023年12月主要商业银行普调定期存款利率,1年期定存利率降10BP、2年期降20BP、3年期和5年期降25BP,随后 各银行纷纷宣布下调各期限定存利率 ,在一定程度上为降息腾出操作空间;其次,1月结构性降息、2月降准、OMO和MLF的持续增量续作,满足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的同时, 充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最后,考虑到1月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LPR+加点)集中重定价, 1 月调降长端利率对存量房贷利率影响较大 ,同时 仍有部分银行还未调整存款利率 ,因而2月节后降息为银行留足准备时间。


3 高实际利率抑制内在需求,利差“平坦化”驱动LPR下行

1月经济景气度不高,表明内在需求仍然不足,实际利率偏高可能是原因之一。“实际利率应运行在约等于潜在经济增速的黄金规则水平上”,我们测算目前实际利率水平超过6%,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经济增速预期。因此, 在通胀持续低位徘徊的背景下,主动引导名义利率下行是回归“黄金规则”的有效手段 。那么为何仅单边下调5年期LPR呢?一方面,维持短端利率平稳有利于 防止资金“空转” ,即借短期低息资金套取中长期高息收益。另一方面,随着各地逐步放宽房贷利率下限,近年来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逐步下行至5年期LPR下方 ,因此下调长端利率有其合理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