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佳音
聚合主内资源,传扬纯正福音,促进基督文化、世界观及生活方式的更新。提供精彩属灵文章、在线圣经、灵修、讲道、课程,以及专人辅导热线等,是您灵命成长、传播福音的得力助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佳音

警惕,不要成为取悦型领导

今日佳音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8-03-30 12:11

正文

当今社会普遍认为一个讨大众喜悦的领袖是一个成功的好领袖。但事实上,这样的领袖潜藏着很大的危机,那就是偏离使命,将自己与众人陷入危险。


亨利·布比克在《不再一样的领导力》一书中提到了 当今领导者所面临的两大挑战: 其一,人们对领袖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非营利性机构,人们总是期望领导者神通广大,能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只要能解决他们问题的领导者,他们就愿意拥护,反之,如果领导者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就会反对; 其二,在网络科技发达的今天,领导者需要更快的决策速度。 过去,领导者做一项决策可以有许多思考的时间,可能还要在会议上多方探讨。如今,大家的沟通都已经转移到像微信这样的即沟通软件上,如果不快速响应提问者的问题,就会让对方感觉到受到冷落和伤害。


这些压力会迫使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发生转变。如果再加上“以人为本”、“人本中心”等管理理论的影响,会让领导者们忽略企业使命和战略方向,让整个组织渐渐成为满足人们各种需要为第一目标的机构,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取悦型的领导者。



满足下属的合理需要,成为服侍人的领导者,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有洞见的领导者都清楚,下属们的需要并非都需要满足,他们因为缺乏判断力和远见,会受到各种影响,产生各样想法。事实上,他们的许多想法、需要对自己并无益处,甚至有着极大的危害。这正是他们需要领导者的原因。


《圣经·出埃及记》二十三章清楚地表明神的诫命“ 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 ” 这节经文提醒我们:在一个集体当中,走错路、行错事的,很可能不是少数人,而是多数人。领导者如果倾听、顺从了多数人的声音,可能就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领导者取悦众人会怎么样呢?摩西的哥哥亚伦就是一个典型的“取悦型”领袖。当摩西上山领受十诫时,他带摩西行使了领袖的职权。这期间,以色列百姓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他们起来反抗,要求亚伦为他们制造一个偶像,让这个偶像代替摩西,成为他们的神。亚伦知道敬拜偶像是上帝所憎恶的,但他为了取悦百姓,让大家安稳下来,他答应了百姓的要求,为他们铸造了一个金牛犊。百姓的心意虽然得到了满足,但这种行为却违背了上帝的诫命, 亚伦取悦百姓的结果,不仅没有给百姓和自己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危机,金牛犊事件导致许多人失去了性命。



与亚伦相反,至始至终摩西看起来都不是一位“顺应民意”的领袖。当摩西蒙上帝所召,来到埃及拯救以色列百姓时,这些百姓并不买账,他们甚至怀疑摩西的身份和动机,但摩西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使命;当摩西带领百姓离开埃及后,他们又开始因为旷野的道路难走、百姓缺衣少而抱怨摩西,摩西没有听从他们而打道回府;当百姓崇拜金牛犊时,摩西毅然不怕触犯众怒,将金牛犊打碎,并严厉斥责他们。其实,摩西并非不怜悯、体恤他的同胞。年轻时,他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一位被鞭打的同胞,正因为如此,他被迫离开王宫,流浪旷野四十年。摩西知道百姓的目光是短浅的,他们中许多人心蒙脂油,不分善恶,但摩西知道作为神呼召的领袖,仍然要服侍他们,带领他们认识神,遵守神的诫命,这才是对百姓最有益处的事。


所以,从摩西身上可以看到,不取悦下属,绝不是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反而是真正关心他们的灵魂和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真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从只关注短期利益、眼前得失的狭隘的人生境界中得以突破、成长,从而更关注长远利益和永恒的价值。 跟随取悦型领导者,不会得到成长和发展,这样的领袖只会将团队带领到更低的层次。领导者只有助人觉醒,助人进入到更高的人生格局,才不枉拥有领袖的职分。



不可随众行恶;

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

作见证屈枉正直。

出埃及记 23:1-2

来源:以琳领导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