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网国际智库
凤凰传媒集团集中资源打造的国际化研究机构,主方向为国际局势研判和企业国际化服务。国际问题方面:拥有先行军、战略家、与世界对话等文字栏目及大国小鲜视频栏目;企业国际化方面:拥有凤凰全球日报、凤凰全球内参、凤凰指数等资讯产品和月度沙龙凤凰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7 小时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搞钱教程 ·  2 天前  
1688运营研究社  ·  2025丨最新盘点1688各项业务资费标准, ... ·  2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喂饭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网国际智库

二十年前,俄罗斯是如何“打脸”北约的?

凤凰网国际智库  · 公众号  ·  · 2019-07-28 16:27

正文

凤凰国际智库

国际视野·政商内参

点击右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导语:

Нас ждет огонь смертельный,

И все ж бессилен он.

Сомненья прочь, уходит в ночь отдельный,

Десятый наш десантный батальон.

— Нам нужна одна победа


前方炮声隆隆

但它虚弱无力

我们不再犹豫,孤身匿于黑夜

我们是所向无敌的第10伞兵营

—苏俄空降兵军歌《我们一心只盼着胜利》





说到苏/俄空降兵部队,首先映入人们脑海中的往往会是 “蓝色贝雷帽” 和已成为一代潮服的 “海魂衫” 。自1930年正式成立以来,这支苏/俄最精锐的突击力量一直以坚韧进取、训练有素、战功彪炳而著称。


早期能参加伞兵的估计都是狼人

(图片来自wikipedia@Кадр кинохроники)


冷战时期, 空降兵作为苏军王牌部队,执行的任务最艰巨、却也最出彩。 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行动中,空降兵作为“急先锋”率先发动闪电突袭,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控制了相关战略要道,令全世界特别是北约国家为之震惊。


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就是伞兵部队先拿下首都喀布尔


“穿上海魂上飞机,今夜直降洛杉矶” 在冷战时并非玩笑,而是可能发生的场景


苏联解体后, 原苏军7个空降师中,俄军继承了5个 ,“今夜直降洛杉矶”的一幕似乎将永远不会出现,北约国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虽然苏联解体了,不过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空降部队扔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图片来自wikipedia@Igor Rudenko )


然而,他们未曾想到的是,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俄罗斯, 依然有着一群“海魂衫”们在坚强地维护着俄武装力量最后的荣耀 ,并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之时,给了低估对手的北约一记响亮的耳光。


斯拉夫民族的一口恶气


整整二十年前的 1999年6月,北约空军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终于结束。 在遭受了近8000人伤亡、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后,南联盟终于屈服了。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图片来自wikipedia)


6月3日,南联盟议会在召开紧急磋商后宣布,接受由欧盟科索沃问题调解人、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提出的“和平协议”,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对此也表示接受,并 被迫与北约签署了从科索沃撤军的协议 ,同意北约多国部队进入科索沃进行“战后维和”。


之前已经把南联盟的加盟共和国丢得差不多了

这次连科索沃也要放弃,心里非常难受

(图片来自[email protected]. Air Force)


然而,关于 最重要的科索沃维和区划片问题, 作为和平协议的主导双方,俄罗斯与北约一直没有达成一致。俄方坚持要建立自己主导的维和区及相应指挥机构,而北约则企图独享战后利益的蛋糕,不同意俄另起炉灶,坚持只保留北约主导的五个维和区。


苏联解体及之后

东欧很多地区都发生重大政治疆界变化

但唯有南斯拉夫将战争和冲突一直延续到世纪末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更令俄国人恼怒的是,北约在撤军协议签订后曾明确表示,6月12日晚间前不会把其部队开进科索沃。但其实他们早已动身,在距科索沃不远的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预置了一支7000人的英军空降兵部队,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在曾经的南斯拉夫范围内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纷纷独立

作为邻国的阿尔巴尼亚当然希望继续削弱塞尔维亚

也乐见科索沃和黑山都独立出来


俄罗斯在同为斯拉夫民族国家的南联盟被攻击时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已经丢了面子。北约在巴尔干半岛横插一脚,又让俄罗斯失去了地区利益的里子。这引起了俄强力部门,特别是军方的不满,时任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大将甚至联名20位将军主动请缨,并送上了一份作战计划。


在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六国中

俄国是唯一的非北约成员


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赶在北约部队进驻之前抢占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斯拉蒂纳军用机场,在科索沃相关问题的斡旋上赢得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份计划存在很大的冒险性。当时北约在科索沃周边已集结了相当多的兵力。联军主力驻扎在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等国,而刚才提到的7000英国空降兵也随时准备进驻斯拉蒂纳机场。


位于科索沃的美军士兵

(图片来自wikipedia)


能不能抢先,尤其是能不能掩人耳目地抢先,是个大问题。


此时,俄国防部常驻北约代表扎瓦尔津中将提出,可利用驻扎在波黑东部图兹拉市乌格列维奇镇的俄第1独立空降突击旅来遂行抢占机场的任务。该部驻地距斯拉蒂纳机场约500公里,彼时正承担着1992-1995年波黑战争后的地区维和任务,其多数官兵来自于参加过车臣战争的近卫第76空降师,非常精锐。


乌格列维奇-贝尔格莱德-普里什蒂纳

(当时黑山还没脱离南斯拉夫)


这份行动构想获得了时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普京、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对外政策局局长普里霍季科等人的坚定支持。他们说服叶利钦下定决心,要对北约“挥一下拳头”。6月4日晚,叶利钦正式同意俄军总参谋部的作战方案,却暂未确定具体行动时间。


半年后,普京在格罗兹尼(车臣首府)

(图片来自wikipedia@Presidential Press and Information Office)


此时,作为北约先锋力量的英军空降兵部队大概还不知道,他们的俄罗斯朋友正准备用一场实际行动来送给北约联军一记“响亮的耳光”。


飞向巴尔干半岛的“盾”


说干就干。叶利钦作出出兵决定的第二天晚上,俄军总参谋部就通过通信卫星向第1独立空降突击旅发出了名为“稠李”的行动密电,其具体内容如下:


驻波黑第1独立空降突击旅,请做好紧急准备,向斯拉蒂纳机场进发。


为了这次行动,突击旅优中选优,挑选了200名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士兵组成了一支加强连,配发50台轮式车辆并预备了五天的给养,由提出行动构想的扎瓦尔津中将亲自带队执行此次任务。

5天后的6月l0日,俄情报部门突然侦息,一支由12人组成的英国皇家特别空勤队(SAS)先遣突击队,将于11日晚搭乘一架C-130运输机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机场起飞,直飞斯拉蒂纳机场。为了抢在英国人之前抵达,在获得总统和国防部长首肯后,扎瓦尔津中将于11日晚11:30出发,向波黑-南联盟边界快速进发。


英国皇家空军的C-130K

(图片来自wikipedia)


一个小时后,部队到达了波黑-南联盟边境。尽管此地布设有几处美军的“维和哨”,但俄军毫不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北约部队的眼皮底下一路横冲直撞,很快就通过了边境,让身后的美军士兵目瞪口呆。


在南联盟一侧,塞尔维亚族边防警察更是帮了大忙,他们主动为俄军开道,帮助后者在第二天早上4:30抵达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并穿过城区南下进入科索沃。


又过了两个半小时,俄军到达了普里什蒂纳,开始向斯拉蒂纳机场推进。机场还未撤出的塞族警察看见刷着“KFOR”(Kosovo Force的缩写,可译为“科索沃维护部队”)字样的“同胞”军队,兴奋地打开了机场的大门。



就这样,经过一夜500公里急行军后,俄军的BTR-80轮式装甲运输车,终于驶上了斯拉蒂纳机场的跑道,抢先一步占领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斯拉蒂纳军用机场,比预期还提前了半个小时。


BTR-80轮式装甲运输车在

2011年莫斯科胜利日游行

(图片来自wikipedia)


此时北约的将领们还在悠闲惬意地享受早餐。


英军7000人空降兵部队的总指挥杰克逊中将很快接到了北约驻巴尔干地区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出兵的命令。其初步设想是,从陆、空两路立体包围机场,通过封锁跑道阻止更多俄空降兵的到达,从而逼迫俄军让步。


但不允许开火,因为北约的底线很清楚,绝对不可以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英军很快到达机场,却被俄军挡在了机场入口,双方展开了紧张的对峙。英军要求俄军撤兵,却得到了俄军连长这样的回答:


“要我退出阵地可以,但是你先得问我的士兵同不同意, 他们可是来自战胜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伟大的俄罗斯军队!


仅能维持五天的给养一天一天变少,俄军这支仅有200人的小队却仍岿然不动。杰克逊中将甚至一度威胁要向自己的部队下达开火的命令,但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


占领机场后,俄军空降兵士兵在BTR-80

轮式装甲车面前的合影留念


俄军的行动不仅令北约及国际社会震惊,甚至一度让俄国内相关部门“懵圈”。时任俄总理斯捷帕申、外长伊万诺夫等高官都被蒙在了鼓里,伊万诺夫甚至对CNN表示,俄军的行动是一次“不幸的错误”。


在既定事实面前,北约被迫与莫斯科展开了谈判,双方各让一步:俄允许英军进入机场,与俄军一道对斯拉蒂纳机场实施分区域托管,而北约则同意俄向科索沃增派3600名维护军人,谈判的妥协在钢丝上完成了。


“以行动换取尊严”


尽管俄空降兵部队的行动没有实质上改变科索沃战争的结束进程,却无疑成功发泄了俄罗斯长期积压于心的怒火及对科索沃问题的态度,并将本国军队依然强悍的战斗力重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对俄空降兵部队来说,这次行动不仅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战略利益,更使部队本身从中受益。20世纪末,由于军费锐减,俄军高层中关于空降兵并入陆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空降兵的编制和员额被大幅裁减。


“科索沃行动”后,除了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再也没人敢提出“削弱空降兵”的举措和建议了,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甚至在行动后就立刻签署了一道命令,宣布为空降兵部队增加5600人的编制。


这一仗,让俄罗斯的“海魂衫”们打出了“国际名声”、“世界风头”,让北约重拾对“休克疗法”后俄军的敬畏与尊重。美国战争学院俄军问题专家桑顿就表示:“俄军空降兵在科索沃差一点与英国空降兵一决雌雄,这可能不是美国或北约的先头部队最后一次面对俄空降兵部队,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