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月17日18:00,《前任3》的票房已经达到了17亿,半个小时后,再一刷新,就已经17.88亿了。
对于《前任3》来说,这个成绩可以说是令所有人吃惊的。
要知道《前任》系列的前两部的票房连3亿都没过,既没票房也没口碑,在豆瓣的评分也只有也分别只有6.1分和5.0分。
而今年《前任3》却大爆特爆了。虽然豆瓣评分依然只有5.9分,但在路演、排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票房却居高不下。
可以说,它打了无数唱衰它的人的脸,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全方位、多平台的热议。
为什么《前任3》能够异常火爆?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用户做了什么。
第一,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全方位借势营销。
如果我问你,你觉得《前任3》的目标用户是谁,你一定会说年轻女性,再具体一点的内容怕是说不上来了。
《前任3》的目标用户画像可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苍白、单调,他们的目标用户精准地定位在都市女白领以及大学生和中学生。
根据猫眼和淘票票等购票平台给出的数据表明,《前任3》的观影主力军是女性,占到了68%的占比,在年龄分布上,20-24岁的比例最高,占到了半数左右。
另外,大部分购票观看《前任3》的用户来自于二三四线城市,其中二线城市占了近40%的比重,而一线城市仅占12.1%。
并且,《前任3》超过六成的用户都是本科以下学历,热衷有笑点和刺激的动作、爱情、喜剧片。
《前任3》中知名度较高的演员就是两大男主演韩庚和郑恺了,任用这两位偶像男星来主演爱情题材影片,无疑就是想把目标用户定位在年轻女性群体。
数据显示,《前任3》的目标用户数占到了实际观影用户的76.7%,并且《前任3》的剧情也是主打贱萌的笑点和两性话题,正是目标用户所感兴趣的主题。
其次,《前任3》对于二三线市场的重视足以证明他们对目标用户画像的精确定位。
从12月份开始,《前任3》的导演田羽生就开始带着几位主演在全国路演,并且大半火力集中在了成都、杭州、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
第二,聚焦用户痛点,引起情感共鸣。
近两年,有关前任的话题,就像是月经式热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一上热搜榜,引起大家的激励探讨,而前任这个词,本身就能带动很多人的情感记忆。
根据凤凰网的采访显示,进影院观影的用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希望能够从电影中寻找共鸣,或者是对待前任的方法,这样的用户多数达到了自己观影预期,因此给的分数也多在7-10分左右,并且观影后会自传播,向其他人安利。
在《前任3》的营销中,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都是主要营销阵地,打开这些短视频APP,就能看到各种跟《前任3》相关的主题视频。
首先,这些平台的用户与《前任3》的目标用户群体较为一致,其次,用这种最接地气的路线来进行营销,也是戳中这群用户内心的孤独点和敏感点的最佳方式。
正是因为把握住了“与往事干杯”或者“对往事念念不忘”的“前任情怀”,《前任3》靠着刺探用户的情感,通过接地气的营销将情怀转化成了13个亿的真金白银。
第三,与用户深度互动,并带动传播。
在电影上映前,《前任3》的官博曾经发起了一个互动话题,叫“给前任捎句话”,同时与微博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博主微博搞笑排行榜合作与网友互动,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共鸣和参与,并获得了338.6万的阅读和众多的讨论,微博搞笑排行榜发的两条与《前任3》有关的微博也获得了八万多条的评论,近两万条转发。
这一点跟2011年的爆款电影《失恋33天》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时《失恋33天》能够以3.2亿的票房杀入年度票房前十,与他们在微博等媒体平台深挖用户素材,带动用户的“失恋“效益的持续发酵有直接联系。
总而言之,《前任3》能够大获成功,就是用心进行用户运营的结果,不仅要精准定位目标用户,还要洞察用户的情感诉求,更要让用户能够动起来,靠近你,离不开你。
这也跟王子璐老师在
《如何用互联网做好运营》
课程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王子璐老师为大家讲解了:
· 如何了解用户需求?
· 如何挖出用户痛点?
· 如何了解精准用户?
· 如何踩到用户的点,让用户动起来?
· 如何弄清楚哪些目标用户才会成为你的客户,购买你的产品?
· 如何提高用户转化率?
· 如何降低获客成本?
流量红利已经过去了,现在正是学习用户运营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用户的重要性,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从现在开始吸引他们,留住他们。
点击“
阅读原文
”也可了解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