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鱼羊密史」关注,每晚九点半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土匪”,这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绝对不是一个稀罕、少有的词儿。自1840年之后,清朝统治权利越来越微弱,原本昌盛繁华的国家渐渐陷入危机之中,国民生活也在紧张的局势之中渐渐变得困难起来,“匪”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代格局下渐渐蔓延开来。
若是真认真细数这些近代历史上的“土匪”,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杜立三,活跃在东北地区。不过,与其称呼他为“匪”,倒不如称呼他为绿林好汉更加恰当。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个“绿林好汉”的身份还是从他父亲手里传承下来的。
杜立三的父亲本来是东北一带著名的绿林好汉。可惜,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最后杜立三的父亲却被自己的一个同族弟兄出卖了。杜立三父亲在清政府的迫害中离世,只留下杜立三和他母亲两人孤儿寡母,这一年杜立三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
比这更加不幸的是,他的这位同族叔伯竟然还不肯放过这孤儿寡母,还妄想着将杜立三守寡的母亲卖出去换一笔钱花花。这件事情被杜立三知道以后,他带着几个弟兄去了这个叔伯的家中,将他父子二人当即杀死。
这件事情之后,杜立三就在东北一带闯出了名声,同时也成为了清政府的通缉犯,但是在民间,他的呼声倒是出乎意料的高。杜立三更出名的是他接收同伙时的做法。凡意欲入伙者,都要经过杜立三的开枪试胆。
被试者头顶鸡蛋一个,杜立三站在几十米开外,开枪射蛋,站得稳、不胆怯、不怕死者一律录用。射中鸡蛋十之有九,但不乏少数被命运作弄了的倒霉蛋儿。不过,这样的枪法在绿林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对于列强唯唯诺诺,反倒是以杜立三为代表的绿林好汉在对抗列强这一方面起到了不少作用。杜立三除了是东北一带人人皆知的“巨匪”,他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外号叫做“包打洋人”。当然,这个外号可不是随便叫叫的。
19世纪最后那几年,对于东北地区虎视眈眈的除了日本便是俄国了。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本来妄图以合约手段迫使清政府将地大物博的东北割让,但是,无奈俄国等三国的干涉,最终迫使日本的阴谋没有得逞。俄国是好心吗?显然不是。俄国的目的只是希望迫使日本放弃为自己夺取东北铺路而已,日本被迫放弃之后,俄国便乘机向清政府索取了东北的铁路权。
可惜,俄国这种希望从控制铁路到控制东北的目的实现的并不完美,因为俄国所强占的这段铁路很不幸的路过了杜立三的老窝。面对俄国人这种赤裸裸的在家门口抢地盘的行为,杜立三很是不满,主动火拼更是少不了的事情了。在这方面俄国人也不甘示弱,不过他们虽然不满却无法解决杜立三这个大麻烦,甚至几次围剿都落了个落荒而逃、死伤无数的下场。
面对这种打不死、伤不了的地头蛇,俄国只能选择暂时放弃进攻的想法,选择后退、休养生息。 “再不老实,出门碰上杜立三!” 一时间,杜立三这个名字就成为了俄国训练新士兵时的恐吓之词。
杜立三攻打沙俄军队,日本帝国却得渔翁之利。日本人千方百计寻找游弋不定的杜立三,以供给杜立三枪械。后来,日俄战争中,杜立三曾配合日军,攻打沙俄军队,骚扰沙俄的后方补给线,为日本的最后胜利出力。
李明申老人在他的撰文中指出:杜立三包打洋人的名,一半出于私利,一半出于日本人指使,或许有一丁点的民族气节,只是迎合当时民众的愿望,才最终使这个绿林人物扬名于世。若是杜立三能够再多活个几十年的话,也许东北也就不会这么快被日本占领了吧。
可惜,这样一个人物却活不过27岁。而他的死却与东另一个大人物——张作霖脱不开关系。世人皆知,张作霖是鼎鼎大名的东北王,却鲜有人知道杜立三是他成为东北王的最大绊脚石。
20世纪前后,张作霖接受清政府的招安,而杜立三呢,还只是一个被通缉的土匪。狡猾的杜立三一直活跃在东北,却没有人能够抓住他。刚刚受到招安的张作霖为了能够在清政府统治者面前大显身手,毅然接下了这则抓获杜立三的诏令。当然,狡猾如杜立三能够多年来在东北畅通无阻绝对不会简简单单就被张作霖捉住。张作霖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鸿门宴。
张作霖先找了杜立三的叔父,希望他作为说客让杜立三赴宴。原本张作霖和杜立三还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可惜此一时彼一时,杜立三考虑再三认为风险太大就不愿意赴宴。
但是张作霖马上安排了一个假的钦差大臣拿着一份假的招降书去找杜立三,告诉他朝廷要封他做大官,而且这官儿可比张作霖现在的大的多了。也许是架不住这般的说辞,又或许是厌倦了当土匪的日子,杜立三居然同意了,可是他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在赴宴这一路上,他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身边更是带了二三十个人贴身保护。
而张作霖却只带了两个贴身警卫,这让杜立三不禁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酒过三巡之后,杜立三放松了警惕,便让跟来的弟兄下去开怀畅饮。可这个时候的杜立三哪里会想到等他喝得醉醺醺的从饭桌上出来之后便被张作霖早就安排好的人按在地上,手起刀落,一代巨匪就这样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