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燕(Barn Swallow, Hirundo rustica),我们俗称的“小燕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广布于世界各地的物种,家燕出现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块大陆上。每年春季,经过漫长的迁徙跋涉,家燕从南方的越冬地回到了牠们熟悉的北方繁殖地。配对,筑巢,产卵,抚育后代,又开始了一年的生息。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被人们所熟知,而自然选择被认为是驱动物种分化的重要作用之一。与之类似,在当代生物学研究中,性选择也被认为能够起到驱动并保持物种分化的作用。关于性选择的定义不一而同,简单来说,就是动物中的“高富帅”之争——在同性竞争之中取得优势,或是更能够受到雌性的青睐,能够使得雄性个体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从而在性选择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那么在雌性家燕的眼中,究竟什么样的雄性才是值得倾心的呢?或许上世纪末的一系列针对欧洲家燕尾羽长度的研究能够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Anders Pape Møller教授(现任职于巴黎第十一大学)在《Nature》《Evolution》等杂志上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证明了尾羽长度是欧洲家燕(H. r. rustica)性选择的性征。优雅的燕尾服是舞会上绅士身份的象征,而在家燕自己身上同样如此——拥有更长尾羽的雄性,更加能够受到异性的青睐,更加早地开始自己的繁殖并且能够繁殖更多的后代个体。
不过,关于家燕和性选择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家燕有着广布的分布范围,而其不同亚种间在形态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欧洲家燕有着硕长的尾羽,而北美洲家燕(H. r. erythrogaster)则有着较深的腹部羽色。同样有研究证明,羽色代替了尾羽,成为了北美家燕的性选择性征。而在其他种群如家燕中东亚种(H. r. transitiva)中,家燕则可能将两种性征相结合作为在配偶选择的依据。那么中国的家燕是否也有着类似的行为规律,它们的性选择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呢?这一问题,或许正需要你来帮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