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论坛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论坛

股市下跌,财富会减少么 #F2290

水库论坛  · 公众号  ·  · 2019-04-24 09:10

正文

股市下跌,财富会减少么 #F2290

一)考题

今天心血来潮,给大家出一道“经济学”考题。

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揭晓答案:

正确答案是:增加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里面的逻辑,整理实在不容易。

因此外行看经济学,常常说我们是“诡辩大师”。

二)配置

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概念。在真正的经济学,而不是诸位目前学的“野鸡”经济学中:

价格,是毫无财富意义的。

价格是什么,价格并不代表财富。

价格的本质,是一个“交换的比价。

鲁滨逊一个人漂流在荒岛,则价格对他毫无意义。


只有鲁滨逊遇见了星期五,用自己做的木材,交换星期五的香蕉,这时候“价格”才有意义。


价格就是木棍:香蕉的比值。


很多人守着手里的股票,或者有价证券,或者房子艺术品其他金融资产。

每天神经紧张盯着K线图。

  • 价格上涨,则欣喜若狂。

  • 价格下跌,则垂头丧气。

这样的心态,对于“微观”经济学,个人理财,是有价值的。

对于“宏观”经济学,却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你抛了股票,拿了1000元。兴高采烈去按摩。

好了,那你就是以“一股五粮液”,交换技师三小时的劳动。

假如五粮液股票涨了,现在可以换四个小时了。

你欢欣鼓舞,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可是从技师的角度,也可以说人民劳动贬值了。

原本她工作三小时,可以换你一小股股票。现在要工作四小时,才能换一股。

技师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买卖”是双向的。有买就有卖。

当“价格”升高,对于卖家,当然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但对于买家,实在不是个好消息。

不用偏袒任何一方,不要调控价格。

类似的原理,我们在《 正本清源话通缩 》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那么,在经济学的世界,怎样的操作,才能算“好”“富”“发展”呢。

圣人不仁,达则兼济天下。

在经济学眼中,技师和基金经理一样重要。人品一样高贵。

在真正的经济学眼中,“价格”并不是越高越好。当然也不是越低越好。

而是“刚刚好”。

一瓶茅台,可以换技师几个小时的劳动?

既不是100小时,也不是0.1小时,而是某一个中间数字。例如2 ~ 3小时。

三)掠夺

那么,什么才是“公允,公正,合理”的价格呢?谁决定。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dT>0

公平,自由地交易。

每一人既可以在市场上卖,也可以在市场上买。

“供求平衡”那一个位置 ,就是最合理的价格。

如果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笔交易,都可以做到双方自愿。一切“交易”最大化。dT=0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这个时候,全社会的财富也最大化。国力最强。

通常我们把这个点,称为“帕累托最优”。

在某些情况下, 若有暴力介入 ,暴力介入后,交易就无法达到“双方满意”。

这时候,就不能达到最优。社会生产力会遭到损失。

举个例子,假设股票明显泡沫,股价明显偏高。

金融赚钱容易,就是“资本运作”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玩钱的收益太高,劳动储蓄被贬得一文不值。

而如果证府采取“托市”,买入股票的方法。

实质上是从每一个人手中,抢夺了一部分养老金。来喂养股市大鳄。

如果政府采取“限售”,规定某一部分人才拥有抛售资格,抛售数量的话。

则意味着这部分“特权人士”,在抢劫其他被限制住的人群。

长此以往,也打击劳动积极性。

四)财富

好了,经过了许多铺垫,回到我们“股市下跌,财富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

答案:毫无疑问是多了。

因为价格是无财富意义的。一个人的售价,就是一个人的买价。

一个人的涨价快乐,就是另一个人的涨价痛苦。

因此股价无意义。

在“宏观经济学”的层面, 真正有意义的是“配置”。

我们全社会的资源,是否以最合理的比例分配着,配置是否能产生最大产出。

从“配置”的角度,今天无疑比昨天更富了。

市场的信息,不断在积累。每一个大脑,都在拼命地思索。

虽然我们不知道“帕累托最优”,最合理的股价应该是多少。

但今天的股价,一定比昨天更合理。

有时候,当金融市场大幅度下跌时,证府往往喜欢介入。

报纸媒体,也常常把“牛市”当作是政绩,熊市当作是败绩。

市井小民,更是三根阳线改变信仰,一看见涨就欣喜。

其实“暴力”的介入,只会降低整体社会的富裕程度。打乱配置。

  • 股价下跌,全社会财富是增加的。

  • 不让下跌,全社会财富才是减少的。

五)凯恩斯的谬误

凯恩斯主义,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凯恩斯是用“人民币元”计价的。

如果你大学里学的是凯恩斯,生活中学的是凯恩斯。则你可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股价下跌,财富一定减少了”。

显然,所有的“基金净值”都是用RMB¥计价的。

所有的股票,债券,基金,投资回报都是用RMB¥计价的。

当价格下跌时,“身家”注定缩水。

凯恩斯的谬误在于,他偷换了一个概念。

此时的一元,已经不是昨天的一元。

钱的购买力下降了


当“暴力”介入时,你很容易修改资产价格。使得账面上,名义财富增加。

但是“暴力”之后,全社会生产减少,物资减少。

每一元货币对应的购买力,低于自由交易。

只不过这个效应很难观察。

所以凯恩斯才可以偷鸡摸狗。

打个比方,“救市”干预之后,股市总市值从45万亿,涨到50万亿,

全社会金融财富,从300万亿,涨到305万亿。

但这个时候,“一元”只有0.9购买力。

所以你的实际财富,只有305*90%=274.5万亿。

凯恩斯总是号称自己拉动了多少就业,创造了多少GDP,推高了多少金融资产价格。

但凯恩斯没有说的是,使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会导致国尽民穷。最终超市货架空空如也,买不到东西。

账面上的“资产”,又有什么意义呢。

六)1930大萧条

突然想到写这个话题,因为上周我在上海场财富智享会。席上有一位观众,提出了一个关于美国“1930年代大萧条”的话题。

西港项目,请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