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读城事
和城市有关的数据运用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数读城事

文本+图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后公开

数读城事  · 公众号  ·  · 2025-02-20 23: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言:

2024年 09 月29日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的批复发布,明确 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发挥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2025年02月17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发布,这也是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后全文公开。

我们一起来看看。

下文有省略,全文可查看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网。



1

Part.1

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

深圳市是 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


2

Part.2

三条控制线

全市划定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59平方千米(3.24万亩)。将高标准农田和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优先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全市确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22.67平方千米(3.40万亩),其中深圳市域划定3万亩,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坪山、光明、龙华、大鹏等区域,河源市为深圳市易地代保0.4万亩。
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72.0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477.74平方千米,约占陆域面积的24%,主要分布在田头山-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梧桐山-三洲田片区、塘朗山郊野公园、梅林山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等地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394.28平方千米,约占海域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区。
全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130.74平方千米,约占陆域面积的58%。

3

Part.3

生态保护格局

构建“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 “四带”是指承担区域生态系统连续性功能的生态保育带和滨海生态景观带,“八片”是指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源地,“多廊”是指对保持生态网络稳定性和连通性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廊道。


4

Part.4

城市开发格局

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以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为战略导向,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支撑,构建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 “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 。“一核”是指都市核心区,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深圳都市圈主中心的高端综合服务功能提供空间支撑,“多心”是指承担差异化服务职能的城市功能中心以及承担全市特定战略性职能的城市功能节点,“网络化”是指促进全市各功能中心和功能节点之间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空间联系网络。

5

Part.5

主体功能区落实与深化

在市域层面划分并传导至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海洋发展区5类一级规划分区。
按照主导功能,将城镇发展区划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科创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文化旅游区、战略预留区、公用设施集中区11类二级规划分区,对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进行结构性控制,各分区规划可对二级规划分区进行深化优化。

6

Part.6

城市规模和结构

基于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现实状况,综合考虑城市宜居水平等因素,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严格控制在1900万人以内,实际服务管理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00%,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50%以上。


7

Part.7

打造创新空间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市级新兴产业片区,优化形成定位清晰、链条完整、资源集聚的“1+7+N”全域创新空间格局,其中“1”是指综合性创新核心区,“7”是指7个创新集中承载区,“N”是指多个创新产业基地。引导创新空间协同发展,为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提供空间保障。

8

Part.8

绿色开敞空间

按照“公园-类公园”体系优化全域公园空间布局。 到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人,全市布局安排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开敞空间5分钟基本可达,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公园城市。
划定7条一级通风廊道和9条二级通风廊道,对城市风道内的建设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保证城市风道的畅通。

9

Part.9

国土空间特色魅力

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将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生态绿廊、公园绿地等进行系统连接和生态复育,提升生态功能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蓝绿空间交织共融、市民与自然野趣亲密相伴,实现生态价值和城市价值的融合发展。

10

Part.10

区域交通

以深茂铁路、广深第二高铁、穗莞深城际、深大城际接入深圳机场为契机,努力将深圳机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铁综合枢纽。到2035年,深圳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达到1亿人次以上,货邮年吞吐能力达到350万吨以上,机场国际航线数量达到120条以上。
在京九、京广铁路基础上,往北规划布局广深港、赣深、广深第二高铁三条高铁,往西规划布局深茂、深南两条高铁,往东规划布局厦深、深汕两条高铁,并研究加强深圳至粤东北快速联系能力,形成“东西贯通、南北终到、互联互通”的铁路布局体系。
规划布局穗莞深城际、深惠城际(含大鹏支线)、深莞增城际、深珠城际、港深西部铁路、深广中轴城际(原常平至龙华城际)、深大城际、中南虎城际、塘厦至龙岗城际等铁路,研究预留深汕城际、深圳至中山城际、深圳都市圈协同发展区及东部地区城际铁路通道,形成“南北放射、东西贯通”的多模式城际铁路网络,打造“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
南北方向持续强化广深双核的高速联系能力,东西方向加快推动以深圳为核心的沿海走廊带高速路网联通。高标准打通深圳都市圈快速路,有序引导深圳产业功能辐射。加强深莞惠三地干线性主干路网络对接与合作共建,推动边界地区一体化发展。
完善海上客运码头及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南山、宝安、盐田、大鹏等临海城区客运码头的规划布局,发展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及旅游资源地的直达航线。
其他图纸:


已共享在知识星球中,可扫码了解。


作者|数读菌

排版|数读菌

校阅|数读菌


想要查看已经公示的规划和批复文件,又不想要自己一个个下载整理的,可以了解下我的知识星球,当然,也不只是规划的收集整理,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数据库。





那今天就到这里结束啦,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的图片文字未经许可不要随便“引用”。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 转发分享 ,点个 在看 并且点个 ,给个 赞赏 ~~也欢迎 规范转载 ~

也希望大家和我多留言互动啊!(据说这样可以增加我的推送在你的订阅号里出现的概率)

历史文章推荐



需要你的 “分享” “在看”


END>

如需 全文转载 文章、 投稿 或者 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CSDN  ·  WSDM 2017精选论文解读
8 年前
糗事百科  ·  下午全宇宙最糗的10大糗事
7 年前
悦读文摘  ·  看错人,不是因为你瞎,而是…
7 年前
金乡大蒜辣椒国际交易市场  ·  2017年7月9日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大蒜行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