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
以为求职是一滩死水
伸手不见五指,海投没有回音
但直到我遇见了WST,事情有了转机...
大家好,我是Owen,很高兴今天能来跟大家分享我的上岸故事,我在香港读书,但说实话我的竞争力并不是Top级的,求职真的太卷太难了,如果你也对求职充满了迷茫,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求职有多卷?
越来越多CS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实习
,到了申请季时可能已经有一到两家大公司的实习,和一些初创公司的实习。如果准备不充足,根本没有机会被邀请到superday进行面试。
当时每天耳边充斥的声音就是“你求职进度如何了?”、“你拿到哪些公司面试了?”……
这时我发现每个人的求职进度都在稳步推进,但自己好像没有一个方向可以走,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投出去的简历没有回音,参加的面试没有后续。
我不知道大家对求职机构怎么看,这件事情确实是因人而异的,
但对我来说我的确很需要求职机构得帮助,单靠我自己真的很吃力
,我不懂得怎么去做求职,怎么去规划所有的事情,身边还有一堆卷王
(我真的栓Q
)
。
我也是在多方面考量后选择了WST,但在加入WST后我的故事有了转机,WST导师一一解决了我所有的confusion,带着我深入探索行业,找到我的目标求职方向,在后续的求职过程中也会定期复盘调整,结合我的情况给到feedback。所以我可以说,
如果没有WST的话,我没办法得到大摩的这个offer。
很感谢WST帮助我的每一位导师。
作为一个刚上岸八大行Tech岗的幸运儿,我也有一些经验想分享给大家。
(真·上岸人)
先说说我为什么走了投行Tech岗这条路:香港的科技公司实在是不太多,从各个方面来说,投行对在香港读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是Salary给的比较高,拿return offer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大。
不过你想进去的话也是要使点劲的,
八大行Tech岗headcount并不多
,高盛可能多点有10个,那像UBS只有1-2个。
如果你也想投递投行Tech岗,建议大家要积累一些金融公司的实习经验,因为
香港的投行会比较喜欢之前在其他投行有做过实习的候选人,他们很看重经验
,而GPA并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其次是他们
喜欢比较善于团队合作的,比较善于沟通的一些学生
。
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忽略行为面试,不要长期自己窝着写代码,不去跟人交流。我身边也有很多人在Technical方面很厉害,但由于不擅长behaviral导致自己最后没办法进到dream company。
不过
每家投行所看重的skill set也会有所不同
,大摩比较中立,希望候选人能够在Technical和Behavioral两者间掌握好平衡,而高盛会更prefer一些在技术方面很厉害的候选人,小摩的话可能你技术没这么厉害,但是你性格很好的话,那你也能够得到offer,因为对于小摩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态度和潜力。
但不管怎么说,干tech岗第一步肯定还是要把technical基础给打好。各大投行
非常喜欢在面试的时候去问一些Leetcode题目
,都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哈斯表、动态规划或者跟数据结构相关的。而且其实在做第一轮的网上测试的时候,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所以建议大家早点去刷这些类型的题目,并坚持每天去刷。
最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参加一些国际上的一些数学比赛,或者是编程竞赛的,在这些大赛里获奖会让你的竞争力非常非常大。
众所周知,中国香港是座金融城市,今年还夺回了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亚洲金融中心第一的荣誉,那么香港求职场也是一片欣欣向荣吗(以下仅针对tech岗来讲)。
说实话,
香港近两年求职难度是越来越难了
,主要是market不太好,还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大一就开始卷,你想要脱颖而出的话需要做足准备。
还有一个现象是
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延毕
,因为现在的市场太不好了,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导致他们被迫选择延毕。
这样他们就要跟我们大三的去竞争明年的实习,但他们比我们多了一年的经验,无论是实习还是知识方面,导致我们大三学生在主申请季的求职难度会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
求职早规划肯定是必要的
。建议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可以
多跟你学校上岸了的学长学姐去交流
,他们会带给你很多不同的Insider,这对你未来的求职规划有非常大帮助。
其次是关于我们的第一份实习,如果没有实习经历我们很难拿到big name的实习,因为他们对candidate的要求和期望比较高。那这时候
找一些初创公司的实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他们不太需要有经验的一些candidate。
初创公司会在不同大学的内网里面去招聘一些实习生,像香港Top校的学生拿初创公司offer是比较轻松的,然后在拿这个offer的基础上去申请大公司会更有说服力。
计算机专业就业率连续5年下跌,身为CS专业的学生,我说不慌那是假的。
现在就业率很大机会是因为市场衰退和生成式AI的发行,导致有很多很基础的CS专业工作就并不需要这么多人去做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公司对于GPT这些还是保留谨慎态度,coding的时候未必能够使用这些。而且,对于金融科技这一方面来说,有很多优化的工作是GPT无法提供的,所以如果
身为CS专业的学生少依赖点GPT带来的方便,而脚踏实地去学习基础知识的话,那在这个市场还是竞争力很大的。
而且像
投行Tech岗面试他并不会问你很深入的AI知识
,如果你有曾经有AI的实习经验的话,他会问你几句,也就让你概括几句,最重点的问题还是一些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方面。但如果你是申请一些数据岗位,或者是一些机械学习的岗位,那他们可能会问的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