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原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创刊于2013年,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整理中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打造国内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17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17 小时前  
重庆日报  ·  重庆楼市迎来“开门红”! ·  昨天  
重庆日报  ·  重庆楼市迎来“开门红”! ·  昨天  
重庆日报  ·  创意视频|新春第一会 绘出新重庆新篇章 ·  2 天前  
重庆日报  ·  创意视频|新春第一会 绘出新重庆新篇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原文化研究

经典 |《诗经》那么美,读不懂多可惜

中原文化研究  · 公众号  ·  · 2019-05-25 10:19

正文




孔子曾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意思就是,《诗经》里305首诗篇,无一不是真诚的、质朴的、美好的。


近人梁启超也曾说:“ 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这些出自《诗经》的诗句,即便是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读起来,也依然被打动,每一句都那么熟悉、真实、温暖、动人。


不由得感叹,在那么远那么远的古代,居然就吟出过这样多美丽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


《论语》曰:“ 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也是生活化的。


先民们将日常可见的草木、鸟兽鱼虫用在诗中,

与那些质朴而率真的感情一起,

向我们说着日常的欢喜与忧伤。


这种自然纯净的状态,久远而宁静,

让人觉得顺着这天地万物的秩序走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