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经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红霞等20名女科学家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等5个团队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站博士后丁文娜等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设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集团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中国的延伸。20年来,奖项规模已经从每届5人增加到每届20人,成为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并连接国际表彰平台的重要奖项。
2014年,奖项首次开设并表彰“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在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2022年,该计划的评选人数由5位增至10位,进一步支持科研储备人才的发展。
据主办方透露,本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者年轻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入选者基本由“90后”组成,其中不乏“95后”人才。
附: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名单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20人)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
1
|
王红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乳腺癌复发转移)
|
2
|
王连荣
|
武汉大学教授(微生物表观遗传)
|
3
|
冯晓娟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全球变化与生物地球化学)
|
4
|
曲静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衰老与再生)
|
5
|
吕琳媛
|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
|
6
|
李敏
|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生物信息学)
|
7
|
李婵颖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运筹学与控制论)
|
8
|
何琼毅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教授
(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
|
9
|
陈玉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复合材料多尺度力学)
|
10
|
陈思宇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
|
11
|
陈彩莲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网络系统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控制)
|
12
|
陈婷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皮肤再生调控与自身免疫疾病机制研究)
|
13
|
范宣梅
|
成都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研究员
(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
|
14
|
赵春晖
|
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运行工况监控,设备故障诊断)
|
15
|
段巧红
|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大白菜生殖机理及育种应用研究)
|
16
|
贾桂芳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
(核酸化学生物学)
|
17
|
黄敏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抗肿瘤新药研发及机制研究)
|
18
|
焦淑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能源材料,二次电池)
|
19
|
鲍红丽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
(有机合成化学)
|
20
|
谭倩
|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教授
(区域水-能-粮纽带关系与协同调控)
|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名单
(按团队名称笔画排序,共5个)
序号
|
团队名称(研究方向)
|
团队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1
|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设计及验证团队(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
|
齐晓雪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
研究所
|
2
|
飞行器智能控制团队(导航制导与控制)
|
成艳娟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第四研究院十七所
|
3
|
白羽肉鸡原种“状元白”研究团队(生物育种)
|
傅芬芳
|
福建圣泽生物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
4
|
极端苛刻环境油气田腐蚀防护团队(油气田腐蚀与防护,缓蚀剂开发,油气储运,石油管工程,非金属材料研发与应用,耐蚀新型合金材料研发)
|
高秋英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5
|
磁电信息功能薄膜与集成器件团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
杨青慧
|
电子科技大学
|
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者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10人)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及职务(研究方向)
|
1
|
丁文娜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士后(宏观演化,生物地理)
|
2
|
王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后(作物免疫调控)
|
3
|
王悦存
|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微纳尺度材料,力学行为,原位电镜,无机半导体材料)
|
4
|
尹乔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飞行器起降/滑跑稳定性及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