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是国内TOP10财经院校研究生,2014年阴差阳错进入某券商做市商部实习,开始接触新三板业务,当时大部分券商的做市部门还处于筹建阶段,做市人才极度短缺,强子虽然是实习生,但是因为综合素质比较强,很快就成为部门主力之一,毕业后也顺理成章顺的留了下来,算是完整见证并参与新三板做市起伏的“做市老人”。说到过去2年的做市从业经历,他眼中闪耀着光芒,言谈举止间透入着对这行的热爱,最让他骄傲自豪的不是业绩排名前列,而是看着自己投资的公司从几百万净利润增长到几千万净利润。他经手的很多项目,做市商群体都是企业引进的第一批外部机构股东,他们经过认真研判和尽调后,给了企业第一笔做大做强的资金,间接为企业做了背书,并在企业业绩快速释放的阶段,帮助企业不断引进新的外部资金,在强子的眼里,他是这些企业的基石投资人,他很享受这种投资的快感。当然,做市商除了投资之外,还承担着交易报价的职责,另外一件让他很自豪的事情是,对于低估的优质标的他敢于增持,好几家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都是他买上去的,从最初的持仓10万股到进入前十大股东,也因此跟企业老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谈到最近2个月的业务进展,他显然低沉了很多,这2个月他到没闲着,连轴转着到处看项目,但愿意选择做市转让方式交易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企业不缺钱,而是未来有IPO计划,担心做市后引进三类股东影响IPO进程。在一次次试错后,强子决定放弃年内有IPO计划的头部企业,转而把重心放到利润规模更小,需要在新三板培育2~3年才有可能IPO的企业身上,筛企业-约调研-走访企业-提供做市方案,这一次强子依然败兴而归,最让强子郁闷的是,有几家在市场上转了大半年还没募到钱的企业(估值比较合理,企业也比较有前途),当强子通过中间人联系上企业,企业并不排斥他做市商身份愿意接触的时候,他放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谈判一切顺利,基本面、估值、投资金额都敲定了,正当强子准备走流程的时候,企业老板来信息了,“我们咨询了下身边的朋友,决定不做市了”,至于企业为什么跟钱过不去,不愿意做市,强子至今也没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