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会
十点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会

《苏菲的世界》| 有一种无知,是你知道得太多

十点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22 22: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雅萱 主播 的领读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昨天我们共读完了《苏菲的世界》前三章。大家应该对哲学产生了幸福吧,对所处的世界也充满着浓厚的好奇心吧。


我们接触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类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关心的终极问题。人这一生,徘徊在这三大困惑之中。但学习哲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最深的安慰和最明澈的启迪。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苏菲的世界》,建议阅读本书的第4到8章(28-78页)。 让我们开始第二天的共读吧!



01

一个陌生人的来信


那天下午,妈妈有人给苏菲写信,误以为是情书。为了避免误会,苏菲将错就错。


信纸上有三个问题:


  1. 万事万物是否由一种基本的物质组成?

  2. 水能变成酒吗?

  3. 泥土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


苏菲觉得问题很蠢,但她依然禁不住想去思考。


在信中,陌生人跟她介绍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哲学的观念。有些问题,虽然一时不能理解。但通过了解哲学,苏菲学习了如何用哲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妈妈常拿着情书这件事取笑她,让她感到很难堪。通过陌生人的提示,她开始玩积木,想看出积木与哲学究竟有什么关联。


每一块积木各不相同,但都可以互相衔接。苏菲可以用积木组合任何东西,然后又可以把它们拆开,再组合别的东西。


第二天,苏菲收到陌生人的信件,跟她讲述了积木有关的原子理论。


自然界的转变不是因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变”,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


德谟克里特斯把这些最小的单位称为原子。德谟克里特斯相信,大自然是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的。


然而,对于“灵魂”是什么?德谟克里特斯认为,灵魂是由一种既圆又平滑的特别的“灵魂原子”组成。人死时,灵魂原子四处飞散,然后可能变成另一个新灵魂的一部分。


在每一件“流动”事物的背后,都存在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德谟克里特斯称之为原子。


陌生人的来信,给渐渐给她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苏菲开始探究周围的那些事之间的联系以及所发生的原因。



02

你相信命运么?


苏菲不相信命运,但周围很多人相信占星术,因为占星学家宣称星座的位置会影响地球人类的生活。


在西方哲学史上,德谟克里特斯并不相信命运,他是个唯物论者,他只相信原子与虚空。当时,很多人认为祈祷会帮助疾病痊愈。他们相信上帝有某种力量可以左右哪些人生病、哪些人痊愈。


事实上,当时北欧人同样非常相信命运,集中体现在各种神话与传说中。


所谓的宿命论,就是指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无论是在古希腊或其他地方,人们都相信他们可以借由神谕来得知自己的命运。


换句话说,他们相信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命运可以用一些方式预算出来。


苏菲看完信,之后沉思了一阵,又接着等信件。妈妈很担心苏菲,认为她恋爱了。晚上,苏菲继续坐在窗边,突然一个影子从树林里闪出来。


在信中,陌生人阻止苏菲探查他的身份,同时跟她继续介绍宿命论。许多国家元首要信战争的结局可能因诸神的介入而改变,所以在战前都要求教于戴尔菲的神谕后,才敢采取一些决定性的步骤。


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人相信上帝或某种神秘的力量会影响历史的走向。



03

聪明人明白是自己无知的


那天醒来,她发现旁边有条丝巾,线缝旁有墨水写的“席德”字样,她很惊讶席德又是谁?来到来到密洞后,苏菲又发现了一封信。


在信中,陌生人表示遗憾,不能与她共进咖啡。同时,认为长此下去风险太大,以后信件将由他的小使者送来。苏菲肯定这位哲学家与席德之间有某种关系。


在信中,陌生人留了三个内容: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每个人都不可能知道太阳底下每一件事。但相对于那些自认为懂得很多的人来说,那些认为自己无知的人,要更伟大。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懂谦虚,炫耀自己有多么博学。但其实,这种人往往时打肿脸充胖子,往往一无所知。最愚蠢的人往往对那些一无所知的事自信满满。


因此,知道自己无知,其实也是一种知识。


自从苏格拉底之后,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在哲学理论从自然派演变到苏格拉底学说的过程中,哲学课题的性质也有了改变。


苏格拉底学派成了雅典当时的主流学派,雅典成了希腊王国的文化中心。从此以后,哲学走上了一个新的方向。


苏格拉底曾说:“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他批评各种形式的不公不义与腐败现象,向地方势力挑战,最后并因此丧命。


苏格拉底与那些诡辩家不同,他想为是非对错找出一个清楚明白,寻找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定义。他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不存在于社会中。


在当时,苏格拉底一再申明“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因此,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然而,当时的哲学家很难承认自己无知。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当我们明白了何者是错的,才能更便捷地明白什么才是对的。同时,这也是为何人要不断学习的原因。


结语: 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究了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明天我们将继续探究柏拉图时代的那些哲学发展状况。


本期话题: 神秘人告诉我们:哲学是天底下所有人都感兴趣的一件事,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尽管所有人都想过哲学性的问题,却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因为成年的我们逐渐把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


你呢,现在还具备那些哲学家所具备的特征呢,能跟我们一起谈谈你所知与所不知的事物么?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共读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赞、留言。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让我们明天见,晚安!


主播: 雅萱, 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寄语:我来自甘肃天水,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工程师,很高兴在十点读书遇见美好的各位!感谢各位的聆听和鼓励!希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温暖人心的主播!


领读人: 江罗, 专栏作者。一个较真的理工男。公众号江罗( ID:LF1992JL ),微博@江罗1992。 新书《命运从未亏欠过你的努力》正火热上市。



公众号回复 关键 “领读包”

查看 41本 十点共读书目合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共读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每日 「共读签到」 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