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务与会计
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财会业务指导刊物——《财务与会计》(刊号CN11-1177/F,邮发代号2-881)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刊物信息,开展财会审领域时政宣传、资讯传播、实务交流、理论研究、业务处理、人文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被问懵了,加密后的数据如何进行模糊查询? ·  9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Minio + Docker ... ·  9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18.6k ... ·  昨天  
Java编程精选  ·  SpringBoot实现分布式验证码登录方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务与会计

财会监督 | 张龙:企业治理机制中加强财会监督的思考

财务与会计  · 公众号  ·  · 2024-08-16 15:39

正文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张龙 .企业治理机制中加强财会监督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4,(15):38-39.




摘要: 财会监督是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会监督有利于优化企业治理机制。我国部分企业存在财会监督不到位、决策层对财会监督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治理机制中对财会监督的应用不足、企业监督体系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建议增加“三会”议程中的财会监督职能、提高决策者的财会监督意识、建立财会监督人员的职业晋升和绩效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 企业治理机制;财会监督;企业监督体系



财会监督作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治理中如何更好地完善治理机制、践行财会监督职能、降低运行风险对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企业治理机制与企业监督、财会监督的关系,针对当前企业治理中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治理机制、强化财会监督的具体建议。



一、企业治理机制与企业监督体系、财会监督的关系




企业治理机制由企业治理结构与监督体系构成,包括决策、激励、监督约束三大机制,治理结构包括“三会一层”的执行,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层参与企业投资、决策、执行及监督过程,保障企业平稳运行。企业监督体系基本架构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市场体制而设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内部监督由资本投入者、企业经营者构成,前者从投资角度,即宏观层面反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后者从企业角度,即微观层面反映企业经营者的当家理财和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三会一层”监督、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外部监督由财富受益者和财务关注者构成,包括国家监督、中介机构监督及社会群体监督等。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监督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建立世界一流企业有着极为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二、企业治理机制中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财会监督职能不健全,企业治理结构权利失衡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模式“三会制”是授权和监督相制衡的体制,以防止权利滥用。在企业治理过程中考虑到董事会等人数限定的问题,部分企业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不在董事会决策层任职,企业治理机制“三会”议程中缺少专业性的财会监督意见,造成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决策机制缺失财会监督。

(二)企业决策层财会监督意识薄弱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会监督是企业决策中“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控制、全过程监督的监督体系。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投资决策中通过测算风险、收益、资金流的指标,尽量将风险信息还原,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进行投资反馈,为决策提供重要支撑,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企业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但部分企业由于投资决策缺少财会监督,投资决策信息缺乏客观公正的风险反馈,导致对风险要素的判断出现失误,造成投资失败甚至制约企业发展。

(三)部分企业财会人员专业性偏弱,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企业治理过程中,部分财会监督人员本身的专业性未能与企业发展俱进,如财会监督只反映了企业日常管理和基础管理,未在企业发展和有关战略的制定及参与过程中结合最新经济形势及市场经济环境进行行业判断、业财协同分析、投资分析,导致财会监督的专业性水平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财会监督人员尽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如果其抵抗诱惑的决心不够,缺乏道德底线,在利益的驱使下也易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损害企业利益,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四)财会监督人员职业晋升与薪酬绩效保障性差

现阶段财会监督人员的主要监督对象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而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员工的职业晋升与薪酬绩效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财会监督过程中如触碰了相关者的利益,财会监督人员的晋升与业绩考核可能会出现不公正待遇;或基于对个人发展的考虑,财会监督人员对于不合规的经济活动等事项存在想提不敢提、想做不敢做的情况。这实际上是因财会监督人员的职业晋升及绩效没有保障性措施或机制所致。

(五)监督体系不完善,内外部监督协同存在信息差

企业监督体系中的内部监督除财会监督外还有审计监督、纪委监督等相关专业监督,外部监督包括中介机构、社会群体监督等。但现阶段部分企业对监督体系的相互协同重视程度不够,监督部门设置不健全,财会监督缺乏与其他监督的协同,没有形成全面、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和合力,和其他专业监督的信息共享不充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



三、优化企业治理机制强化财会监督的措施建议




(一)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增加“三会”议程中的财会监督职能

财会监督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三大机制运行过程中实施财会监督,设立财务类公司董事或明确财务负责人的董事地位。财务总监代表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经营、投资等系列活动进行监督,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财务总监的重要性,将财务总监职能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治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制约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三会”议程中积极保留财务的话语权,通过董事会合理使用财会监督权利,在重大决策和资金使用过程中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二)提高企业决策层的财会监督意识,凸显决策机制中财会监督的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