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ME科研时间
爱临床,爱科研,也爱听故事。我是科研时间,这里提供最新科研资讯,一线报道学术活动,分享科研背后的故事。用国际化视野,共同关注临床科研,相约科研时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ME科研时间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刘于宝团队:基于DCE-MRI的生境分析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研究|AME作者面对面

AME科研时间  · 公众号  ·  · 2025-02-06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AME 作者面对面” 是微信公众号 “AME科研时间” 的特色专栏。编辑部精心挑选了发表在 AME 旗下杂志的优秀论著,诚邀作者总结亮点,分享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推动医学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分享团队: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刘于宝团队
深圳市人民医院马捷 团队


所刊杂志:

Quantitative Imaging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点击查看杂志详情与影响因子


文章标题:

基于DCE-MRI的生境分析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研究(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ased habitat and peritumoral radiomic model to predict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

内容亮点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一种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生境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以提高预测ALNM的准确性,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研究回顾性纳入了深圳市人民医院426例乳腺癌患者,基于DCE-MRI提取肿瘤内部(瘤内)、瘤周区域(2 mm、4 mm、6 mm、8 mm)的影像组学特征,并利用生境分析技术将肿瘤内部划分为三个亚区域,全面捕捉肿瘤的异质性和微环境信息,并用于构建ALNM预测模型。结果显示,4 mm瘤周区域(Peri4 mm)是预测ALNM的最佳范围,4 mm瘤周模型(Peri4 mm)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达到0.871和0.773,显著优于瘤内及其他瘤周范围模型。生境模型展现出更为优异的性能,AUC值分别达到0.973和0.854,而融合临床病理特征、4 mm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及生境特征的列线图模型表现最佳,其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高达0.977和0.873,显著优于单一特征模型。

本研究的亮点在于:

1.研究系统探索了不同瘤周区域(2 mm、4 mm、6 mm、8 mm)对乳腺癌ALNM预测效能的影响,创新性地确定4 mm瘤周区域为最佳预测范围。

2.研究创造性地将生境分析技术引入乳腺癌ALNM预测领域,并将生境分析与瘤周影像组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

3.研究通过生境分析与瘤周影像组学的结合,充分整合了乳腺癌瘤内异质性和瘤周微环境信息,提出了一种精准预测乳腺癌ALNM的影像组学模型。这一研究成果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减少乳腺癌患者不必要的腋窝侵入性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 (论著 中文信息由第一作者整理提供,欲览英文原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阅读英文原文👆


第一作者: 吴佩琪




吴佩琪,南方医科大学放射影像学专业在读博士,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担任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妇儿学组委员,2021年入选首批“深圳市卫生健康菁英人才-青年医学人才”。 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临床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并获得“202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称号。 2015年“中山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2022-2024年连续三年获评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2023年“盐田医师奖提名奖”获得者。 参与国自然基金1项,主持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 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3篇)。


通讯作者: 马捷




马捷,深圳市人民医院分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乳腺学组副组长,深圳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乳腺学组组长,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广东省、深圳市科研基金超过10项。参加编写《乳腺磁共振检查及诊断规范专家共识》,出版专著3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两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四项,成果转换三项。


通讯作者: 刘于宝



刘于宝,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质控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影像技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发表论著100余篇,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留学回国基金10余项。主译专著一部《腹部病变MSCT诊断》,参编专著三部,参加国际会议(北美放射学年会)学术论文交流20余次。



点击下方学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病理科 儿科 肺外科 妇产科 骨科 呼吸/重症监护


支持学科 麻醉科 泌尿外科 内分泌 内科 普通外科


甲乳外科 神经内科 外科 五官科 消化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外科 眼科 药学 影像科 肿瘤科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排版编辑: 袁    舒  AME Publishing Company

j.01.2025 .02.05. 01
点击
阅读原文

作者面对面中文网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