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上周,我参加了毕业20年来,聚得最齐的一次同学会。
余者,有人断了联系方式消散在风中,有人语焉不详最终没有赴会。
总有人把同学会比作名利场,批判的背后,大概是无法接受当年坐在同一间教室的人,却在数十年的光阴里,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云泥之别。
每逢聚会,她都饶有兴味地观察,当年与她同一起点的人,十几二十年前一起张榜排名的人,历经时代洪流的冲刷,今天又是怎样的人生境地?
这是比一味追忆青春,感叹情已逝人心变,更有意义之处。
刚毕业那会儿,大家要么考研、要么争相竞聘大企业,仿佛世上只有这两条路才是金光大道。
女生李娜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大型国企,做着最适合女孩的行政工作。
循规蹈矩了三年后,李娜瞒着父母悄悄申请去法国读书,学习建筑设计。
从此,她不再长发白裙呆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而是剪了利落短发,天天泡在建筑工地。
就在我们将她标榜为新时代女性典范时,她却转身结婚生女,回归了家庭。
如今,李娜常常在网上发布一些给女儿做的各色手工洋娃娃,聚集了十多万粉丝,曾经的女建筑师跻身网红行列。
我的同学中,还有人去了国外创业,也有人考公进入体制内。
尽管千差万别,但长跑到如今,你会发现,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里自得其乐。
一个班的孩子,各走各的路,专心过好自己的生活,都迈进了各自人生的丰盛之地。
没有谁的人生值得绝对羡慕,也没有谁的人生能被绝对鄙视。
说到底,人生一世,不过一场“求仁得仁”,你可以野蛮生长、大杀四方,也可以踏踏实实,细水长流。
命运礼物的价格,都藏在生活的暗面,我们一时看不见的地方。
毕业后,轻松进入父母所在的事业单位,又被单位领导看中,成为领导家的儿媳。
当我们苦哈哈地备战考研时,她正舒舒服服地躺在美容院里。
当我们早起晚归追赶公交时,她坐在小车里躲过了风吹雨淋。
“我曾经觉得自己很好命,后来才知道,所有看似最好命、最容易的路,道路的那头,都充满了危机。”
时代变迁中,黎佳的领导婆婆退休,所在的事业单位改制,她的名字列在调整人员名单之中。
就在她恓恓惶惶,最需一个臂膀依靠之际,却发现老公与人暧昧不清。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吃一定量的苦,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
但是它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下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岁月从不静好,现世亦无安稳。
生活其实公平得残忍,你以为天赐的运气,不过是向未来的赊账。
这个世界自有它运行的规则,千万别在支付不起时,轻易透支。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过道原理”。
过道里的感应灯平时是关闭的,人们只有走到相应的位置,灯才会为你照亮前路。
从来没找过工作的人,开始试着投递简历,到一家小公司从最基层的文员做起。
刚开始,工作不熟练,就抱着文件回家,晚上哄睡了孩子,接着干。
过了些日子,她打电话问我,如何编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原来,老板看她工作勤勉,让她逐步完善公司的各项管理,也给她加了工资。
回望20年,我发现,人生的上半场,我们的对手也始终是自己。
能够帮助我们决胜千里的,是我们内心的力量,而非这个激烈喧嚣的世界。
生活无法预判,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
下雨了就打伞,没有伞就找处屋檐,如果屋檐也找不到,那就努力奔跑。
人世多艰,但总要昂首走过去,明天才有更好的故事可说。
同学果果在大学任副教授,儿子在省里最知名的高中国际部上高二,正在备考国外名校。
在美国期间,她每天与儿子视频,慢慢地,小朋友对大洋彼岸的世界越来越有兴趣。
果果笑着说: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试图探求一个话题:父母会决定孩子的未来吗?
摄制组挑选了14名不同阶层的孩子,从7岁到56岁,每7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
他们了解社会竞争机制,清楚打怪升级的规则,懂得为自己规划人生蓝图。
他们的子女也延续着这样的生活,接受良好教育,从事令人羡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