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张大大塌房后,美美隐身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将出版回忆录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长沙美食:不是麻辣是香辣 ·  昨天  
新乡日报  ·  开卷有益!2月书单来了 ·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坐一趟京沪高铁,比纽交所炒股还刺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陈小飞弑母事件,从17年前那张录取通知书说起…… | 有故事的人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7-15 10:21

正文



【作者的话】


本案在2011年已结案。男主人公在本案中被众亲戚联名保下一条性命,但却终生要在监狱里服刑。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

一天,我从郑州回溫县,顺便去看望几年没见的表兄,正好遇见表侄在给表兄述说他姐姐娇生惯养外甥十几年里形成的诸多母子矛盾,并在后来使矛盾愈加尖锐,终酿最后血案的话题。


末了他看着坐在一边的我说,与其说是外甥杀了姐姐,倒不如说是姐姐自己杀了自己,她培养外甥的虚荣心,就是杀人根源……


又数月后,表侄叫我一同去焦作第三监狱探望弑母后服刑的陈小飞,我又连续两次在会见室采访了他,他详细地给我还原了这桩杀人案全过程,让我心惊肉跳地看到亲情后流淌着的汩汩鲜血……


鲜血有时是不会凝止的。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 有故事的人 发表的第 880 个作品

作者: 杨海滨



2000年9月26号,陈小飞在温县教育局第一时间得到确切消息,他被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一时站在那楞了,不知是等待这录取通知的时间过于漫长还是和考前希望的差别太大,不觉中喉节上下蠕动,然后清楚地听到自己涩涩咽下的口水声,像是压住了呯呯乱跳的心,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这才有点慌乱地出了大楼,骑着自行车回祥云镇乡K村给他母亲李兰香报信。


李兰香听到这消息时脸都有些扭曲,兴奋地在院子里啊唷啊唷地叫唤,像是扭了腰那样的疼痛。


第二天上午,乡邮政局的投递员来到他家门口喊道,报喜啦!陈小飞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本人来签收。可李兰香从家里跑出来说让我来签,投递员说你不是他本人不能代替。李兰香说,我是他妈让我来签一回。投递员见她兴奋没阻挡说,那拿你本人身份证再签吧。


她回屋里取出自己的身份证给投递员签了名,这才领回录取通知书,而这时陈小飞就站在投递员身边看着她的兴奋,心想连个本科都不是,就一个大专至于这样。



三天后,李兰香在祥云镇,原先的镇纸厂后改为农家乐的饭店里,包了七桌酒席。寓意七上八下之说,每桌是三百五十元,还不包括饮料、酒和香烟,这样一算每桌就接近四百元了,这计划有点超出李兰香目前的经济能力,何况陈小飞马上要到郑州上大学是要一笔钱的。


她却好面子,把亲戚朋友同学熟人都要请到场,炫耀般地证明自己有多能耐,培养了个好儿子。一个人的个性往往左右做事的态度,这也和她特殊家境有关。丈夫在儿子陈小飞小学五年级时一场大病去世,数年来靠她一个女人,每年种铁棒山药这样高经济作物来积蓄,田地中各种强体力的辛苦不必细说,冬天顶风冒雪在祥云镇乡的街上摆摊做小吃,口攒肚攒供儿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路走到今天,实是不易。


陈小飞虽不是十分聪明的孩子,中间曾有几次罢学去网吧打游戏夜不归宿的经历,好歹还是纠正过来,终不负厚望考上大学。所以她就是借钱也心甘情愿掏钱请客,这个家里所有事她说了算,陈小飞是没有表决权的。


不过在陈小飞看来,考到北大或是清华这么庆贺炫耀还差不多,对一个大专就有点惊天动地的请客很反感,但抵不过母亲一惯个性,也任她去做了。


姑姑和姑夫来了,拿了一千块钱说小飞呀你上大学姑拿不出太多的钱,你大表哥给老板去开大卡车辛苦还挣不来钱,你不要嫌少,等你以后当老板挣大钱了,可要帮助姑姑呀。李兰香笑着对大姑子笑说,开大卡车一个月五千多了还嫌少,多少才算多……


姨妈也来了,也是拿了一千块钱,对陈小飞说我们都指望你以后有出息挣高工资来帮衬我们呢。李兰香没接她妹的话,却伸手把递给小飞的钱接了过来,说走走走,入席吃饭。



这时,陈小飞看到好朋友也本村的同班同学白跟上正朝他招手呢,他走了过去坐在他身边问你的通知来了没?还没有呢,白跟上说,听教育局的人说我可能是河师大。哎,对了,你到底是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是郑州大学?


陈小飞说是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呀,怎么啦?白跟上说,我刚才来时看到大门上拉着横幅上写着隆重庆祝你考入郑州大学哩。陈小飞说不可能,站起来和他一起走出餐厅来到大门口,果然,在大门两头扯着红布白字的横幅"隆重庆祝陈小飞同学考入郑州大学"字样。肯定是我妈搞错了,她就喜欢搞这样形式的东西。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白跟上解释说,一会让人把它撕下来。


他们重又走进去坐下,只见李兰香正招呼大家往一块挤,说集中到一起好吃饭。实际到的人数不到一半,成了五桌人,这还包括几个七八十来岁的孩子。宴席就正式开始了。大门口由邻居几个小孩子在放鞭炮,一股浓烈刺鼻的火药味冲了进来,与刚上桌子的菜香味混杂成一种奇怪的味觉……


饭局结束后,陈小飞和母亲李兰香站在大门口送人,最后没人了,陈小飞才问母亲是你印的横幅?李兰香说,是呀,气氛不错吧!


啥气氛不错,是丢人显眼的气氛出来了!我考的是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是郑州大学,这两个学校的级别也差的太远了吧!陈小飞说,你太虚荣了吧。


农村人知道啥,只要是去郑州上学,谁在乎你是去师专还是郑大,他们都认为是一回事,再说就是印错了,名誉上我也好听呀,郑州大学不是国家重点大学吗!李兰香仰着头看横幅说,我不怕花这个钱,我愿意犯这个错误。


真丢人败兴,还拉横幅,同学们一旦知道我故意弄了假名声不笑话死我呀!



国庆节后,陈小飞去郑州师专报道坚持一个人去的,没让母亲李兰香去送,他很讨厌母亲这种虚荣心。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确和郑州大学有点关联,两个学校都处于一条叫大学路南北主干道的路上,只不过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大学中路顶南头处往西拐进一条狭窄的名叫政通路的路上。


师专就夹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中间,显得矮小萎缩,大门有点破落,甚至还不如他在祥云镇高中的大门威风,明显的区别是这里有门卫,二十四小时看守的相当严格,而院内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还有足球场上的跑道都垫着红绿色的塑胶,标明比农村学校富贵的多。


陈小飞开始在这个学校新学年的生活。


陈小飞一下子感到了轻松,不用再像在高中那样有巨大压力了,现在是没人问没人管,学不学如何学都靠你自己。


有一天他在学校食堂门口看到张小广告,上面说寻找来自温县的同乡,然后顺着小广告上的地址认识了一帮来自温县的师兄们。其中和冯小钢最为投机,冯小钢在师专最后一年没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而是应聘在郑州科技市场的百脑汇电脑专卖店组装电脑,这行业在眼下这几年正好做。


陈小飞星期天或是没事,就从政通路坐公交到东风路来找师兄闲聊或是蹭饭,一来一去两小时,开始时偶尔因为玩的太晚便住一晚第二天才走,来的次数多了,有时便一住几天甚至一个星期都不回学校。


这期间,冯小钢领他上网吧打游戏,还有生以来第一次,跟师兄到酒吧一条街上最著名的"青苹果"酒吧里喝红酒,城里的灯红酒绿让他有些心不在焉,经常性地旷课不到校,对于学校的警告也不闻不问。


倒是冯小钢时不时无意中说,在郑州上个大专,出来跟个文盲差不多,文凭更是没用,还不如早点出来混挣钱养活自己,至少给家早点减轻点负担这话给他较深影响,觉得师兄说的有道理。


的确是,在郑州这样的大都市拿个大专文凭去递简历都觉得不好意思,更别说去好的单位好企业,早出来混兴许还有个出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开始对专业厌烦起来,一天比一天失去学习热情,终于在第二学期开学二个月后,也就是2001年的11月份决定退学,在办手续前,他又一次来到东风路上百脑汇找到师兄冯小钢,一起去见了百脑汇的老板,得到保证他可以跟冯小钢一起上班的承诺后,于12月底正式办理了退学手续。



郑州发生的一切他没敢对他母亲李兰香说,他知道他妈李兰香对他是寄于更高更大光宗耀祖的希望,进而让她自己也因为儿子的事,脸上也放出灿烂光芒来让别人羡慕。他波澜不惊还像以往一个月给母亲打几个电话汇报说,在学校被老师欣赏器重,当了学生会的副主席,还被推荐去二七区的陇海路小学实习,这个小学可是郑州教育局重点小学,能锻炼口材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对以后进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他以这种诳谩方式迎合母亲的心理,并使她深信不疑。


在退学那天,又给母亲打电话要钱,说他在陇海路小学经过半学期的实习后,被校长相中还请他吃饭,邀请他毕业后来这个小学校当老师,这机会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自己能遇到天下掉馅饼还能砸着自己的脑袋真是意外,你能不能这个月多汇五百块钱,我也回请一下校长。


……

【还有哪些“奇葩”事儿,让陈小飞走向了不归路】


只需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 有故事的人 ”微信公众号,

在公众号内对话框中 输入关键词 陈小飞


即可阅读到 完整故事



天色已经朦朦亮了。他不敢沿大街走,只好翻过房屋后的斜坡,走到一处丘陵地段,那是一片很大的有一人高的桃树林,树影淹没了他慌张逃跑的身影,但他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却清晰地留在那里。


陈小飞来到祥云镇上,整个大街空荡荡的没人,只见东头卖早餐的小摊前有人在吃饭,走过去正好碰到有位中年男子骑着电动车要离开,他央求说这位大叔能不能把我送到五里远那个大转盘前,我母亲急病住院得去看她,我给你十块钱当车费。


那男子看他几眼说我去城路过那,看你孝顺捎你一截,十块钱就不要了。


陈小飞终于在天色大亮时站在焦温高速路口,这时恰有辆出租车从北面驶来,他立马招了招手,车就停了下来。他问司机说去郑州多少钱?司机看着他说你一人去五百块,如果是二人去每人二百。陈小飞说我有急事去郑州,五百就五百不再拉别人,现在就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