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Art
BioArt致力于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学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时报道和评论生命科学领域有料的动态,BioArt也是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循“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为往圣继绝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ioArt

Nature | 量化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约束

BioArt  · 公众号  · 生物  · 2024-11-01 08: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撰文 | 马艾乐

线粒体DNA (mtDNA) 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显示,mtDNA变异与多种疾病有关,例如自闭症、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 等。然而,由于mtDNA结构紧凑、突变率高,且缺乏核DNA的保护机制,科学分析和识别mtDNA中的关键变异位点成为一大挑战。

近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Nicole J.Lake Monkol Lek 团队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 Quantifying constraint in the human mitochondrial genome 的研究, 首次通过量化mtDNA的变异约束性,建立了帮助识别致病突变的新工具,为线粒体DNA在健康和疾病研究中提供了突破口。


线粒体负责产生人体绝大部分的能量,它所携带的线粒体DNA (mtDNA) 具有许多独特特征。mtDNA是小型环状DNA,仅包含约16.5千碱基对,主要编码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均无内含子,且只通过母系遗传。与核DNA不同,mtDNA没有保护性修复机制,因此突变率较高。这些特性使得mtDNA极易发生突变,并增加了其致病变异的风险。然而,由于mtDNA变异的复杂性,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识别致病性突变。

为此,研究团队开发了“ 线粒体复合似然模型 (Mitochondrial Composite Likelihood Model) ,能够以更高的精确度识别出mtDNA中的关键变异位点。该模型结合了大规模人群数据,对mtDNA中不同位置的突变进行了量化分析,为理解mtDNA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提供了新的工具。

线粒体复合似然模型: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线粒体复合似然模型 (Mitochondrial Composite Likelihood Model) ”的方法,来量化mtDNA变异的敏感性。这个模型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每个位点的突变概率,来估算mtDNA的“中性突变水平”,从而帮助科学家评估每个位置的变异约束性 (即对变异的敏感度) 。线粒体DNA与核DNA的突变特性不同,因此无法直接套用传统的核基因组突变模型。例如,mtDNA更容易发生碱基转换 (如C>T或A>G) ,而非碱基颠换 (如C>G) 。此外,mtDNA的某些区域 (如复制起始点) 突变率较高,因此需要一个适配于mtDNA特性的专属模型。

复合似然模型的运作:

复合似然模型的核心在于,它不仅仅考虑突变位置的碱基,还融入了三核苷酸上下文 (即突变位点及其相邻的两个碱基) 对突变的影响。具体来说,模型基于突变数据集 (来自文献数据和母子配对数据) ,统计每种三核苷酸组合的突变概率,从而计算出每个位点在不同突变类型下的变异概率。这种模型不仅适应了小基因组的特性,还充分考虑了上下文的影响,提高了突变预测的精确性。

模型完成后,研究者们将其应用于全球最大的人群线粒体变异数据库——gnomAD。这一数据库记录了56,434名参与者的mtDNA数据。通过比对模型预测的中性突变率 (即“预期突变率”) 和gnomAD中实际观察到的变异,研究团队得出了观察与预期的比值 (O/E比值) ,这是衡量mtDNA不同位点对变异的敏感度的重要指标。低O/E比值意味着该位置对突变的容忍度较低,即有较高的选择性压力。这种分析方式帮助研究者识别出mtDNA中那些功能上极为重要的区域,例如复合体I亚基基因的终止突变区域,若这些区域发生突变则会严重影响细胞的存活。

高约束性位点:

通过复合似然模型计算出的数据,研究者识别出了一些对变异高度敏感的位点,这些位点往往集中在对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的区域。这些高约束性位点包括:

1. 蛋白质基因的关键区域: 例如复合体I亚基 (MT-ND1、MT-ND2、MT-ND4等) 和复合体IV基因中的铜离子结合位点,这些区域在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中至关重要。复合体I和IV的非同义突变O/E比值较低,表明这些区域对突变高度敏感,这些缺陷通常是儿童线粒体疾病的主要原因。

2. tRNA和rRNA的结构域: 在tRNA和rRNA中,破坏双链Watson-Crick碱基对的变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压力 (低O/E比值) 。例如,tRNA的D茎结构表现出最强的约束性 (O/E比值为0.15) ,而T环的约束性较弱 (O/E比值为0.72)

3. 非编码区的调控区域: 尽管不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的一些关键区域 (如复制和转录起始点) 对变异显示出显著约束性,这些区域在mtDNA的复制和表达中有重要作用。

MLC score:

为了更直观地识别出这些对变异敏感的关键位点,研究团队开发了局部约束评分 (MLC score) 。研究者使用 滑动窗口方法 计算MLC评分,即对基因组的每个位点及其周边的碱基进行局部变异耐受性分析,从而得到每个位点的变异约束评分 (MLC评分) ,得分范围为0到1。 高MLC评分 (接近1) 表示该位置对变异高度敏感,低MLC评分则意味着该位置对变异更具耐受性。

1. 高MLC评分的关键位置: 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些具有非常高MLC评分的位点 (评分>0.99) ,这些位点集中在对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的区域。例如,MT-CO1和MT-CO2这两个复合体IV基因中的铜离子结合位点具有极高的约束性,铜是复合体IV中一种必需的金属,参与细胞的氧化磷酸化功能。此外,复合体I抑制剂罗通酮 (rotenone) 的结合位点也表现出高度约束性,这一位置对于复合体I的功能至关重要。

2. RNA中的高MLC评分位点: 在rRNA的高MLC评分位点中,研究发现了与tRNA和mRNA结合的关键碱基,表明这些位点在线粒体翻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3. 非编码区的约束分布: 非编码区域的MLC评分较低,表明这些区域更能容忍变异,但在轻链复制起始点 (OriL) 或控制区的一些位置也存在一定的约束性,这些区域通常与mtDNA的复制和转录调控有关。

体外评估高约束性位点

为验证MLC评分的预测准确性,研究团队使用线粒体碱基编辑工具DdCBE在体外细胞中制造特定位点的突变,并观察其对细胞的实际影响。研究选择了几个高MLC评分位点 (如MT-RNR2基因中的m.3047G>A和m.3075G>A) 和一个对照位点 (无约束性同义突变MT-ND2 m.5147G>A)

实验中,突变细胞被培养在含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培养基中。半乳糖条件下,细胞必须依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若线粒体功能受损,细胞生长将受到抑制。实验结果显示,高MLC评分位点突变的细胞在半乳糖培养基中生长受阻,且氧气消耗率 (OCR) 显著下降,表明突变严重影响了线粒体的正常功能。而无约束对照突变位点的细胞未表现出显著生长缺陷,验证了MLC评分的准确性。

本研究为识别mtDNA中潜在的致病性突变提供了新的工具。 MLC评分系统不仅可以识别高风险的致病变异,还可以帮助临床研究者进行疾病筛查,辅助诊断线粒体相关疾病,或用于个性化治疗中的基因检测。未来,MLC评分有望应用于更大规模的人群研究中,帮助识别不同人群中的特定mtDNA变异风险,推动mtDNA在遗传病中的研究和应用。通过这些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主动预测和评估mtDNA突变的潜在风险,为疾病早期筛查和基因疗法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由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Nicole J.Lake作为第一作者,Nicole J.Lake与Monkol Lek作为共同通讯作者。Lek实验室专注于罕见遗传病的诊疗技术的开发,现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学士后研究助理。欢迎有志于深入探索相关领域的同行联系。本推送由耶鲁大学生物统计专业硕士生马艾乐撰稿,马艾乐目前在寻找与生物统计相关的职业机会。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048-x

制版人:十一


BioART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BioArt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BioArt所拥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近期直播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