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万达倾情,丹寨花开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3-20 14:10

正文


  早春二月,生机勃发。黔东南州丹寨县,万达集团倾情帮扶建设的旅游小镇、职业学院项目施工场面火热,企业携手地方脱贫攻坚播下的希望种子正在破土生长——


扬武镇群众吴秀英:万达在我们这里建职业学校,以后我家孙孙可以在这上学,毕业后还有机会到万达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国春:万达旅游小镇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搭上这艘大船,我们的民族文化能走得更远。


贫困群众王浩:万达给了我家分红钱,让我们生活不再困难,真的很感谢他们。


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万达集团在丹寨建设万达职业技术学院、万达旅游小镇、实施特殊救助产业帮扶基金,是长、中、短并举的帮扶措施,是真扶贫、扶真贫。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要整体脱贫,不是简单捐款,也不只是投资建厂,而是注重长期与短期结合、产业与教育结合、提高人均收入与整县脱贫相结合。



结对帮扶——万达丹寨牵手

  2014年,王健林与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审计署交流时提出,助力脱贫攻坚,万达集团义不容辞,希望由企业整体帮扶西部地区一个县实现脱贫。两部门领导推荐王健林到贵州看看,选择一个理想的地区进行帮扶。很快,万达团队到贵州开展考察。


  但是,丹寨县并没有进入万达的考察名单,考察团队只是取道丹寨到其他地方考察。


  考察团的短暂停留,迅速在丹寨县引起了震动。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争取到万达帮扶,将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于是,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14人团队马上坐火车赶往北京,拜访王健林争取万达帮扶。


  然而,工作繁忙的王健林无法安排时间会见丹寨客人。


  丹寨人并不死心,再三努力争取后,王健林终于答应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会见。消息传来,柳暗花明,14人欢欣鼓舞。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一个小时的汇报,丹寨脱贫攻坚的决心和诚意深深感动了王健林。


  2014年12月,王健林第一次来到丹寨,与当地政府签下投资10亿元的包县扶贫协议。


  旋即,万达成立了由集团高级副总裁牵头的扶贫领导小组,从全国各地抽调了151人组成的精干队伍入驻丹寨,负责帮扶项目具体落实。自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份帮扶丹寨的项目简报,送到2000公里外的北京建国路万达集团总部王健林办公室的案头上。


  万达牵手丹寨实施精准脱贫帮扶,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黔东南州全力配合和支持万达扶贫项目的开展,丹寨县委、县政府专门设立综合协调机构——万达集团帮扶丹寨综合协调工作办公室和项目推进指挥部。


  最初,万达集团确定的扶贫项目为养殖加工、茶叶加工和米加工等。


  然而,贫困根深蒂固,扶贫不可一蹴而就。万达集团秉持科学、严谨、负责的帮扶理念,经过一年多的大量调研和周密论证,发现原计划的养殖加工业不仅规模难以做大、效益难以持续,且不利于生态环保。


  根据丹寨县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万达集团重新规划了一条全新路径——出资3亿元捐建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出资6亿元捐建一座旅游小镇、发起成立一支5亿元的丹寨扶贫专项基金,总投资额从原定的10亿元追加至14亿元。


  王健林把他的扶贫思路总结为“企业包县、整体扶贫”,希望以万达帮扶带动丹寨,探索出一种扶贫新模式。


产业扶贫——万达旅游小镇

  3月2日,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在贵阳举行招商大会,王国春现场签下3间共700平米的门面。今年7月,旅游小镇建成开业运营,将成为丹寨县吸引中外游客的亮丽窗口。


  王国春从事银饰经营生意多年,目前已带动丹寨200多人就业,是贵州民族银饰制作的优秀传承人。他对万达旅游小镇的经营前景充满了期待。


  “背靠万达这棵大树好乘凉!”王国春很有底气地说,冲着万达的品牌效应和一流的经营管理,自己将投入400多万元装修3间门面,至少增加30人就业。


  丹寨万达旅游小镇项目位于龙泉镇风景秀美的东湖岸边,建设民族风情街、精品酒店、电影院、儿童娱乐等设施,同时设置丹寨特色的民族手工艺、苗寨美食、苗医苗药、农副特色产品等内容商业门面342个,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众多贫困户脱贫,覆盖丹寨3万多贫困人口。


  “万达建设速度让人佩服!”万达集团帮扶丹寨综合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余世和告诉记者,旅游小镇2016年5月开工建设,不到一年时间,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内外装修、园林建设、东湖景观等工程正在抓紧推进,342个商铺招商已完成80%。项目建成后,万达集团将管理运营三年,实现盈利后整体无偿移交给地方,真正形成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模式。


教育扶贫——万达职业学院

  3月8日,乍暖还寒,距万达旅游小镇五公里外,万达职业学院项目建设工地热气腾腾,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等大楼脚手架林立,进进出出的工人忙着进行建筑物外立面装饰,一株株银杏、香樟等绿化树木已经移栽到校园各个角落。


  位于学院大门的一块显示屏引人注目,上面显示距离全面竣工还有113天。目前,万达集团项目办每天都要督促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工期、质量要求加快施工,确保工程6月30日竣工。


  与万达旅游小镇一样,万达职业学院297亩校园5万多平米建筑的主体工程,也是不到一年即告完工,整个项目今年6月30日竣工整体移交丹寨县政府,9月份迎来第一批新生入学。


  万达集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丹寨实际,计划在万达职业学院开设文化旅游系、电子信息系、财经系、机械设计与制造系、材料与能源系等专业。学院建成后,计划每年招生人数在750人左右,主要招收丹寨籍学生,贫困学生比例不低于50%。同时,每年择优录取50%的毕业生到万达集团就业,帮助贫困学生家庭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万达职院是实现丹寨长期脱贫的有效措施,将使丹寨子女人人有机会享受高等职业教育。”袁尚勇表示,万达职院为丹寨“就业有条件、创业有人才”打下了长远基础,是丹寨脱贫奔小康的长期保障。


兜底扶贫——帮扶基金分红

  多年的扶贫经验让王健林深知,产业扶贫再精准,仍然会有不少“阳光照不到的人们”。


  从2016年开始,万达集团投入5亿元建立万达帮扶基金。基金由集团理财公司进行理财,每年将收益金5000万元作为分红,直接划账到丹寨县贫困户的银行卡。


  分红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用于对孤儿、五保、重病、重残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救助扶持,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每人每年1224元的标准,对一般困难户实施产业扶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016年,5000万帮扶基金分红金共覆盖丹寨县3.86万贫困人口。扬武镇羊浪村残疾贫困户王浩就是受益群众之一。


  春节前,王浩一家三口共领到万达帮扶基金分红4448元。拿到这笔钱,63岁的王浩高兴地笑了,“这个春节过得安逸!”


  今年,王浩计划用这4448元加入村里的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黑皮冬瓜。


  “不只自家的1亩多田要种,我还流转亲戚家的1亩多,一共2亩多。”王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亩多冬瓜预计投入肥料约1400元,加上一亩地的土地流转金1000元,总共投入约2400元。预计产出4万多元,由合作社包销,今年他家就可以实现脱贫。


  王浩还打算用剩余的2000元钱买两头猪来喂。想到今后的日子有了奔头,老人不由得乐了。


  万达倾情倾力帮扶丹寨脱贫攻坚,犹如春风吹来,让点点新绿挂满枝头,充盈着春天的气息和活力。




撰文: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陈毓钊

编辑:晏海艳 胡莹

设计:刘添元


您还可以关注

【多彩贵州·砥砺奋进】贵州,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

【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贵州省农发行今年计划投放精准扶贫贷款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