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朔朋友圈  ·  “60后”如何再当弄潮儿? ·  昨天  
第一财经  ·  下午还有机会么? ·  3 天前  
钱币圈  ·  明晚(23日)22:00先约蛇币,22:30 ... ·  4 天前  
计量经济圈  ·  亚马逊首席: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观点丨明星天价片酬不可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08-30 12:06

正文

导读: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发布通报,要求解决过分强调收视率、上座率、点击率和发行量问题,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限制综艺娱乐尤其是真人秀等节目播出等。

其中,还进一步要求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


中国影视业这几年热火朝天,电影票房高速增长,影视剧版权费也大涨,网络剧火爆,让市场陷入一种泡沫式的繁荣,资本市场也出现了相关概念,甚至一些艺人的空壳公司都能被数亿或十几亿的价格收购。相对而言,中国影视业的作品质量却没有提高,依旧是烂片云集,靠炒作IP、明星等营销手段赚钱。

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内容部门停滞不前,在供需不平衡中产生了明星天价片酬的现象,一部电影投资中甚至高达80%的用于支付演员片酬,少的也有50%。现在更有一种趋势,如果一些明星拥有极高的票房价值,除了片酬之外,还会要求给予一定比例的股份,参与分红,形成中国式的“明星制”。

中国影视业市场快速增长让一些电影收益率很高,但从整个行业看,依然是高风险行业,行业投资80%亏损。但是,中国资本过剩以及电影票房或者电视剧版权收益越来越高,吸引大量短期资本源源不断的流入这个行业,用天价片酬邀请明星演出,希望能够赌对一次市场,名利双收。当然,这会强化整个行业急功近利的粗制滥造。

图片来源:新华网


明星天价片酬是一个市场化的结果吗?

应当说,中国影视业高度市场化,但这是一个扭曲的市场。

与作品质量相比,天价明星远远不应该拿这么多片酬,但有些明星确实会带来相当高的票房收入,因为中国市场非常不成熟,烂片也有市场。因此,大量资本怀着赌博的心态,也就愿意付出天价片酬。

我们先看下中国市场的需求端,近些年,中国人对影视娱乐的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庞大的人口因为电影院线的更新与扩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让市场需求急速膨胀,在这一个过程,因为不同地域或层次的人群观赏水平差异很大,所以,需求是多层次的,尤其是增量需求以低端娱乐消费为主。新一代受韩国或港台流行文化影响,喜欢年轻偶像,因此,出现了“小鲜肉”现象。

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供给端无法满足短期内突然爆发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内容制作水平太差,因此,对于制片方而言,要么打造好的内容吸引观众,要么依靠IP或明星吸粉。

但是,打造好内容的风险很高,一些著名导演的作品经常遭遇票房惨败,这让资本不再热衷所谓“高质量的影片”。利用成熟IP或明星经过快餐式加工成为资本热衷的低成本赌博方式,对于这种明显利用明星效应的投资,较差的内容制作对明星的声誉显然是一种损耗,因此,会提出天价片酬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在电影业火爆的同时,中国电视剧行业因为网络播出平台的成熟开始向线上转移,版权费屡创新高。对于观众而言,电影需要付费观看,因此,对内容的要求要胜过对明星的追捧。但是,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等基本不需要观众付费,而是出售广告盈利。因此,更重视明星效应,不断提高演员的片酬,甚至超过影星的片酬。当有限的具有号召力的演员面临电影、网络剧、电视剧等多种市场争抢时,无疑明星占据谈判优势。

在这一场利益的追逐赛中,演员也逐渐在制片公司当中脱离出来,此前他们签约于制片公司,明星的片酬和其他收入都比较低,现在的结果导致明星在与资本博弈中占据了主动权,制片方则受到上游的明星以及下游的院线、发行等两头压制。事实上,如果中国的导演和编剧等内容制作部门变得强大,就不必过于依赖明星,正是因为导演等普遍偏弱,才提高了明星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但明星如此高的片酬不可持续,这个泡沫必然会破裂,因为大部分所谓明星缺乏演技而主要靠颜值,再加上经纪公司持续的炒作和营销,因此,缺乏生命力。

市场回归理性需要整个产业反思,在市场需求膨胀,而资本过剩的条件下,中间专业制作部门的无能导致了“明星天价片酬+烂片”的组合,这是整个行业的自我毁灭,难以持续,泡沫必然会破裂。


(编辑:张立伟)


本期编辑 刘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