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报
是由财政部委托中国财经报社主办的全国唯一一份财会专业报纸。由财政部直接指导,准确发布财会法规、权威解读财会政策、客观报道行业动态;聚业内顶级专家团队,为读者奉献最新、最实用的财会业务处理方法。刊号CN11-0271 邮发代号1-358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acrozheng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18 小时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探索数据中心的多模光纤距离限制 ·  4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DeepSeek加速大马数据中心发展 ·  3 天前  
程序员鱼皮  ·  MyBatis 批量操作的 5 ... ·  昨天  
程序员鱼皮  ·  MyBatis 批量操作的 5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报

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一览表!(2024新版)主动离职可以要求补偿吗?

中国会计报  · 公众号  ·  · 2024-10-02 20:30

正文

点击左上方“ 中国会计报 ”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劳动法规定的工作8小时,包含休息时间吗?


4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被罚


仲裁结果

仲裁委驳回了小李的仲裁请求


案情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可知, 只有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或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下,用人单位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本案中,公司从未向小李提过解除劳动合同,小李以个人原因向公司提交了离职申请,并亲自签字确认离职,公司按照小李的要求为其办理了离职手续,小李的离职并不符合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无权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小李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意识模糊”为由,主张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并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符合案件事实,不应得到支持。

0 1

哪些情况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离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区别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等两种情况,具体表现为:

一、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

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由 劳动者提前30天 先提出,那么 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但是如果劳动者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 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并且劳动者 不用提前30天 通知用人单位,即: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如果是由 用人单位提出 ,那么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用人单位能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

1.过失性解除

主要是指劳动者因违反了以下几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不用提前通知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即: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非过失性解除
企业因以下几种情况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在 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的情况下,支付经济补偿金,即: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
  • 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的;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但是需要注意,当劳动者处于以下几种情况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过失性解除或经济裁员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直接查看下表:


02

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用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

一、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

1.通用经济补偿金公式=S×N

S: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且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N: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提醒:


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实际平均工资,而不仅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公式=S×N+S(上)×1

N+1:有非错解除情形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S(上)×1: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3.违法解除赔偿金公式=S×2N

2N: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通用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N、N+1、2N的应用

1.N的适用情况

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实际为工作年限的代称,正常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都为N。

2.N+1的适用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中的三种情况,会涉及到N+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提前30天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合同。

3.2N的适用情况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为2N,比如说,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等。

网上有人提出2N+1、2(N+1)等概念,这些并不存在法律依据。

来源:综合成都人社局、各地人社部门网站、51社保网

编辑:罗莎


更多内容详见“ 中国会计报APP ”!


中国会计报APP下载方式:
1.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最方便哦!)
2. 苹果系统在AppStore搜索“中国会计报”下载




会计人都在看

在新征程上谱写时代华章

壮阔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

会计法完成修改!

新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全文发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