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菜头公考
一对一定制化公考首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SPOTLiGHT聚光》多个全职岗位@你! ·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8k-30K/月!星球研究所2025超多全职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菜头公考

90%的人都不知道,无领导是可以进攻和防守的!!!

菜头公考  · 公众号  ·  · 2021-01-03 22:07

正文

无领导面试的博弈之战



来自菜头知乎的高赞回答

很多同学害怕无领导面试,因为无领导面试可能发生的情况瞬息万变,你的对手成了最大变量, 无领导面试成了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零和博弈 ,他们开始怀念结构化面试的模板。

于是无领导成为了习惯套路、害怕变化的同学的“禁地”,成了拥抱挑战、准备充分同学的“乐园”。从2020年广东省考无领导面试来看,“逆袭”几乎在每一个考场都上演,相对比分差很小的结构化,无领导才开始有了面试的样子。

结构化面试,比的是谁细心、谁知识面广、谁练得熟悉;而无领导在结构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博弈”,再也不是结构化面试那样言之有理即可,而是你需要和同岗位的对手拼刺刀,敌强我弱、敌弱我强,博弈的本质是进攻和防守。 本文就详细聊一下无领导面试如何进攻和防守。

(了解无领导面试的基本情况,请戳这里)

一、表演的博弈

无领导面试最早来源于二战期间军队的快速决策反应,同等级军官需要在圆桌会议上讨论出军事策略,稍有不慎决策失败可要吃败仗。所以无领导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等,大家的地位平等、思考角度多元、信息不对称。

但是二者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在于无领导小组面试始终是一场面试。

既然是面试,就会有面试官从头至尾观察大家。 所以在无领导面试中, 一定一定一定要记住“表演思维” ,就是你是在演戏,演戏的成分一定要大于内容。 为什么要称其为“表演的博弈”?

其一在于“表演”。 很多考生在自由讨论环节会陷入到内容的泥潭,要么想内容想到完全不顾形态,转笔、拧头发、抖腿、斜坐;要么辩论上头了,开始有点为了出气而与对手争辩。内容真的重要嘛?重要,但是其重要性是一定弱于表演的,从入场那一刻,你们就被列入观察了,你的一个眼神、一个语气、一个小动作都会影响得分的。

其二在于“博弈”。 博弈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可攻可守。

防守: 就是当对手针对你的观点进行驳斥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表现出失势。在2020年广东省考面试中,我有一个需要守擂的学生,他在自由讨论中被其岗位第二名有针对性攻击,这个岗位第二名的考友还很聪明得拉拢别的考友驳斥我方观点,所有人都反对他让他开始慌张、明显失势,他想起来我课上说的别人对我方观点进行驳斥这太正常不过了,于是镇定地先总结大家反对他的观点,然后陈列出3条自己坚持观点的论据,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反驳他了,然后他有乘胜开始带节奏,主动缓解对立,全场最高分,面试领先第二名10分之多。

进攻: 就是你要让对手忘记自己在表演,甚至出现恐慌、怀疑自己,比如你可以对对手说:您完全没有踩在讨论节奏上,我们刚刚讨论过此话题了。当然说这话的前提是对手确实踏不准节奏、胡说八道,他可能会炸裂到大声、可能会尴尬到无语、也可能再次坚持自己毫无逻辑的观点,无论如何你都要“进攻”——让考官知道你的对手犯错。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在“表演的博弈”中取胜?

1. 要有合体的穿搭: 男生要买一套合适的正装,全身颜色不超过3种,衬衫颜色建议淡紫色或淡粉色,不建议纯白(像卖保险)。女生不建议太正式的正装,可以稍微休闲一点,比如胸口有蝴蝶结、比如有型的裙装等。

2. 表情姿态管理: 很多同学会陷入内容表情管理混乱,可以通过老师提醒、录制视频、相互提醒等方式来管理仪表。同时注意和考官、和考友的眼神交流,切不可埋头答题;最后遇到对手驳斥不要表情狰狞、冲动,要面带微笑,沉稳反击,记住一句话:“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驳斥你的那个。”

3. 心态管理: 心态是整个无领导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见过很多人在无领导面试中就自己宣判自己死刑的学生,考官还没打分呢,他觉得自己不行了,这种学生还有守擂的,这不是拱手相让嘛?不要管前面答得怎么样,永远只关注现在这一刻这一秒。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驳斥你的那个。”

4. 气场管理: 在无领导全过程中,要保持高亢兴奋自信的态度,当对方驳斥你,你就自信满满盯着对方看,头脑思考对方思考的破绽或者逻辑的疏漏;当你个人阐述,你就自信满满看着各位考官,语言交流中内容只占很小一部分,肢体语言、眼神占比非常大。

二、个人阐述的博弈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抽签入场——阅读材料和题干——个人阐述——自由讨论——总结陈词”。

个人阐述作为整个无领导面试中第一次发言,其实是会影响到考官和组员对你的第一印象的。尤其是你抽签抽到比较前面发言,其实你可以“让对手无路可走”。

1. 发言顺序的博弈

如果抽签靠前,千万不要浪费了这个签位,这个签位就像足球比赛你带球进入对方禁区,多少要造成杀伤的。

第一个发言:首先发言的人要在表达自己的的同时,做到启发剩下的成员讨论思路。后面发言:相对来说表现机会小、很可能想说的都被说完了,但是尽量要提出新颖观点去补充前人的观点、补充讨论的框架。尤其是前面的发言人没能很好的提出讨论方向去引导大家,你来补充讨论框架是非常亮眼和出彩的表现。靠后的发言:靠逻辑性取胜,通过强有力的逻辑性去梳理前人发言的观点、原因、影响、对策。

2. 逻辑性的博弈

你要想让你的观点真正被大多数人接受,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观点有多少论证,事实证明别人根本不会信服于你,反而陷入重要性的无效讨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逻辑性!

比如这个真题:

【背景材料】

以下为广东省促进就业九条:

1.稳定政策适度降低社会保险等成本

2.进一步降低企业招工费用

3.加大重点用工企业服务力度

4.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

5.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6.进一步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7.进一步加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力度

8.帮扶困难企业职工稳岗转岗

9.加大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力度。

问题:请从9条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4条,并将这4条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任务】

任务一:按考号从小到大进行个人陈述,每人3分钟。

任务二:自由讨论,小组达成一致,50分钟。

任务三:按考号从大到小进行总结,每人2分钟。

既要9选4,还需要排序,工作量其实不小的,如果就“重要性”争论,那相当费时,但是仔细看, 这个题存在很多逻辑关联:

1. 稳定政策适度降低社会保险等成本和2.进一步降低企业招工费用都是属于“降低企业成本”。

3. 加大重点用工企业服务力度和4.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中小微企业和是否是属于重点用工企业呢?其实也是包含关系。

5. 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和6.进一步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都属于“创业”门类,其实5是包含了6,5是鼓励所有人创业,6是重点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哪个涉及面广呢?

如果你能在考场引导小组去往逻辑性思考,那会顺利很多,减少很多无效的争论。 逻辑的分类方式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你有逻辑分类的思维,会让你在个人阐述阶段就成为无形的leader,只要绝大多数人难以反驳你,那你就可以利用机会带节奏顺理成章成为leader。

比如可以从逻辑角度分类: 内因外因、包含关系、并列关系、宏观中观微观、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从整体到部分;思想和行动(思维和行动);软件和硬件;

可以从常识分类: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维度(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政治);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可以从主体分类: 政府、社会(学校、单位等)、个人;贫困户、扶贫干部。

三、自由讨论的博弈

自由讨论才是整个无领导面试的“正餐” ,学生在考试后反馈,大多数考官都会在自由讨论末端直接给大家打分了。而自由讨论,也正是整个无领导面试博弈的高潮。我们详细教教大家如何进攻和防守。

(一)角色的博弈

无领导讨论虽名字是无领导,但是其实是 在讨论过程中“产生”领导。 需要有人站出来梳理节奏、梳理观点、甚至决策,充当领导者的角色。 如果你能担任该角色,那么大概率分是最高的。

来说一下讨论中的角色定位,大概分为: 领导者、控时者、总结者和其他成员 。我鼓励大家去做一个领导者,但是经常我们的考试中角色扮演并不会特别清晰,你也可以融入几种角色。

领导者 是一个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角色。领导者要把控好讨论的节奏,确保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的出方案。一是启发其他人的讨论思路,二是让大家的讨论更有方向性,也就搭建讨论框架,三是调节矛盾。

控时者 不只是记录并提醒时间,而要做隐形的领导者,全程掌控节奏,帮助顺利完成解决方案。

总结者 负责总结和归纳讨论过程中记录讨论的成果。

组员 指的就是剩下的表达自己观点、贡献自己想法的讨论参与者。

有同学会疑问:如果有很多人争当领导者这个角色,是不是我应该放弃?答案是当然不能,领导者是一种思维,而不是一个指定角色或者默认角色,哪怕是有一个人已经坐稳了领导者这个角色,但是要记住给对手足够的进攻,也就是你要去抢领导者角色。 记住:我们参与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永远别承认对方是领导者。

1.怎么样在角色上进攻?

一是你一定要把当领导者作为一种思维 ,从刚开始搭建讨论框架就要充分参与,注意领导者并不是一定要别人服从自己的框架,而是可以择优选择最好的论点或者框架。

二是梳理讨论进程 ,一般的讨论进程包含“梳理讨论框架——对单个观点依次充分辩论——总结梳理观点”,假定50分钟的自由讨论,这3个进程最好的时间是10分钟内、35分钟内、5分钟内,所以如果你熟悉好讨论进程会对达成一致性结论有很大帮助。

三是调解矛盾 ,不能让杠精带节奏了,如果某个组员话太多,不仅拖累你们讨论的节奏,而且还挤压你说话的空间,百害无一利,所以一定不能只观望,在辩论进入白热化之前就迅速总结他们的话题并争取引入下一话题。

在调解矛盾中,我们的 上策 是:总结观点并找到2观点共性 ,比如提到AB2位同学的观点都是觉得硬件设置更重要,大家都相信一个底层逻辑就是硬件决定软件,然而甲同学的观点包容了乙同学的观点,所以2位同学出发点都是很好的,只是宏观和微观的区别。 中策 是:指出其中某个观点可能更有见地,引导大家偏向一方 ,比如说:一轮辩论下来支持A观点同学的观点有3个,论点分别是;支持A观点同学的观点有1个,论点分别是,我认为B观点的支持者始终没有提出新的观点,我认为大家从论证和观点的角度,支持A观点的同学更科学, 下策 是:站队——直接表明自己更同意其中某个观点参与辩论 ,告诉大家我是支持A观点的、理由是什么。作为领导者除非你的观点特别新颖,否则不要轻易表态。

2.怎么样在角色上防守?

大家可以把进攻理解为:梳理讨论的进程、打压别人的有效发言次数、让考官觉得你的影响力和逻辑能力强大,然而防守是什么呢?

防守就是进攻的反面,当别人在梳理讨论的进程、打压你的的说话空间、质疑你的逻辑分类和影响力的时候,你要有防守意识。

在2020年广东省考面试中我有一个学生招2排6,需要面试逆袭6分才能逆袭前2名最终上岸,然而她在面试中遇到的第二名明显有培训过的痕迹(侯考期间交流过那个第二名)。因为这个第二名有争当领导者的意图:抢第一个发言、梳理讨论框架、引导大家思考。然而我这个同学防守意识和能力特别强,她被抢了讨论框架以后,她做了2件事情。

第一件是据理力争讨论框架。 因为讨论框架可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你能不能理清楚整个讨论的思路;而且那个守擂同学的框架并没有特别好,可以说站不住脚。我学生从内因决定外因的角度,把材料的选项从新分类,按照内因优先的原则选择出新的讨论框架,她提出自己的讨论框架以后,对手甚至一度冷场,所有人都支持她。

第二件是守护说话空间。 守擂者很聪明,会提出一些很强势的观点。我学生发现她提观点和论证能力挺强,一直引导守擂者思考,守擂者完全被带节奏了,不在自己喜欢的节奏里,都没机会提出新的观点。于是变防守为进攻了。

(二)思维的博弈

思维的博弈就是在无领导面试中会存在的思维差,比如从15个选项里找出4个并排序,大家能排列的方法有32760种,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自由讨论必须要达成一致性的结论,怎么在思维的博弈中出位呢?

1.善用逻辑。

比如2016年云南省直面试题。

【背景材料】

精准扶贫是我国一项重大方针政策,针对我省目前贫困人口梳理较大的省情,省人大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1.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地区通过经济生产提高致富能力

2. 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进一步核实资金投入是否到位,细化资金使用情况和渠道;

3. 进一步完善扶贫干部管理体制机制;

4. 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致贫原因、流动情况录入网络信息系统,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5. 划分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作为扶贫第一责任人,乡镇领导干部担任网格长,加强责任倒逼;

6. 加强招商引资,通过税收、土地、融资优惠政策以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通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贫困人口就业。


问题:上面有6条改善贫困的建议,请从可行性和重要性的角度进行排序。

可以怎么分类呢?

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

越简单可行性越强,工作越基础,对应的重要性也强。

4. 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致贫原因、流动情况录入网络信息系统,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5. 划分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作为扶贫第一责任人,乡镇领导干部担任网格长,加强责任倒逼;

上述2个实施最简单,而网格化管理又可以帮助信息录入,它们是因果关系。

也可以从软件到硬件的逻辑:

软件:

2. 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进一步核实资金投入是否到位,细化资金使用情况和渠道;

3. 进一步完善扶贫干部管理体制机制;

4. 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致贫原因、流动情况录入网络信息系统,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信息化管理;

6. 加强招商引资,通过税收、土地、融资优惠政策以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通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贫困人口就业。

硬件:

1.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地区通过经济生产提高致富能力

5. 划分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作为扶贫第一责任人,乡镇领导干部担任网格长,加强责任倒逼。

2. 善用数据、案例和名人名言。

数据和案例在大家干巴巴讲道理的时候放出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比如有一个开放的无领导面试题:发展旅游业会不会造成环境和民风破坏?

这个题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无领导battle抽到的题,如果没有案例和数据的论证,大家都在干巴巴地论证,直到我提出:当然不会呀,比如巴西的亚马逊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每年以3%的惊人速度消失,为什么呢?联合国派出的考察团发现:亚马逊雨林地区没有经济支撑,当地老百姓只能靠砍伐树木偷运出去赚钱。而反观中国的桂林,当地出现多起野猪破坏农作物,村民都不敢驱赶,为什么?因为当地村民感受到了绿色经济发展的红利,游客多了,风景可以变收入,大家对于环境的保护更放心上;并且当地开发出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深度游,游客可以参与少数民族的节日、嫁娶等民俗文化,反而发扬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在2020年广东面试中,我有一个从申论一手带到面试的学生,背了很多申论素材,在面试班每次她都能引经据典。最后她从笔试第三名,逆袭到总成绩第一名。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戳这里读读她之前写的一篇无领导面试总结

(三)观点的博弈

无领导面试的题目要求通常会出现“开展自由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什么是一致意见呢?就是整个小组最后都认同的最后结论。

不论是广东省考、广东选调生和紧缺、各地区遴选、国考,凡是用无领导的都很喜欢用多选题,多选题占比超过70%,原因就在于 多选题很难得出一致性结论 ,从15个选项里找出4个并排序,这能重复的概率很低,所以达成一致结论的难度很大。

既然难度很大,总归要有人得放弃自己得观点,是不是可以为了团队利益轻易放弃自己得观点?不是。那是不是可以据理力争到最后?也不是。 观点的博弈需要“巧劲”

1.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2020 年广东省考面试班里有一个学生之前就参加了2019年选调生的无领导面试,我问他为什么19年选调被人逆袭了?他说:“他去某公培训的时候,某公教他当队友说的特别好的时候,要微笑得说:您说的对,然后采纳对方的意见,保证能达成一致性意见。然后我在考场的时候遇到一个非常强势的大哥,当我提出观点,他立马反驳我并提出一个强有力的观点,我觉得挺好的,也着急达成一致性意见,所以就说:您说的对,然后全程他做了领导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SPOTLiGHT聚光》多个全职岗位@你!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3 天前
健康养身  ·  昨天•今天•明天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