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海贤
动机在杭州(陈海贤)的个人公众号,主要用来发我自己原创的关于幸福和成长的活动、问答、文章和书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直答为什么接入满血版 ... ·  8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是怎么知道遇到了对的人?【第1 ... ·  13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 ... ·  昨天  
知乎日报  ·  知乎直答接入「满血版」DeepSeek R1!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海贤

“许三多”的中年危机

陈海贤  · 公众号  ·  · 2024-08-31 11:15

正文


文末查看训练营详情

咨询及报名



预约直播,听海贤老师亲自讲解





我一直在做一个自我转变的训练营,每周四都会跟训练营的同学连麦,和他们一起探讨人生的困境和可能的出路。


这次连麦的同学,我看不清她的年龄。她似乎不年轻了,可是又有一种单纯的稚气。唯一能看清的,是她蔫蔫的,似乎对我们的对话,没有什么热情。


当我问她要和我探讨什么问题时,她说:“助教跟我说,放松一点,随便聊。所以我也只想跟你随便聊聊。”


我说:“啊,助教这么不负责任啊!”她笑了一下,很快又回到蔫蔫的状态。


连麦里,我最怕的就是随便聊聊。因为时间很短,有效的连麦,需要聚焦一个方向。


你只有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知道自己被卡在什么地方,可能的出路在哪里。 否则,连麦就会变成漫谈,就不会有启发和发现。




可是悖论的是,有时候身处转变的人,就是迷茫到不知道该跟你聊什么。


就像这位同学,她说:“我整个人开心不起来。我知道自己肯定出问题了,但不知道怎么去调节。说出来的话,都是能量很低的话。前几天请一个老领导吃饭,他一看到我,就问我怎么看起来不开心。我脱口而出的话是:我觉得什么都没意思。弄得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问她什么事让她开心不起来。她说她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整个人都很烦。生活、工作、全面挫败。我问她所有这些不开心的事里,最让她不开心的是什么。她想了想说:


“我明明很不想在这里工作,却还是得在这里工作。”


终于,我们不用在一团情绪的迷雾中挣扎,而有了具体可以谈的东西。


她在一个公司做绩效考核。15年了。是公司的管理层。


“15年,是一直都没有意思吗?”


“不是。是最近这一年。”


如果说,最近的一年是转折,那过去的14年,就是一部奋斗史。


她说:“我文化层次很低,初中毕业就到这个公司工作了。进去的时候,我是车间的一线员工。我的工作,就是抬木皮,切木皮。我是一线的操作工,每天都很机械地抬啊搬啊。


可是那时候,不管现在是咋样,我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去学电脑。做了三四个月一线操作工,我的工作有了第一次变动: 我成了仓库保管员。


这个工作现在听起来也不咋样,可是比一线操作工,还是稍微上了一点档次。最重要的是,这个工作可以让我接触到电脑了。一接触电脑,我就开始学报表,学Excel,学做生产统计。我一边自学,一边向同事请教。只要能学到东西,我什么都会做。”


“这么厉害!”我习惯性地夸她。 这句夸奖把她从过去拉回了现实。 她忽然又蔫了:


“老师,曾经我也觉得自己挺厉害。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都不算什么。”


我只好再把她拉回过去。让她继续讲。


“做了一年了仓库保管员,我遇到了一个我很崇拜的女领导。她有时候会到仓库里来视察。有时候,她会问我问题。仓库里有什么,还有多少存货。最开始她只是随便问问。可是每次她问,我都能马上回应她,把数据清清楚楚地告诉她。 那是因为,我用心了。


这让她很惊讶。慢慢地,她就注意到了我。后来,她自己的助理辞职了,她就把我调到了身边当助理。


这对我是莫大的荣幸。为了能够在学历上配上助理的岗位,我开始自修大专文凭。修这个文凭,花了我两年半的时间。”


我问她怎么能一边工作一边修文凭,她就在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和周末上课学习。我又忍不住夸了她。


结果她又说:“老师这没什么厉害的。大专文凭只要上课、交作业、考试通过就好了。我觉得这真没什么,现在我都没觉得,这文凭有什么含金量。”


就算自考的大专文凭没太大含金量,坚持两年下班学习、没有周末的日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可是现在,她对夸奖和认可,有了本能的抵触。这个抵触是怎么来的呢?明明是一段热血奋斗的历史,她为什么这么轻易就否定自己的过去呢?


“因为我发现,这些上进没有用。我努力了很久才做到的事情,这些刚进公司的年轻人,很轻易就做到了。他们一来,做几年就能升职加薪,而我做了十几年,也不过如此。忽然我就觉得,以前的付出,好没有意思。


以前,我一直是这样对待我的工作的。我拼命学习。花姐你知道的,我很崇拜她。 她的职场技能课,我都学了个遍。我做什么事都积极主动,别人不愿意干的,我都去干,别人不愿意接的活,我都去接。我从来不跟领导去谈待遇。只要他们给我机会,我就埋头去干。我不会计较回报。只要他们认可我,相信我,我就很感恩,我愿意豁出性命去跟他们干。 我对以前的领导就是这样。


可是,现在很多事都变了。我以前的领导退休了。来了一个新领导,是个年轻的男孩子。我还是像原来这样。今年部门里有一个新的工作,没有人愿意接。部门负责人找了我好几次,让我接这个工作,说会配合我,年薪上不会让我吃亏。我都答应了。可最后,还是什么都要我自己扛。年薪也几乎没有加。反而部门里的两个小年轻,还是我亲自带出来的,他们都升职了,而且年薪都加得比我多。


我心里很不平衡。可是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好像第一次发现,自己一点都不能免俗。”


问题不是她不能免俗,是15年了,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不能免俗。那以前的15年,从来没有委屈吗?她是怎么面对以前的委屈呢?


“以前当然也会有委屈,以前一有委屈,我就会用学习来平衡。我做的工作我已经很熟练了,我就去学习很多东西。我学了很多管理的知识,因为我跟自己说,我有机会跟总经理去聊,我一定要有我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们真的会认真听我。他们的认可让我觉得有成就感,那委屈就不算什么了。不像现在的领导,他们根本不会听我讲这些。甚至有时候他们会直接说:


“这个跟你有什么关系!””


她又陷入了那种迷茫。15年了,她才开始发现自己未能免俗地会不平衡。原因是她不再能用原来的方式得到领导的认可了。


表面上的问题并不是她换了一个领导,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而实际上的问题是,她一直都只有一个模式:感恩、学习、不计回报地投入,从而得到领导的认可。


现在,这个模式不管用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过去。




“我是不是像个没长大的小孩?”


她问我。怪不得前面我夸她几次,她都拒绝了。以前她总是追求的认可,现在她开始怀疑了。


“我觉得不是。”我说,我确实觉得不是。 她有成人的坚韧。是这种坚韧,把她从车间的一线工人,带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可是她也确实有孩子式的纯真。


你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的主角:许三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记得他。那个去当兵的淳朴的农村孩子,他也是只知道感恩、投入、吃苦耐劳,别人问他人生的意义,他就说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他也很幸运,一直都遇到他欣赏认可他的领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