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454
个与众不同的人
“时尚圈是个很纯粹的地方。”
酒过三巡,这个常年游走在一线明星和国际名模中间的男人,突然眼睑一垂说起心里话。微妙变换色阶的灯光在他的眉眼上划过,在瞳孔处折射出一团迥异的光芒。34岁,仍有孩子般的真诚直率。
所以,能从大山里走出来走到今天,代表中国造型师在国际上拿下一席位置。司马确信,在他身上除了实力,还有点别的。
这可能是北京最“神奇”的地方。
音量钮向右拨动120度,枚红色灯啪打开,王家卫式的迷幻色彩蔓延开之时,吉克隽逸开始微眯眼睛,窦靖童甩着小辫子欲语还羞……
但这儿,真不是一家酒吧。
10点前,做头;10点后,喝酒。
就在窦靖童变成一个dancer之前,
我“凌乱”了她的长刘海,
又编上十余根小辫儿~
我“破坏”过太多角儿的头发。
剪刀一下去,咔擦,咔擦。
赵薇的额前,
第一次有了刘海。
影棚里的黑布卷起来,掐边儿,
就成了硕大的帽子。
“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
是只属你的却又不曾而知的风格。”
手持剪刀的时候,
你会知道我的身份——造型师。
我叫陈锋。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介绍我自己……的故事。 大多数时候代替我发声的是我的作品,但是今天,在有束光,我想要那么一束光。
为了一个埋在心里12年的“美”梦。
本质上说,我只是个靠手艺吃饭的。但又不止于此。
16年前,中国并没有发型造型师,那会我刚山里走出来谋生。16年后,我成为中国最TOP的那一批造型师,带着一帮人以THE FUR(开头你看到的那家神奇的造型空间)的名义,在国际上喊得出声音。
李冰冰、巩俐、赵薇、杨紫琼、周迅、杜鹃、窦靖童、白百合、春夏、倪妮、周冬雨、霍思燕、古力娜扎、向佐、郑钧&刘芸、张亮、何穗……T Magazine 、L'OFFICIEL、Vogue、W、GQ、BAZAAR、VISON……
我几乎和所有一线明星和一线杂志都合作过。
给冰冰姐做的造型,不再只是头发
关于我和THE FUR……如果你在北京,你可能听过那件“怪事儿”。
Gucci华贸店开业的那个晚上,整条街几乎是人挤人,媒体们一溜儿扛着摄像机,但是几分钟后所有人都懵了:杜鹃张亮郑钧刘芸霍思燕陈燃孟广美和圈内各大时尚界的领军人物……都下在我店门口。
那天,正好我也开张。华贸老板绝对是想不通的: “对面那小子什么来头?”
恩,是我……
那小子就是我。但我真没什么大背景。
我不是一个富二代,
也不是官二代。
能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有那么点实力,
如果你有真正的实力,就可以改变规则。
多年之后,我终于有底气这么讲。
为了生存,我16岁就离家去工作。
我爸妈很早就离开了我,我是我奶奶养大的,家里经济不好是原因之一,又受到电视剧的蛊惑……
那年清纯的徐静蕾
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算是我离家出走的“根源”。
扎着马尾辫的徐静蕾和留着中分头的李亚鹏,在大海边缠绵,海浪由此拍动了我的小心扉——走,去大连!98年的大连,就是北方的小香港。所有的英雄好汉都在这儿。所有的漂亮姑娘也都在这儿。
滑溜溜的亮面漆皮裤,摇滚T恤。中分?毛刺?飞机头!如愿以偿吹到海风的我,站在堤坝上双眼湿润。
对于一个小学六年级就背着个蛇皮袋,从长白山去沈阳淘衣服的男孩子来说,选择当理发师,是理所当然的。
“叫你小子瞎剪,什么玩意儿!”
几个人风风火火冲进来,带头的东北大哥猛地把我摁倒地上,操起桌上的花瓶就往我后脑勺砸,仅仅是因为他想要平头,而我剪了个更适合他的“发型”。
血顺着耳廓低落到碎发堆里,16岁的明亮,碎了一大半。
当然,这件事的最后,我也没吃亏。总之关于审美的反抗,我会永远继续下去。
剃头匠,剃头匠,终究是个不被人尊重的职业。
幡然醒悟之后,我没有弃暗投明。脑子反而翻腾着一股少年气“老子要证明给你看看”。
当时就凭着业余给自己剪剪头发的技艺,我在大连找到了那地儿是当地最好的一家发廊。我想除了我颜值比较高(玩笑),我想是我对美的捕捉会比别人快很多,所以客人也最多。
带着双重愿望,我辗转上海,去了北京。加入浩浩荡荡的北漂队伍。
住的地下室。七八平的小卧室,门一推开就是床。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在房间里站着还是坐着。走几步路晃荡晃荡?别想了。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我并不很在意。因为,心里有光亮。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在当时的北京,也没有发型造型师这个职业,只有化妆师 。长久以来大家默认化妆师就应该包办一切,但是化妆师哪里懂得头发走向,头部骨骼,头……
想从化妆师手里把造型给分过来,对于做了多年头发的我,也不是不可能。
杂志,由此成了最好的切入口。在家用假发一个个做好,拍照,发过去让编辑挑,编辑看上了就去现场做造型。餐饭车费加正常班儿的旷工费,通常都是赔钱的。
但我知道,从0到1,开端必定是最难的。
一本讲造型的书,我会翻到书皮都皱巴巴,翻墙扒的造型视频,我会拆解完再举一反三。那段时间,我常常到工地门口摆个摊,给做工的人免费剪头,或者给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修头发。
对头型和头发的理解,是在这一点点的练习中,变得愈加深刻。
我曾把奶奶接过来在北京一起住过小段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我做发型的速度相当快,而且把握得很准。
基础功扎实,加上天生对美感的敏锐度。我做的头发,很快从那一摞杂志里跳了出来。
那会我的风格已经很明显了,一般的造型师只是模仿,但我的总是会生出新的想法(由于年代久远,我就用一张魔幻的图表示一下)。
找我的艺人在被改造型之后,那张照片的曝光通常会高很多,所以圈里人就拿着杂志问:“这是谁做的?”
李冰冰就是通过杂志找到的我。
后来和冰冰姐有过非常多的合作,这张你见过的吧
后来……
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
而我就是那个发现它的人,
发现只属你的却又不曾而知的风格。
“人的每根头发都承载和传递他的个性信息
甚至包括吃了什么样的食物和感受。”
后来,
我把句话标在了THE FUR的墙上。
从外面看,The fur是这样
在国内那会,我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作品集和看似很拿得出手的履历。
但,我以为要真正去知道一件事,模仿远远不够,要在那个环境里才行。
在受到DVF邀请之后,我几乎没有做任何准备,一张机票飞去了纽约——工作。用磕磕碰碰的英语找房子、联络工作……
好在,造型这件事并不是通过说话来完成,你的手上功夫才代表你的水平。
在纽约给伊恩·萨默海尔德(吸血鬼日记的男主)做造型
“锋,你真不留纽约了么?”
在纽约待了两年后,我却决定回国,不管圈里人怎么劝。作为唯一一个在纽约工作过的中国造型师,他们自然想不通。
诚然,我爱死这个自由性感的New York,爱在那里看过的艺术展,爱在纽约大学修过得摄影课平面视觉课,爱曼哈顿每一家有调调的古着店,但……
在纽约时常逛的古着店
我不能只看到我自己的发展。
国内资源那么多,外国人都想来中国赚钱,外来一线大牌进来中国我们都免费给资源,我们自己人呢,却在这个行业越做越low。
中国造型行业也是可以有一线品牌的,如果我先去做了,是不是就可以带动一波真正热爱造型行业的人。
所以我回来就在北京开了
THE FUR
——专做私密生活方式的整体造型沙龙。
三层,600平,陈坤的东申空间做的设计。
花几个月找地方,又花几个月才谈妥,装修到软装,我是一点一点看着它长起来的。店里的一把椅子,甚至一束光都是我花了很大力气去甄选。
我希望它充满未来感,又极致完美。
想像一下,晚上7点的北京,
你穿越人潮密集的大望路,
走进
THE FUR
。
推开玻璃门,26度的空气净化系统和66度的光影,
让你瞬间变得很惬意,
在吧台前点一杯Tequila Sunrise,小坐一会。
微醺之时,
你沿着混泥土台阶走上二楼,
刚从秀场回来的资深发型老师,
已经在等你。
二层专业沙龙,足够舒服。
通过“时空隧道”再往上走,
到达三楼,
超大的VIP室里更加私密,
有人在打碟,有人在碰香槟,
这里总是会有不同主题的party,
三楼VIP
你一转头,
搞不好就会碰见张亮,
或者,那谁谁谁。
前段时间,
古力娜扎的造型大片就是在
THE FUR做的
。
郑钧演唱会海报、
整体造型及拍摄
也是在这儿取的景。
剪发、化妆、服装造型、
摄影、咖啡、酒吧……
这些属性集合成了
THE FUR,
一切关于未来的造型幻想。
超模飞过来THE FUR定妆拍片
在未来,我们设想把这个范围拓展到时装跨界、服装、甚至教育领域。
我们想用造型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而这一切正在发生。
但只有我们的力量走得还不够快。所以我发起了这次众筹,想要找到那个对美有着执着信念的你,想要找到那个可以和我一起走下去的你。
去做属于中国自己的造型行业的大牌,
去改变规则,
而它,
需要时间和更多的人来沉淀。
你愿意和我一起么?
更多详情,欢迎
长按扫码
入群了解,
请备注“
造型
”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小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