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kumum
最近互联网上最火的中年男人,非大冰莫属。
我们这代80后,对他的记忆是当年的综艺《阳光快车道》的主持人,后来听说他离职做起了背包客,没钱了就靠手鼓和民谣赚点外快。
再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进了书里,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读者。
不过说实话,在他靠直播翻红之前,大冰的风评算不上多好,很多路人对他的基本认知来源于一人分饰多角的“冰学”。在书的作者栏,他说自己是主持人、作家、民谣歌手、酒吧掌柜、油画画师、皮匠、银匠、诗人、手鼓艺人、老背包客、黄金左脸、禅宗临济弟子……因为这些高调甚至略显浮夸的自我介绍,他被嘲讽了好几年。可当大冰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很多人发现他竟然跟想象中很不一样,幽默是真的,多才多艺是真的,热心肠也是真的。直播间的名场面之一,就是有个年轻人连线大冰,说自己正坐在28楼的楼顶,感觉人生毫无希望,有轻生的意图。大冰得知男生在郑州后,立马联系朋友带他去吃烩面,又劝他“既然在这个地上不自在不舒坦,咱就出海”,聊到最后,那个男生决定放弃自sha。还有黑粉指着他骂“我不喜欢你,感觉你很有优越感”,大冰轻飘飘地回应“你说得对”,甚至还给对方讲道理“任何事情只要你加上‘你感觉’三个字,就都是你说得对”。按照以往互联网的路数,流量过后大概率是带货,但大冰却放下泼天富贵,留下一段话说抽身就抽身。再次回到直播间,他关掉送礼功能,挂起了“宝贝回家”的牌子。说到中年人的通透,其实我还想到了另一个人,光线传媒的副总裁刘同。跟很多北漂族一样,刘同刚来北京时也挺孤独挺迷茫,那时候他一个月只有900块钱工资,好在最后得到了很好的机遇,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北漂十年后成为传媒集团的副总裁。可人生哪能一直这么顺呢,41岁的时候刘同的电影项目失利,巨大的压力和对合作伙伴的愧疚,一下子把他压垮了,那段时间他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还秃头,耳鸣。后来我再次在网上看见他,是他在加油站门口录了一个视频,他说消失的那两年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就躲起来写书,现在新书上市了,自己也终于走出困境,一切都风平浪静。而且我觉得从某种状态上来说,他跟大冰是有一些接近的,都是40多岁的男人,站到过巅峰也经历过一些起起落落,然后现在回过去看一些曾经的痛苦,都能够云淡风轻地面对。其实也不光是大冰和刘同,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20岁的时候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期待,以为世界是这样那样的;结果到了30岁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事情跟想象中不一样,就会进入到某种痛苦的状态里;但等到40多岁、50多岁,见的事情更多了,经历了更多事情之后,可能就觉得之前的痛苦根本算不上什么。再往后二三十年,等我们六七十岁还能跑得动、跳得动,吃得好、睡得好的时候,你会觉得幸福又都回来了。所谓的通透,就是遇到了比小时候不能接受的事更大的事,但都安全的挺过来了。也许这背后都是一些痛苦的经历,但它也重塑了我们的一些内核,帮我们走得更远更好。所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这些痛苦的经历就是坏事吗?或许也不见得。我之前有次上中欧的课程,我们讲经济学的老师说,他看了这么多企业的起起伏伏,最后觉得企业要想赢,最大的王道就是“活得长”。坦白说,我曾经也拧巴过,之前的外企经历让我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但作为一个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二胎妈妈,实在是分身乏力。所以后来我学会了把事情分优先级,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分出去,我也能腾出更多时间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养娃其实也一样,刚成为妈妈的时候,我连啾啾吃什么营养餐、一天拉几次粑粑都记得门儿清,唯恐因为自己的一点疏忽给孩子带来什么伤害。但40多岁以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也渐渐不那么紧绷。之前有一次,我带着啾啾和呦呦去烧玻璃,开始之前跟她们俩强调过安全事项,但在操作过程中啾啾还是被烫了一下。要在以前我肯定特别懊悔自责,但现在我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有一定风险。既然选择来玩,就要承担这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而且伤口也不是特别严重,一个星期以后啾啾的伤口就长好了。经历了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以后,40+的我现在特别简单。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重大决定时,我很少会内耗跟纠结,一般情况下都会倾向于那个能让我“多活两年”的选项。而且这么做以后,整个人都特别轻快,连中医都说我是少见的“平和体质”。姐妹们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时候,就选让自己高兴和轻松的那个。比如这个包要不要买?有的人会说不买,这笔钱省下来我可以多活两年;有的人就说不买我难受,我长结节,我可能都少活两天,那就买。如果愿意承担那个压力,而且孩子和大人都能接受,就可以试着往前冲一冲。但如果家长能够自洽,接受孩子是个快乐的普娃也没问题,妈妈也松弛了,亲子关系还更好了。说到底,我觉得对咱们中年女性来说,所谓的通透,其实就是少点拧巴。毕竟再多的道路,也不能全都走遍,最后还是只能选一条来走,且无论选择哪一条都各有得失。但只要我们认清,人生不就图一个“开心就好”嘛,那不管选择哪条路都有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