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锂和钠属于同一主族,具有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与锂离子电池相同,钾离子可以在一些化合物中嵌入与脱出,这为构建钾离子电池提供了前提条件。
钾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正负极材料为两种可逆脱嵌钾离子的材料、电解质和集流体组成。其工作原理和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类似,属于典型的摇椅式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钾离子从正极中的活性材料脱出,通过电解质嵌入负极中的活性材料中,正负极材料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当放电过程时,钾离子从负极中的活性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嵌入正极中的活性材料中,相应的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发生可逆氧化和还原反应。在钾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选用含钾材料,负极材料选用无钾材料,无金属钾的钾离子电池有望和锂离子电池一样,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和定的安全性。
-
成本低:首先钾资源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占地壳的 2.09%,与钠资源(2.36%)接近,是锂资源(0.0017%)的 1000 多倍,钾的价格相对锂资源要低很多,目前工业级的钾金属和钾盐的价格相对于锂金属和锂盐要低的多;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K 和 Al不会形成 K-Al合金化
合物,因此钾离子电池负极的集流体 Cu 箔可以用 Al箔替换,也可降低电池成本。
-
能量密度高:K/K+的电极电势低,锂钠钾同属第一主族,在有机非水电解质溶液中,K/K+的电极电势比 Na/Na+和 Li/Li+的都要低,例如:在碳酸丙烯酸酯(PC)溶液中钾、钠和钾的标准电极电势大小次序为:K/K+(-2.88V)
-
-
倍率性能好:相比于锂离子和钠离子,尽管钾离子具有最大的离子半径,但在水溶液和 PC 溶液中表现出最小的斯托克斯半径,钾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速度最快,摩尔电导率最高。密度泛函理论 (DFT)计算结果表明,在 PC 溶液中,钾离子的去溶剂化能较低。就阳离子电导率和去溶剂能而言,预计钾离子电池具有比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单电池更好的倍率性性能。
内容源于《钾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免责声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能源时代"公众号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7日内联系"新能源时代"公众号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