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团Meituan”公众号2月19日发布公告称,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美团根据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和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认真落实骑手权益保障,持续推进骑手社保工作。
美团表示,2022年7月以来,在人社部指导下,美团率先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出资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
去年以来,美团就骑手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方案做了认真研究,选择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初步试点方案,目前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美团称,将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扎实推进骑手社保相关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各界公布相关进展。
据“京东黑板报”公众号2月19日消息,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京东方面表示,京东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不断完善外卖骑手权益保障,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
除了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近期,还有多家平台企业
推出了
系列新举措
改善骑手就业环境
2024年12月30日,美团宣布骑手“防疲劳”机制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内启动上线工作。骑手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此后每隔一小时提醒一次;跑单12小时将强制下线。
2月14日,“美团Meituan”发布公告称,将正式在广西部分城市上线“超时免罚”试点。
在试点区域,美团将全面取消超时扣款,将众包骑手的“超时扣款”改为积分制度,并辅以支持策略,如培训帮扶新骑手、优化出餐调度和申诉通道,持续改善骑手的配送体验。
在试点区域,超时不会对骑手的收入产生影响。若核实超时为骑手责任,可能会被扣分。后续骑手可通过准时送达来获得积分。
据美团在样本地区的调研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美团外卖的总体超时率为0.75%。调研发现,目前骑手超时的主要原因是:遇到特殊场景,或新骑手配送经验不足。
数据显示,入职30天内的新骑手,超时率是入职1年以上老骑手的近5倍。新骑手更容易因为对配送环境不熟悉、派送订单技能不熟练,导致订单配送超时。此外,天气、路况,甚至是电梯异常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骑手配送超时。
针对上述两类超时原因,美团做了相应的安排与优化。
在极端高峰期等特殊时段里,美团会为骑手提供积分激励,鼓励更多骑手参与到配送中来。从算法优化上,改进了针对新骑手的订单调度系统,确保“新手期”不会接到难度大、易超时的订单。
试点期间,骑手超时扣款的规则将取消,改为积分制。如骑手因超时扣分,后续可通过准时送达订单加分。积分会在次日更新。如骑手积分过低,可通过参加线上或线下的辅助培训恢复积分。
面对异常突发情况,美团表示,将完善异常场景的识别与上报机制,前置判断因路况、天气等异常而导致的潜在超时问题。当骑手遇到了特殊天气、特殊路况时,不需要再去担心可能超时,后台核实后,会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免处罚。
外卖平台饿了么表示,平台通过将判罚考核方式柔性化,减少罚单类型、增加更多免罚场景的方式,保障骑手权益。
此前,饿了么已落地5分钟超时免罚、恶劣天气骑手免罚等场景,目前正进行超时免罚试点,持续完善相关举措中,并将陆续公布。
各家外卖平台开始探索新的机制,希望通过正向激励而非惩罚来减少订单的过度超时。相关举措受到各界关注。
去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提出了算法导向正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自主可控、责任落实等一系列重要原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
表示,各家平台企业不断提升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日前,美团、京东分别官宣将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
覆盖范围不仅是全职骑手,而是延伸至兼职骑手。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关注。
外卖骑手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典型群体,长期面临劳动关系模糊、社会保障覆盖率低等困境。在数以千万计的外卖骑手中,仅有少数全职骑手享有社保。2022年,人社部启动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简称“新职伤”)。此次头部企业的主动行动,既是对政策引导的响应,也是社会责任的驱动。
社保覆盖的延伸,将显著改善外卖骑手抗风险能力,为骑手在遭遇交通事故或年老之后提供有效保障。同时,有助于增强骑手的归属感和职业尊严感,促进“骑手友好”和社会公平。
更值得期待的是,两家头部平台企业的举措,能够带来社会示范效应,通过骑手的“用脚投票”,推动其他平台跟进,逐步改变行业生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