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最大的史记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里的故事,你我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包容万象  ·  他临终前,留下20岁的孙媳妇:你已经守寡2年 ... ·  23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南怀瑾倪海厦,教学视频合集(免费)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下五千年故事

1948年,国民党舰队入江阻挡解放,周恩来道:是时候唤醒那个人了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0-20 18:00

正文



1948年1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随着解放战场之上,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已然吹响。


眼看着东北、华北战局的接连不利,长江天堑,顿时成为了国民党当局眼中,赖以维系蒋家王朝的最后一道生死线。


为了死守长江,阻隔解放军于江北,进而造成国、共南北对峙的局面,国民党方面利用解放军当时没有海军的弱点,紧急调派原本负责连云港以南、至广州沿海防务的海军海防第二舰队,火速北上长江。


加上已有的陆、空军队,国民党方面打造出了一条拥有七十万兵力、两百八十余架飞机、一百二十余艘舰艇的海、陆、空立体防线,企图凭此阻挡解放军南下渡江,以守住长江天堑。


如何突破国民党所设置的长江防线?成为了摆在解放军面前,一个未来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的周恩来闻讯之后决定,派人前去做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领导人的工作,力争第二舰队届时能够配合解放军的渡江作战,主动拥抱光明,择机选择起义。


周恩来


解放时期的策反工作,牵线的人的选择很重要,一般都会启用敌人内部我方潜伏人员,进行周密策划。此人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深入虎穴;同时还要有十足的把握,超凡的胆识,才能最终确保,完成组织上所安排的任务。


当时,负责解放区策反工作的杨尚昆和李克农就曾为此事,专门跟周恩来进行了商谈。两人询问周恩来,国民党内部,该派谁去执行这项任务比较合适?


那一瞬间,周恩来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一个熟人的影子:


这个人曾经直接受命于自己的领导,大革命失败之后,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其后一直潜伏在国民党海军内部,属于一个资历非常老的海军元老。


“潜伏这么多年,也该重新唤醒他了。”


随后,周恩来对即将前往国民党方面进行联络的吴克坚交代道:

“找到那个人,并告诉他,是我叫他归队的。”


周恩来当时命人前去找寻的那个人,就是时任国民党海军《中国海军》月刊社的社长——郭寿生。


说到这里,可能许多人会觉得,一个月刊社社长,又没有军事实权,此刻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力,来改变战局呢?


然而,当我们接下来看完郭寿生的传奇经历之后,您便不难理解,为何后来有人会对此评价道:


“当共产党重新唤醒郭寿生的那一刻起,国民党的长江天堑防线,便已经开始岌岌可危起来了。”


郭寿生


01、舅父的影响


1900年,郭寿生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户农家,因为家中子女较多,年幼的郭寿生随后被父母,过继给了自己的堂叔为嗣。

后来,因为嗣母多病,郭寿生便被一直寄养在嗣母舅——黄展云的家中。

黄展云作为同盟会福建支部的元老,自身革命思想比较激进,整日又为宣传革命,四方奔走。

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郭寿生,自幼便抱定了为国为民的革命信念。

同时,黄展云还有另外一层特殊的身份:

甲午战争期间,在威海卫海战自杀殉国的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便是黄展云的岳父。

1895年,岳父刘步蟾为国自杀殉舰,当年妻子的伤痛、国家的屈辱,在年轻的黄展云心中,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伤痕。

在郭寿生的记忆当中,舅舅每次提及甲午海战之时,总是扼腕痛惜,以当时国家海军之丧亡,引以为憾。

每次讲完之后,黄展云总会抚摸着郭寿生的小脑袋说道:

“国家兴亡,我辈自当努力为之,然未来之大发展,必将寄托于尔辈,勉之,勉之。”

当时的郭寿生,虽然年幼,但对于那片广袤、蔚蓝的海域,却早已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02、军校生涯


1916年,郭寿生以海军部福建地区招考生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烟台海军学校。

烟台海军学校最早开办于1903年,最初为清廷的“海军学堂”。

1913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海军部将“海军学堂”更名为“烟台海军学校”,郭寿生他们这一届学生,是烟台海军学校的第16届学员,也是该校第一次面向全国的招生。

十六岁的郭寿生,在前往北上求学的途中,心情非常激动,他回想起幼年时期,舅舅对自己的殷勤叮嘱,以及他对国家海军壮大之期望,不禁心潮起伏。

当时的郭寿生原本认为,自己即将进入的那所学校,会是一个充满激情、为国塑材之地,然而当他真正进入学校之后,却不由地感到了一阵深深的失望。

烟台海军学校

北洋军阀控制下的烟台,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而烟台海军学校当时所在之地,则更是荒凉偏僻,与世隔绝。

郭寿生等人每天除了上课、操练、遵守作息制度之外,几乎接触不到外面的任何信息和思想,一众青年,如同被禁锢在一座封闭的牢城之中一般,而校内的教员则更是思想保守,对任何先进思想一律非常排斥。

不过,他们这一届因为是面向全国招生,班中的同学们当中,有不少阅读过进步书籍、思想活跃的年轻人。

这些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很快便拧成了一股进步的力量,他们在压抑的学习氛围之中,沉默地聚集着能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而那一刻,很快便到来了。

03、五四的洗礼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

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思潮,冲击着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即便是在烟台这个处于胶东半岛端部、消息闭塞的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

在五四爱国思潮的影响之下,郭寿生与同学李之龙等人奋不顾身、冲破校内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在学校之内,张贴了“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一系列爱国标语。

除此之外,郭寿生还借助福建人注重同乡同谊的情分,积极组织校内、港内的福建籍师生、官兵,一起上街游行示威,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正是因为郭寿生等人在五四运动中的积极表现,也使得建党初期,中共中央便将目光投向了这里,并迅速派出得力人员,前往烟台发展革命力量。
当时中共中央派往烟台地区的人员是邓中夏和王荷波。

邓中夏


04、领军新海军社


王荷波曾在海军当过水手、同时还是郭寿生的福建老乡,因此当他来到烟台之后,便亲自找到了郭寿生本人。

在与郭寿生进行了一番深谈之后,王荷波便被对方要求进步的思想所打动,随后他便发展郭寿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就是后来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并指定他为当地负责人,负责在校内进行秘密活动,发展烟台的团组织。

当时的王荷波,递出了党在烟台地区的第一束薪火,这团火能烧多大?他不知道,但他相信,郭寿生一定能够不负组织重托。

加入组织之后的郭寿生,随后便在海军学校之内,建立了团烟台支部,直接隶属团中央。

同时他又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建立了秘密的革命组织——“新海军社”(又名新海军月刊社),作为党的外围组织,从社员中,选择、吸纳进步团员,筹备发展当地的团组织。

而随着烟台“新海军社”的发展壮大,郭寿生等人随后又开始扩大吸纳范围,不仅吸收海军练营、舰队、造船厂的人员加入,还将范围扩大到了上海、南京等海军官兵的队伍当中。

郭寿生(中)


一时间,新海军社,成为了当时海军革命思想的中心,而郭寿生则成为了这股海军势力的领军人物。

当时的郭寿生,在烟台这片革命荒芜之地,筚路蓝缕,辛勤耕耘,最终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烟台支部。

而随后被王荷波、恽代英介绍入党的郭寿生,又受命建立起了烟台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

革命的火种,开始在烟台升腾、并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起来。

为了配合北伐军的北上行动,随后郭寿生将新海军社总社迁至上海,并在各地设置了众多分社,以策应北伐军的革命战斗。

在接下来的革命战斗之中,郭寿生遇到了他一生难忘的领导——周恩来。

05、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6年10月,在上海舰队服役的郭寿生,接到了练习舰队司令、福建老乡李景曦的密告,说是舰队方面已经注意到有“赤化分子”在海军中行动,准备将郭寿生调派回南京,进行软禁监视。

闻讯的郭寿生在请示了中央之后,决定紧急撤离。

当天夜里,郭寿生在房间之内焚烧完文件之后,悄然离开。随后化名郭大中,潜伏在辣斐德路的汇源转运公司之内,继续开展“新海军社”的各项活动。

此时的郭寿生,虽然潜伏在暗处,却清晰地感受着,大革命风暴逐渐靠近上海之时,上海地区的各个角落之中,到处涌动着革命的蓬勃力量。

一场更大的革命浪潮,即将冲击着眼前的这片十里洋场。

北伐军攻克武汉之后,北洋政府海军汇集于宁沪一带,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着不少军舰艇只。

为了策应北伐军的进一步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决定,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纠察队

随后郭寿生等人根据组织指示,积极布置由“新海军社”影响下的军舰,参加起义。

■第一次武装起义:

1926年10月24日,凌晨,接到郭寿生通知的“建威”、“建康”两艘舰只,将炮口悄悄对准了附近的高昌庙兵工厂,只等岸上的烟火信号一起,发炮轰击。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岸上负责烟火的人,竟然出了意外。

到了施放烟火的时间,岸上之人开始点火,但也不知道是烟火质量问题,还是受潮失效了,几次点燃信捻之后,最终都哑火了。

岸上的人急得直跳脚,但舰艇上的人不知道呀,军舰上的人左等右等不见信号,以为出了什么岔子,最终为谨慎起见,没敢贸然开炮。

而岸边的工人纠察队等武装起义人员,迟迟等不到舰艇炮声,以为行动取消,最终散去,少数人冒险进攻,终因寡不敌众,宣告失败。

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折戟沉沙。

■第二次工人起义:

有鉴于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失败,中共上海区委随后召开了有中央领导人参加的主席团会议,商讨准备发动的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

在筹备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过程中,郭寿生见到了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并在其直接领导之下,开展起义准备工作。


多年之后,郭寿生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依然非常怀念:
“当时周恩来同志和我就在一张办公桌,面对面地办公,周恩来同志对我的工作很支持,而且对我本人也很了解。”

正是因为在这段工作时期,周恩来进一步了解、认识了郭寿生本人,才能在后来,郭寿生与组织失联二十多年的情况之下,周恩来依然能够确信,他是一个不会变节的自己人。

在周恩来的部署之下,郭寿生派出韩廷杰、林聪如两人,前往“建威”、“建康”两舰,向郭友亨、倪华銮传达起义密令。

10月22日晚,6时,以两舰发炮为信号,举行起义。

当晚6时,两舰准时向高昌庙兵工厂发炮,随后开始轰击敌军司令部和兵工厂。

然而,此次起义,虽然舰队按时发炮,但停在附近水面上的法军军舰却以威胁到租界为由,强行逼迫舰艇停火。

同时,浦东工人纠察队因未能及时夺取枪支,最终使得计划攻占各区要点的策划,宣告失败。

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之后,北洋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对于军舰参与起义行动,大为震怒,随即下令查办。

许多参与起义的舰艇官兵,纷纷离舰逃入法租界内,而此时的郭寿生已经事先在租界内租下了一些房屋,尽最大可能地收容着这些起义将士及其家眷。

当时的郭寿生对起义将士们保证:

“革命一定可以成功,大家在这里待着,只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是要回到舰艇上去的!”

第三次工人起义:

1927年3月20日,北伐军逼近上海近郊龙华,驻沪军阀顿时陷入了崩溃、混乱之中。

3月21日,上海工人在中共中央特委的领导之下,发动了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郭寿生在周恩来的领导之下,派遣新海军社人员积极参加起义工作,部分新海军社官兵还与江南造船所工人一起,加入了起义战斗的队伍当中。

一时间,上海市内,枪声大作,经过了一番战斗之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当时的郭寿生和所有同志们一样,对于来之不易的革命胜利,充满了欣慰,也对未来中国革命必将取得胜利,充满了希望。

然而,所有人却没有想到,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革命的发展,竟会突然风云突变,变得波云诡谲起来。

06、风云突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撕下了革命的面纱,露出了其反革命的狰狞面目。

大批共产党员,纷纷被捕,而时任国民党海军司令的杨树庄,也遵照蒋介石的命令,下令逮捕参加起义的舰船官兵们。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先前协同作战的袍泽,顿时变成了可怖的敌人,一时间,海军上下,人人自危。

鉴于上海地区白色恐怖弥漫的恶劣环境,郭寿生离开上海,前往武汉,同时将“新海军社”总社,由上海迁至武汉,准备以武汉为根据地,策划号召海军加入反对蒋介石的行动之中。

然而,不久,武汉的汪精卫政府,也背叛了革命。

在反动派的紧逼、联合绞杀之下,“新海军社”社员纷纷隐蔽自保,昔日辉煌无限的“新海军社”最终宣告解体。

在最黑暗的时刻,党中央专门派王若飞找到了郭寿生,给出指示:

现有海军之中的中共秘密党员,全部隐蔽起来,在海军之内潜伏,保存党在海军之内的力量。

王若飞对郭寿生传达了党让他潜伏下来的命令——不必随军赴赣,仍须设法隐蔽在国民党海军内作地下工作。

王若飞
郭寿生当时向王若飞问道:“我要潜伏到什么时候?

王若飞回答道:“潜伏到党组织呼唤你的时候。

临别之际,王若飞对郭寿生说:
“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有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

这句话,也成了未来几十年里,郭寿生最终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

07、潜伏下来


大革命失败之后的海军,军内形势已与先前大不相同,郭寿生原本想回上海,潜伏下去,但他先前组织舰艇起义的行动,太惹眼,国民党方面曾不止一次怀疑他有共产党的身份。

好在当时的国民党海军领导权,主要掌握在闽系海军手中,福建人特有的乡情相护,使得郭寿生在面对特务盘查之时,屡次化险为夷。

后来,郭寿生回到了福州老家,利用自己舅舅的关系,重新在国民党政府内谋了一个职位,并最终回到了海军司令部内,不过因为他的身份敏感,海军方面始终让他担任的都是闲散文职工作。

但这并没有削弱郭寿生的影响力,当年“新海军社”的领军人物,他背后的关系,放在国民党海军之中,自然还是盘根错节。

郭寿生的朋友很多,其中就包括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两人当年在烟台海军学校之时,曾是要好的同学,时常在一起谈论政治,这么多年以来,也经常相互走动。

林遵


08、周恩来让你归队


不久,受吴克坚委派的地下党员—林亨元,打扮成商人的模样,来到了国民党海军《中国海军》月刊社社长郭寿生的住处,进入房内之后,林亨元郑重地对郭寿生说道: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中共党员,今天奉组织命令跟你谈话:周恩来同志叫你归队。”

郭寿生听到最后一句话时,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握着林亨元的手,激动地说道:
“周恩来还没有忘记我呀,请党分配给我任务,保证完成任务!”

当时的林亨元确实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他的归队,会让整个长江防线的局面,未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江防线的一角,随着郭寿生的那句“保证完成任务”,被缓缓拉开,并最终推向了整体的崩溃。

09、策反林遵


林亨元随后向郭寿生交代了,组织上安排他去策反林遵的任务,郭寿生认真地听完之后,站起身子,他像一个请战的战士一般,握紧拳头,在空中一挥,宣誓一般地对林亨元说道:“我立即去找林遵,保证完成任务。

1948年11月的一天,郭寿生打着为《中国海军》月刊约稿的名义,在第二舰队总轮机长阙晓钟的陪同之下,来到了第二舰队司令部的驻地——镇江。

当天林遵将郭寿生迎上了自己的旗舰“惠安”舰,两人在司令舱内畅谈了许久。

在舰上,人多耳杂,郭寿生几次欲言又止的表情,让熟悉他的林遵,顿时产生了疑惑。随后,林遵向郭寿生发出邀请,要他从南京回来之时,再来镇江,陪自己去金山寺一起游玩一番。

民国时期的金山寺
几天后,两人乘坐着军用小汽车来到了金山的山脚之下,下了车,两人并肩,沿着蜿蜒的台阶,拾阶而上,一面欣赏山中的美景,一面畅谈今昔往事。

山中静谧,因此两人也就放开胸怀畅谈起来,说着说着,便谈到了当下的时局。

林遵在郭寿生这个好友面前,慨然长叹,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得人心,垮台将是必然之事。

郭寿生看到林遵的态度,趁机规劝对方,回头是岸,寻找革命的曙光。

林遵苦叹,如今天下,兵荒马乱,到哪里去找救苦救难的革命曙光呢?

郭寿生便将自己被周恩来唤醒归队的事情,和盘托出,林遵虽然知道自己这个朋友思想进步,但却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自己一直跟一个共产党,交着好朋友。

郭寿生对林遵说:
“我受中央的委托,特地赶来争取和动员你起义,中共中央驻沪特别机构,已经向中央报告了你的情况,中央是信任你的,自由在你的手中,望你三思而后行。”

林遵看着郭寿生道:
“咱俩又不是一天认识的,几十年的交情,我自然信得过你。但海军内部,人心不齐,要是真动作起来,可要冒着杀头的风险呀!”

郭寿生将手一摆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人民解放军已经挥师南下,解放全国指日可待,长江只不过是一衣带水,你也不信它能阻挡住解放军的脚步吧。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战局总是瞬息万变,错过了良机,后悔可就晚矣。”

林遵听了郭寿生的话,最终下定了决心,他对郭寿生说道:“既然是周恩来派你来的,那我就干,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也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能够拥抱光明,求之不得。

那一天,两人从山上下来,已经是黄昏时刻。

在林遵后来的回忆录之中,曾提及自己与郭寿生的这次谈话:“仿佛在长夜里看到了曙光,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在林遵策划起义期间,郭寿生曾三次前往亲见林遵,向其传达中央指示,并配合林遵起义工作。

为了坚定林遵起义的决心,郭寿生还通过联系第二舰队,永绥舰中校舰长孙克骥的表兄、林遵的密友——邵仑,敦促林遵最终敲定了起义时间和联络讯号。

同时,郭寿生还积极联系当年新海军社潜伏下来的人员,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一个个潜伏的力量,被重新唤醒,投入到了最后的决战当中。

10、海军大起义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撕下了假和平的面纱,彻底露出了其真分裂的面孔。

第二天,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立时发起了渡江作战。

长江北岸的国民党防御工事,纷纷被攻克,仓皇败退的国民党军队,下令第二舰队,火速南下前往上海布置防御。

然而,几天后,国民党当局却得到了第二舰队起义的噩耗。

1949年4月23日,林遵率海防第2舰队舰艇25艘、官兵1271人,于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

林遵(左五)陪同人民解放军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左四)在永绥舰上视察

当鲜艳的红旗在海军舰艇上飘扬起来之时,整个长江的水面防御,顿时崩塌。

蒋家王朝灭亡的号角,开始响彻在国民党上下,每个人的心头。

此番海军大起义,在策反林遵的过程当中,固然林司令本人心向光明,但郭寿生本人也确实是功不可没。

11、传奇落幕


1949 年 8 月,周恩来亲切接见了郭寿生、邓兆祥、林遵、周应聪四位为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海军代表。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分别,郭寿生再次见到周总理时,不由地喜极而涕,他向周总理庄严地敬了一个礼:“郭寿生奉命归队!

周总理拍着郭寿生的肩膀,感慨万千:“好啊,好啊,我们一起盼望这一天,已经很多年了。

随后,郭寿生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研究海军方面的历史工作。

郭寿生(前排右四)

在动荡的年代,郭寿生曾一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963年,郭寿生退休回到了福州老家,后任福建省政协常委。

1967年3月31日,郭寿生在福州病逝,享年67岁,他那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也随之缓缓地落下了帷幕。

谨以此文献给传奇国士—郭寿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祖国的荣光,离不开当年为国奉献的英烈先辈们。

致敬先烈,砥砺前行!

End

红枣书友会,是由微中医团队打造的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线上学习+线下聚会,我们将在多个城市设立分会,欢迎中医爱好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