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由我厂AI生成
猎杀白富美
一、天若有情
刘德华和吴倩莲曾经主演过一部电影,叫《天若有情》。
其中,华弟(刘德华饰演)骑着摩托车带着穿婚纱的jojo(吴倩莲饰演),在公路狂奔的镜头,也成为经典的电影镜头。
直到今天,这个浪漫的经典镜头依然会被很多机车党模仿。
但是这个故事,经不起细想,经不起推敲。
你细想,既然出身底层的华弟像电影中演的这么优秀,jojo的父母为什么就不同意华弟和jojo在一起呢?
其实故事的内核,就是一个白富美恋爱脑爱上黄毛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内核,其实和2000年之前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差不多。
2000年过去了,人性还是没有变,故事的内核还是没有变。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被人传颂成追求自由爱情的千古典范,但是正史里面可不是这么记载的。
事实上的真相让人大跌眼镜,其实是司马相如精心策划的一次猎杀富家女的活动,充满了周密的利益计算。
卓文君是哪里人呢?
是四川临邛(qiong)人,临邛,就是现在的邛崃市,就在成都西边不远。
卓文君家里很富,因为她家里真有矿。
临邛这个地方,自古就有高品质的铁矿,这在中国可是不多见的。
卓文君的爸爸卓王孙就是开矿+开钢铁厂的,相当于钢铁大王卡耐基,是当时全国的首富,福布斯排行榜第一,身价巨万,家里僮仆就有几千人。
那个时候,铁是非常值钱的,甚至在《盐铁论》中,盐和铁并列成为财富的象征。
不像现在工业这么发达,都快变成落后产能了。
卓王孙富到上了《史记》的《货殖列传》,现在有几个企业家能上我们当代的《货殖列传》呢?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佩服蔺相如,所以改名叫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家在成都,本来家里还有点小钱,给他买了个郎官,给汉景帝当侍从。
汉代官名里面带“郎”的可不得了,一般是皇帝侍从的,才带“郎”。
汉景帝这个人,对文学不感兴趣,所以司马相如也没得到重用。
后来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带使团过来访问。
司马相如和刘武的侍从混的很好,就辞去了这个郎官,跟刘武回去了。
刘武这个人很有名,就是在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景帝忽悠他顶住七国的攻击,说将来可能把帝位传给他。
刘武苦苦支撑,差点快撑不下去了,周亚夫才出兵,一举平定七国之乱。
汉景帝当然是不可能传位给刘武的,刘武被忽悠惨了,后来郁郁而终。
二、猎杀白富美
刘武都死了,司马相如眼看在梁王刘武这边混不下去,就回了成都。
但是这个时候,司马相如已经家道中落,家里一贫如洗,是真的很穷。
刚好,他有个好朋友叫王吉,在临邛做县令,他们俩就一合计,策划了一个活动。
司马相如就跑到临邛,住在王吉安排的招待所里面。
第一步叫自抬身价。
最开始,王吉过去拜访的时候,司马相如还见,后来王吉天天去,司马相如就称病,假装不见。
但是王吉还是天天过去求见,锲而不舍。
这个在临邛当地就成了大新闻,很多人疑惑,这是什么贵客?
县令父母官天天求见,这还不见,这么大架子,就想结识。
第二步叫直钩钓鱼。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卓王孙当然是关注县里的大事,顺便也可以和县令搞好关系。
卓王孙就跟县令说,这是啥贵客,我们也请他来一起吃个豪华大餐?
卓王孙就和其他几个巨富,大摆宴席(不是麦当劳),请了县令和司马相如。
县令去了,但是司马相如还是没去,这架子也太大了,首富都请不来。
这可把几个巨富急坏了,赶紧让县令去请。
县令这么一去请,司马相如就“勉为其难”的去了。
县令回来就说,司马相如本来是不想来的,我就说这里都是巨富,有的还是全国首富,让他稍微给个面子,他才来的。
县令还专门给司马相如安排了豪华马车,那个气派很大,相当于坐劳斯莱斯去的。
一见面,富豪们才知道,原来贵客是司马相如,很帅,一表人才。
史书上讲司马相如是真的很帅,专门用了个词叫“
雍容闲雅
”。
当时司马相如写出了《子虚赋》,名满天下,穿的衣服也很华贵(县令安排的)
但是当时文章写的再好,也不值钱啊,又不能像周杰伦那样开演唱会,接广告,卖唱片,演电影,也不能开直播收打赏。
才华在那个时代,不好变现,不好变现。
富豪们一下子就被司马相如震住了,纷纷过来敬酒。
第三步,叫琴挑文君
人一定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闪闪发光。
司马相如虽然穷,但是别人确实有才啊。
西汉文章两司马,就是指司马相如和司马迁。
司马相如就在宴会上写辞作赋,辞藻华丽,非常让人惊艳。
西汉应该是非常富的,这个从文字就能看出来,那个时候的辞赋就是往极尽华丽,鲜花着锦的方向发展。
就像在富裕的年代,人们喜欢买名牌包包,带名牌手表一样,小区名字都应该起的很豪。
那个时候的民营企业家,可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都是大老粗,别人也是国学功底很深的。
几个巨富一看,司马相如这也太有才了,还特么帅,还有钱(装的)。
司马相如弹了几首曲子,博得巨富们的满堂喝彩。
这个时候,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就在门缝里面偷看,恋爱脑上头,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司马相如。
卓文君,那个时候十七岁,刚刚出嫁没多久,老公就死了,守寡。
司马相如当然看到卓文君了,就专门弹了几首曲子,琴声传情,挑逗卓文君。
卓文君肯定是懂曲子的。
如果卓文君否则啥也不懂,司马相如弹什么她都就不明白,就别说琴挑了。
注意,司马相如弹的并不是《凤求凰》,《凤求凰》是很晚才出现的。
卓文君被迷的不要不要的,几乎都要喊,我是你粉丝,我要嫁给你了。
第四步,瓦解外围
但是这还不够。
司马相如是什么人?
别人可是情圣。
泡妞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再怎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也不了解,印象再好也只是表面印象,女生怕遇到渣男。
你得买通她的闺蜜,让她的闺蜜给你说好话,印象就具体化了,戒心就小了。
比如大学生谈恋爱,你得把你追的对象所在宿舍的女生和闺蜜全部买通。
闺蜜一开口,就是,哎呀,以老娘多年的眼光,这个男人真的是不错啊,非常优质。
其实特么都私下收了礼的。
比如说,有的女生,身体不大舒服,男的就给她点外卖,让她宿舍的人帮忙拿一下。
你应该点几份呢?
最少,你应该点2份,给那个帮忙拿的那个女生也点一份。
最好,你给她宿舍的所有女生,都点一份。
她们不说你好话才怪呢?
可能几十年后都还记得这件事情。
男的更不要脸,你只要带女生过来,请他们吃顿饭(不能是麦当劳),这些男人就纷纷吹捧你是天下第一。
就算有些男的平时很牛,这个时候也会直觉收敛锋芒,众星捧月,让女的觉得你是男人中很有威望的人。
女的基因里面刻着的,找对象,找首领。
司马相如2000年之前,就懂这个事情。
《史记》原文:
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卓文君的闺蜜,不是另外一个巨富家的小姐,而是丫鬟。
宴会散了之后,司马相如就用重金(县令给的)贿赂卓文君的丫鬟和小厮。
这些丫鬟就说了,小姐啊,司马相公这人一表人才,仪表堂堂,还有名满天下的才华,你得抓紧了,否则被别家的小姐抢走了就不好了。
天天这么说,卓文君就心动了,连夜跟司马相如跑了。
第五步,家徒四壁
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跑回成都,一看,傻眼了。
司马相如居然这么穷。
《史记》的原文讲: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家徒四壁,出处就是司马相如这里,就是穷得家里只剩四面墙了。
但是注意,司马相如虽然穷,可是别人在成都还是有房子的。
要是没房子,卓文君可能就连夜扛着火车跑了。
这么穷,怎么生活呢?
司马相如无所谓,他有在贫穷中生活的丰富经验,但是卓文君没有啊。
司马相如就赌卓文君受不了穷。
卓文君就把自己的裘皮大衣,首饰典当了,就靠这个生活。
司马相如啥也不做,每天拿这个钱喝酒吃肉,没事唱个小曲。
他就赌卓文君自己开口问,怎么办?
卓文君肯定是希望家里同意两人的婚事,这样两个人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但是她爸爸卓王孙是坚决不同意两个人的婚事。
这个时候,卓王孙已经知道一切,这特么是中了杀猪盘啊。
卓文君是恋爱脑,但是老父亲卓王孙可是久经风霜的大富豪,老狐狸。
卓王孙就气的不行,但是他又不好发作,因为毕竟是他先请的司马相如,自己中的套路。
大家想,史书上讲,卓王孙就是不同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
既然司马相如真的是那么帅,那么潇洒,还名满天下,那卓王孙为啥不同意呢?
因为卓王孙深深的知道,
有才和成功之间,隔着千重水,万重山。
尤其司马相如这个才,是穷酸文人写文章那个的才,不是经世济民的那个宰相之才。
在那个年代,基本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所以,他就坚决不同意。
三、当垆卖酒
卓文君心想,这天天典当首饰过日子,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男人又啥也不管,天天喝酒。
再是恋爱脑,也会被现实的冰雨慢慢浇醒了。
这个时候,卓文君就提出,去临邛卖酒,开个小酒馆。
司马相如就等这句话,这话他不能提,就等卓文君提。
如果他们两人真是想靠卖酒生活,他们在成都开小酒馆卖酒不就行了,为啥非要去临邛,到卓王孙的家门口卖?
这是有目的的。
这两人就真的跑到临邛开了一个小酒馆。
司马相如还真的做得出来,自己穿上佣人穿的专用制服做店小二,前后忙活,脏活累活都干。
别人客人叫一声,他就高喊一声:客官,您的酒来了。
卓文君就当服务员,给人打酒,做卖酒西施。
现在这些事情,大家看来是很正常的,劳动光荣嘛。
但是,在当时,士农工商,商本身就已经排最后了,你还当垆卖酒,就丢人丢到家了。
如果和现在比,就相当于卓文君在酒馆门口跳擦边舞一样,去会所做陪酒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