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博指数
清博是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服务商。目前已有6大SaaS平台,用户数51万+,覆盖新媒体运维、产业研究分析、行业趋势洞察、融媒体运营等多项服务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七日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Ai绘画正在占领视觉,火爆全球的Deepse ... ·  3 天前  
字体设计  ·  好看的字体要配上好的文字编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博指数

短视频让我们衰老?背后的成瘾机制值得警惕

清博指数  · 公众号  ·  · 2024-10-23 18:00

正文

近年来,短视频的流行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新的重要增长点。

一方面,网络视频特别是短视频的兴起,以生动形象的片段性呈现、多元化题材,满足了网民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短视频也具有社交功能,能够通过拍摄、观看和点赞、评论等行为,让用户之间形成互动。但短视频在让人们消磨时间,释放压力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近日,一则#短视频在加速我们的衰老#的话题登上热搜,又有@生命时报 发文探讨沉迷短视频的原因和危害。

图1 相关话题截图


01

短视频使用现状

2024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0亿人,用户使用率95.5%。

此外,《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3小时, 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51分钟,网络视听仍然是“杀时间第一利器”。

图2 相关报告截图


02

短视频成瘾机制分析

一是多巴胺刺激。 短视频上瘾与大脑的奖赏系统活动密切相关。当观看短视频时,视频的刺激会激活大脑的奖赏通路。奖赏通路内的神经元会释放大量的多巴胺,让大脑将特定的行为与快乐联系起来,使人们产生再次执行这个行为的渴望。随着“自控力”的脑区活动减弱,人们很容易沉迷于刷短视频的快乐中无法自拔。

二是即时满足感。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即时满足感的追求愈发迫切,而短视频平台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用户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能立即观看到精彩的视频内容,不需要等待、不需要付出过多的努力,即可获得短时快感。这种即时性的满足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一点即达”的错觉,增加了对短视频的依赖性,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三是个人成就感。 短视频平台鼓励用户发布原创的短视频内容。平台提供的点赞、评论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上传自己的日常生活点滴、展示特长等来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获得认同感是用户持续高强度产出内容的重要动力。

四是娱乐消遣与情感填补。 短视频为用户提供正面的内容体验,也提供了一个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在短视频平台,用户可以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暂时远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暂时放松并进入舒心的娱乐状态。依赖短视频来获得情感慰藉,已经成为许多人减压的重要手段。这种依赖若过度,也会导致过分逃避现实,产生消极影响。


03

谁更容易沉迷?

年轻化趋势明显,农村留守儿童沉迷风险更大。 短视频用户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是其中的主要人群。《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7.2%,几乎达到饱和状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33.4%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这表明这部分青少年可能已对手机产生心理依赖。同时,有超过1/3的青少年可能因使用手机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儿童用手机看短视频。

外向型和神经质型个体更易沉迷。 研究表明,外向型和神经质型个体更容易陷入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沉迷之中。外向型个体通常具有善交际、群居性、爱说话和活跃的特质。他们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彰显个性,展示自己的生活,而且更主动选择使用这些平台。相反,神经质型个体表现出低自尊、容易紧张、过分担心、缺乏安全感、较难控制情绪、容易忧郁和挫折感,身心困扰较为显著。研究发现,即使负面特质(如低自尊、无吸引力等)被他人 “看到”,他们也能从中得到认同和情感满足。

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女性群体依赖性略高。 短视频用户的男女比例总体上较为均衡,但据以往调查研究显示,女性的短视频成瘾率略高于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群体更看重社交互动和获得认同感的需求。短视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互动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尤其是在家庭主妇、上班族等女性群体中,由于生活压力较大,她们更倾向于通过观看短视频来放松自己,逃避生活中的繁重任务,进而形成了对短视频的依赖和上瘾。


04

社会呼吁关注短视频沉迷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