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收全了唐诗中最有名的送别诗,
记得收藏点赞
。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唐朝·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于易水送别》
唐朝·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送别》
唐朝·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友人,回到山中。天刚刚黑,便关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 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无限 深情。继日暮而来的漫漫长夜,诗人将如何排遣那深重的离愁?这令人神伤的场面也都饱溢在诗句中,可谓力透纸背。
《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失志归隐,借以淡化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前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是无甚意味,至后二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在这首诗中,便把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丰富的感受,把自己对永恒的大自然无穷无尽难以言说的美的深深体悟,对尘世功名利禄的厌弃、超脱,都凝缩在 “白云无尽时”这一幅意境无限空阔悠长的自然画面之中。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选取分别前的最后劝酒,正是这样典型的瞬间,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对友人将在穷荒中跋涉和在边陲中生活的同情,与老友离别的不胜惆怅,难于一一言述,于是都浓缩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劝酒辞中。这两句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故人情、离别恨,震动了离人的心弦,从而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的开头两句写早晨在芙蓉楼下与友人分别,却从昨夜落笔。昨天夜里,吴地江天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诗人在旅舍中听着这风雨之声,毫无睡意,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想到与好友分离在即,一时心乱如麻。后两句,是诗人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人对一切诬谤之言的公开答辩。心像冰一样晶莹别透,而这样的心还贮置在纯洁高贵的玉壶中,微尘不染。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告慰远在洛阳的友人,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既是对凄苦的离别场面的宽慰,更是对人间缺憾无法弥补的更深层的伤感。在最容易引起苦恨的地点,在最不方便排解愁烦的时节,“天下伤心处”的缠绵“别苦”,怎能不格外地动人心魄?诗人的奇思隽想,既有达人的洒脱,更有离人的幽怨,意象的婉曲贴切,情感的深挚繁复,确令读者感同身受,悠然神往,反复咀嚼,余味无穷。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渡荆门送别》
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