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珍稀奇文化
珍稀奇,传承华夏文化,弘扬品味生活!分享艺术品收藏、博览、拍卖和交易的相关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珍稀奇文化

1500年前的公务员,这样写字!

珍稀奇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8-30 19: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珍稀奇文化”关注我们



“今年太山崩坏,须鬼兵万万九千人……”
内容有点小恐怖哦~
从字的长相看,应该是初唐的。
结字有“微胖”感,却呼应几分大唐雍容!



这些普通抄写员,叫“写经生”,
他们要“多拉快跑”赚钱养家,一般写得较快。
因为速度为要,导致字体显得流滑。
“晖”字是不是和有些魏碑长的比较像?
尽管很快,但是用笔还是十分精到。



抄经体中少见的中宫收紧,宽且厚。
《多宝塔》的“宝”都在里面了。
偏晚唐的字,高大魁梧模样慢慢出来了。



上图遗留了六朝字法,没有代表性,
应为隋代的写经。



这个可以看出师傅还没领进门的写手,
个别字结字不够稳定,
轻重和缓急都不知道,
这样的写经手当时也是赚不到什么功德钱的。



这明显技法纯熟,结体开张大气。
非常纯粹的写经体。
一样的内容应该写了很多遍吧。



苏轼先生的老师原来在这里?
压的扁扁的,倒是有几分古意,
笔路的行走很是细腻。



写经老手,每个字初看很工整,
但是细细观察,却是快速、随意,
想当年卖油翁就是这样干的,
字字一笔带过,已进入书法艺术范畴了。



露锋起笔,收笔重重地一按。
厚重而小清新,视觉感不错。



这又是一个高段位的写经手。
精丽清奇,骨势洞达。



上图字法和笔法有魏碑的意思,
方折的强化让这个字平整宽厚很多,
仔细看,《智永千文》不就是这样写的嘛。
写的很认真,但格调终是限制了他的进阶能力,
穿再好的衣服终是白搭了。



这位字迹粗细对比拉大,
加上讲究的用墨和一丝不苟的书写姿势。
这个写手应该很抢手吧。



厚重而不失灵动,
不会是学颜鲁公吧?
学《多宝塔》的童鞋们倒是能参照学习笔法额。



气息接近魏晋,
或者更相似钟繇的小楷吧。
不过结字有点张牙舞爪。



这位是个人风格强烈的高手,
妥妥的隶楷味道。
就像北方人常常吃“水萝卜”,看着是憨憨的,
品起来辣中还有点甜额。



用笔爽利,肥而不腻。
有意思。



结体精密,
都快是密的插不进针了。
这种风格倒是不多见,
也是十分动人的。



按照《智永千字文》笔法写的。



墨为什么这么淡?
没墨了加水进去练字的。



注意啦,
《灵飞经》风格的来了。
一看就是练家子,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影子都有了。



又是一位健步如飞的主儿,
穿插游走、竖粗横细。
当年的写经高手,
应该有很多顶礼膜拜的后生吧。
高手!高手!高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