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要复活一只猛犸象,需要做什么?
艺术作品或许可以提供某些思路: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在琥珀保存的蚊子血液中提取到恐龙的DNA,这些DNA并不完整,他们用青蛙的DNA进行补全。最终,科学家在中美洲太平洋沿岸一个小岛上,复活了这种史前巨兽。
现实中,科学家确实发现了琥珀中的蚊子。2023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文称,研究团队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但科学家并不能从中获得恐龙DNA:
琥珀并不是DNA理想的保存物质。更重要的是,DNA的保存极限是100万年。这意味着,灭绝时间超过100万年的物种,不太可能被复活,更不要说已经消失6500万年的恐龙了。
和复活恐龙一样,想复活猛犸象,首先需要它们的DNA。这种呈双螺旋状的分子,隐藏着关于猛犸象的全部秘密:它们毛发的颜色、牙齿的形状、抵御寒冷的脂肪层厚度,都是由基因决定。
2012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找到了冰封状态下的猛犸象残骸,从中提取到DNA,给复活“曼尼”带来希望。
猛犸象DNA同样不完整,在漫长的历史中,遗传物质或多或少会受到损坏,需要补全。这次不是用青蛙,而是用猛犸象的近亲——亚洲象,它们基因相似性高达99.6%。
人类已经完成对亚洲象的基因测序,需要做的是对比研究两种基因序列,找出差异点,然后用基因编辑技术,把亚洲象的基因改造成猛犸象基因。
拿到猛犸象DNA后,接下来的两步,是“借鸡生蛋”:怎么用猛犸象的DNA制造胚胎?怎么把这样的胚胎“生”下来?现在毕竟没有猛犸象妈妈了。
答案还是在亚洲象身上。虽然听起来很残忍,但科学家会把含有猛犸象DNA的细胞核植入亚洲象的去核卵细胞中,“鸠占鹊巢”,培育出猛犸象胚胎,然后用亚洲象妈妈“代孕”,生出猛犸象宝宝。
难点就在这个地方:亚洲象本身是濒危物种,不太可能大规模被用来做实验。
巨大生物科学公司的技术突破,意义即在此:iPSC拥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再生能力,可以分化为成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甚至可以用来制造卵细胞。
这种神奇的技术最早于2006年由日本科学家山中申弥在小鼠身上实现,他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现在,人类首次在亚洲象身上实现这一点。这意味着,只要有亚洲象的皮肤细胞,就能支持复活猛犸象的基因改造实验,这样做,伦理争议也更小。
之后的挑战是“代孕”。更好的做法是使用“人造子宫”,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巨大生物科学公司计划前两头猛犸象使用“代孕”,之后再用“人造子宫”进行体外培育。
除了使用亚洲象,复活猛犸象计划还面临别的争论:比如,你能想象,第一只复活的猛犸象会多么孤独吗?花费巨大经费,复活这种已灭绝的物种,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给马斯克、贝佐斯这些顶级富豪的子女提供“奢侈的玩具”吗?